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96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96-02-10
      
    论文
    柠檬酸、葡萄糖和有机质对植物磷素吸收和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英)
    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97-112. 
    摘要 ( 2786 )   PDF (956KB) ( 114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柠檬酸、葡萄糖和有机质(栎树类凋落物和三叶草茎叶)对几种栽培和野生植物磷素吸收以及高度风化老成土中磷素形态的影响。在未加入无机磷的情况下,连续加入柠檬酸溶液增加了温室盆栽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高梁(Sorghum bicolor)对磷素 的吸收。这表明,柠檬酸可以溶解土壤中被铁、铝氧化物固定的磷。当无机磷和柠檬酸溶液同时加入后,由于有机配位体能够阻止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和固定,植物对磷的吸收总量明显高于仅仅加入无机磷的对照。不论是否加入无机磷,葡萄糖均没有增加植物对磷素的吸收,但却改变了土壤中磷素的形态。该试验的结果还表明,Hedley等人提出的土壤磷素分级方法不适于有机质含量很低的酸性土壤。在另一种性质极为相似的酸性土壤中施入粉碎的栎树(Quercus spp.)凋落物和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后,野生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吸收磷素的能力增强。通过进一步对土壤中的磷素进行化学分级,结果表明,这些有机物质可以改变土壤中磷素存在的形态。本文还就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初探
    周广胜,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13-119. 
    摘要 ( 2918 )   PDF (439KB) ( 9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候—植被分类必须强调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及其指标的区域性。一般的气候观测缺乏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与综合的作用或代表性,而区域潜在蒸散包括从所有表面的蒸发与植物蒸腾,并涉及到决定植被分布的两大要素:温度和降水。因此,区域潜在蒸散具有作为植被—气候相关分析与分类的综合气候指标的功能。本文首次根据区域潜在蒸散对气候—植被关系的热量与水分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进行气候—植被关系的热量指标(TI)和区域湿润指标(RMI),并据此对中国气候—植被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定量研究。该研究对于了解气候—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地评估和预测全球变化对人类及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不同时期毛乌素沙区主要植物种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变化
    周海燕, 黄子琛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20-131. 
    摘要 ( 2293 )   PDF (703KB) ( 97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LI—60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毛乌素沙区主要植物种油蒿、中间锦鸡儿、旱柳进行了不同时期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进程的测定,并同步测定有效光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叶温、气温、胞间CO2浓度、气孔阻力、叶片水势及土壤水势等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植物种其光合、蒸腾特征各异;植物的光合、蒸腾与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之间有密切关系,其中有效光辐射是影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诸因子中的主导因子,而气孔阻力变化则在调节光合和蒸腾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植物种间气孔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以中间锦鸡儿最为灵敏;3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表明,中间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油蒿、旱柳为高。
    武夷山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及其功能评述
    李凌浩, 邢雪荣, 黄大明, 刘初钿, 何建源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32-143. 
    摘要 ( 2331 )   PDF (884KB) ( 90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7.349t·hm-2,增枯量为1.425t·hm-2·a-1,分解量为0.512t·hm-2·a-1;(2)随着林龄增长,不同林龄甜槠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呈“S”型动态模式,至58龄阶段达到最大值,其后渐趋稳定;(3)粗死木质残体是甜槠林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各养分元素贮量占该系统生物量分室总贮量的0.09%~1.91%,由增枯量实现的各养分元素归还量占养分元素归还总量的l.94%~4.48%。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于明坚, 陈启常, 李铭红, 常杰, 潘晓东, 陈增鸿, 邵剑波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44-150. 
    摘要 ( 2270 )   PDF (411KB) ( 102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 6年的测定结果表明,青冈林的年均凋落量为5547.6kg/(hm2·a),其中枯叶量占68.32%,枯枝、落果、其它凋落物各占14.82%、15.04%和1.82%。各类凋落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其季节分配还具年际波动现象。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植物群落一般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对特殊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刺槐林水分生态研究
    李洪建, 王阵本, 陈良富, 柴宝峰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51-158. 
    摘要 ( 2168 )   PDF (510KB) ( 64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的水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期中,刺槐林地水分条件严酷、土壤有效水分少。生长期刺槐的蒸腾强度为0.1140g·g-1·h-1±0.0586(平均值±标准差);蒸腾强度日变化与光照强度日变化的关系最为明显;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次之;但与相对湿度日变化的关系则不明显。生长期刺槐的水势为1.759-Mpa±0.457(平均值±标准差)。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最为明显,与相对湿度日变化的关系次之;而与光照强度日变化的关系最不明显。刺槐的蒸腾强度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的关系不够显著;水势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的关系显著;但它们的季节变化与光照强度、气温和相对湿度季节变化的关系均不够显著。刺槐的蒸腾耗水量,林分总蒸散量分别占同期降水量的16.3%和68.0%,
    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初步研究
    杜道林, 刘玉成, 苏杰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59-166. 
    摘要 ( 2140 )   PDF (508KB) ( 122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为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山顶森林群落演替先锋树种和建群种之一。基于大小结构分析法、矩阵模型和分布格局距离方法,对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松种群大小结构近倒金字塔形,为中衰至衰退型种群;(2)广东松年龄(E)和胸径(D)的回归方程为E=59.968/(4.041-lnD);(3)广东松种群分布格局为斑块内种群个体集聚分布,斑块个体均匀分布;(4)广东松各径级度的种群密度(DS)随径级度(DG)呈S形变化,DS=1/(0.0584+0.018e-DG);(5)广东松种群为先锋种群,也能在山顶特殊生境中一定时期内与其它种群一起形成稳定群落;(6)分布格局距离方法能有效地用于亚热带森林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矩阵模型能在—定程度上反映森林树种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动态。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谢寿昌, 刘文耀, 李寿昌, 杨国平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67-176. 
    摘要 ( 2405 )   PDF (705KB) ( 82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云南省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的主要类型,其中分布在哀牢山上的木果石栎、景东石栎、腾冲栲林(Lithocarpus xylocarpus、 L. chintungensis、Castanopsis wattii forest)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用收获法、相关曲线法测定并估算了该群落近熟林和成过熟林的生物量与年平均净积累量,结果分别为508.57t/hm2,12.1051t/(hm2·a);293.04t/hm2,7.7443t/(hm2·a),对产生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林分的叶面积指繰果分别为508.57t/hm2,文中还提出了群落乔木优势种各器官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并从生物量的角度阐明建群种在群落中的地位。
    短生植物重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分析
    刘晓云, 刘速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77-183. 
    摘要 ( 2171 )   PDF (483KB) ( 74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阜康站研究区域10种常见短生植物重量的研究表明:1)绝大多数短生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重量动态变化明显,生长曲线呈单峰型。2)生长初期,多数短生植物株重的增加与株高生长同步。生长后期,株高生长停止,株重先是伴随花果的形成得以增加,果实成熟后则随叶片的脱落迅速下降。3)与长营养期植物相比,在一年生短生植物当中,果实在地上部重量中的比例很高,最高者达77.8%。4)同为短生植物,生长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以鲜重、干重、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重量比例为变量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短生植物分为多年生营养繁殖、多年生种子兼营养繁殖和一年生种子繁殖三大类。
    群落结构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以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为例
    朱志红, 王刚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2):  184-192. 
    摘要 ( 2345 )   PDF (493KB) ( 89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种—多度关系和物种多样性对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结构特性的分析表明,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种相对多度的分布模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并随放牧强度的变化显示出有规律的改变;同时,表示群落结构特性的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λ、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H′、McIntosh多样性指数Dmc、均匀性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指数R)值在各放牧强度群落间却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在有些情况下单纯对物种多样性等指数值的比较并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出群落结构上的变化,同时也证实了West关于多样性指数值保持不变或近似但群落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推断。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