Please wait a minute...
    1986年, 第3期
    刊出日期:1986-03-10
      
    论文
    重要值-面积曲线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应用
    王伯荪, 李鸣光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161-170. 
    摘要 ( 2484 )   PDF (483KB) ( 78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要值—面积曲线不仅可以确定群落最小面积,并可绘出种群的相对稳定的重要值,表达出群落的最主要特征,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种类复杂而偶见种又很多的森林群落中,如以传统的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很大,但实际上许多偶见种对群落性质的影响并不重要。如应用重要值—面积曲线获得的最小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它能满足群落学研究的需要。在寡种群落中,以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过小,不足以表达群落的主要特征,而重要值—面积曲线则可得到较大的,足以表达群落特征的最小面积。本文提出重要值数学公式,以及重复随机集合取样的数学公式为:以助于确定最小面积。
    松嫩平原南部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郑慧莹, 李建东, 祝廷成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171-179. 
    摘要 ( 2639 )   PDF (600KB) ( 92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嫩平原南部的气候具有温带半湿润大陆性的特点。地带性植被为草甸草原。由于小地形起伏,土壤盐碱和水分含量有差异,影响植物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不同的群落。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划分了11个群落类型,归为5类生态组合。通过样地和群落的排序说明植被既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同时明显看出植物群落随着土壤盐碱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植物气孔扩散传导率的研究
    唐登银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180-189. 
    摘要 ( 2037 )   PDF (538KB) ( 83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生长在可控环境温室中的花生气孔扩散传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揭示了单个植株之间、上下表面之间、叶片不同部位以及冠层垂直方向上气孔扩散传导率的变异性。同时以气孔扩散传导率与环境条件的测定值为基础,对传导率对环境因子的反应进行了分析,植株顶部叶片气孔扩散传导率与太阳总辐射和空气饱和差有关系;冠层传导率与冠层截留辐射和空气饱和差有相关关系。
    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的研究
    孙天任, 唐礼俊, 魏泽长, 武大宇, 王希荣, 张德惠, 刘年贵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190-198. 
    摘要 ( 2582 )   PDF (498KB) ( 104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39块标准地上测定18808株立竹,47个竹鞭样方,38株不同年龄(1—6年)和不同径级样竹,用相对生长量法(allometric method)研究不同水竹人工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结构;用数理统计方法拟合出竹秆、竹叶、竹枝和竹鞭生物量与胸径的回归方程。地上部分生物总量随径级而增加,竹秆重量按径级分布分别为,1.5径级与林分总重量比为16%;2.0径级为30.5%;2.5径级为26.1%,3.0径级为16.0%。地上部分生物总量随龄级增加而降低,分别为:Ⅰ龄级为31.7%,Ⅱ龄级为22.0%,Ⅲ龄级为17.5%,Ⅳ龄级以上为28.0%。竹鞭中壮鞭占50—60%,竹鞭容积2.0—2.5%,地上部分总量与地下总量比为1.0—1.5,叶面积指数为4—6,每亩产量可达4000—7000斤时,称为高产林分。
    卫星景象目视解释方法在湖区植被制图中的应用——以湖南洞庭湖区水域、洲滩植被图为例
    文明, 王敏华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199-207. 
    摘要 ( 1940 )   PDF (625KB) ( 8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包括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作为一种可更新资源始终是遥感应用专家们热心研究的课题。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利用卫星影象进行植被分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本文以洞庭湖水域、洲滩植被为对象,试用卫星影象进行植被分类。本文从植被与环境相互依赖关系及在影象上的综合反映出发,提出了影象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即把影象上色调、形态特征与群落生态学规律结合起来分析,并以此作为植被目视解译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将洞庭湖水域,洲滩划分成五个景观生态模型,17个基本植被类型。
    木本植物气孔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反应
    林舜华, 黄银晓, 韩荣庄, 姚依群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208-217. 
    摘要 ( 2173 )   PDF (606KB) ( 79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气孔扩散阻力与环境中颗粒物的污染有密切关系,由此得出的生理指标可用以指示大气中飘尘污染的程度,并筛选对污染物抗性大和消耗水分少的植物种。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类型区的植物气孔扩散阻力的大小顺序因地区而不同,在天津为冶炼厂(重工业污染区)>水上公园(游览区)>劝业场(商业集中区)>化工厂外(化工污染区) >盘山(清洁区);而在北京是卧佛寺一樱桃沟(游览区)>东单(交通频繁区)>首钢(重工业污染区)。之所以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除了京津两市的工业污染外,还与某些人为活动有关,如重工业污染区飘尘污染严重,植物气孔扩散阻力增大,但首钢经常用水冲洗叶子,其阻力值反小;公园和商业交通区是游人熙攘地点,极易引起地面扬尘,其气孔阻力反映了相似的结果。 研究结果还阐明:随着飘尘的增加,植物气孔扩散阻力增大,蒸腾率速相应的变小。
    管涔山北部寒温性针叶林下草本植物分布特点分析
    李燕军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218-227. 
    摘要 ( 2530 )   PDF (587KB) ( 88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管涔山北部分布在1800—2650m阴坡、半阴坡的寒温性针叶林下的草本植物做了数量分类,并结合环境条件分析了聚类结果。表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高度,并且海拔高度的影响超过了森林类型对林下草本植物的影响,使后者的影响降为第二位。草本植物分布差异的界限大致是:2650—2500m,2500—2200m,2200—1800m。在同一海拔高度区间,由于上层乔木,土壤的某些理化性状及人为活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分布又有差异。
    几种豆科树木结瘤固氮的初步研究
    刘国凡, 邓廷秀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228-233. 
    摘要 ( 2256 )   PDF (325KB) ( 78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探讨了几种豆科树种的结瘤固氮特征,土壤条件的影响和植株生长。木豆、山毛豆、刺槐在南亚热带褐红土种植,山合欢、刺槐在中亚热带紫色土种植,对绿化荒山荒地、改良土壤和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山区植被合理利用与保护
    周光裕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234-237. 
    摘要 ( 1855 )   PDF (242KB) ( 6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用生态学》一书简介
    页言
    植物生态学报. 1986, 10(3):  240-240. 
    摘要 ( 1673 )   PDF (122KB) ( 81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