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6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5-30
      
    研究论文
    基于NOAA/AVHRR NDVI监测中国北方典型草原的生长季及变化
    王宏, 李晓兵, 余弘婧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365-374.  doi:10.17521/cjpe.2006.0050
    摘要 ( 2987 )   全文 ( 5 )   PDF (616KB) ( 173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平滑了1982~1999年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影像,然后利用曲线拟合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1982~1999年的每年物候期(返青期、黄枯期)及18年的平均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并对1982~1999年的物候期进行了线性拟合,从而分析了物候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2、1986、1992年的返青期处于正常水平,1985、1988、1989、1991年大部分地区的牧草返青期比正常年份有所提前。1984、1990、1993年的黄枯期处于正常水平,大部分年份的黄枯期主要处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290~310 d)。2)在整个典型草原,返青期有较大的变异性,而黄枯期变化表现出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西南部较早、中部及东北部较晚的格局,生长季长度的变化格局为西南地区最短,中部地区最长。3)从1982~1999年,不同的地区表现出物候期及生长季长度提前或延迟的变化趋势,返青期大多数地区延迟时间集中在10~20 d,提前日期主要集中在10 d之内。锡林郭勒盟西南地区的黄枯期提前趋势最大。大部分地区的生长季长度变化呈缩短趋势,缩短日期小于10 d,少部分地区的生长季延长,延长日期主要集中在0~10 d。4)对锡林浩特的物候期研究表明,牧草返青期提前日期小于10 d,黄枯期延迟大约14±5 d,生长季长度延迟大约15±5 d。最后利用野外观测数据对锡林浩特牧草返青期的拟合精度作出了评价。

    库姆塔格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张锦春, 王继和, 赵明, 刘虎俊, 廖空太, 徐先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375-382.  doi:10.17521/cjpe.2006.0051
    摘要 ( 3043 )   全文 ( 10 )   PDF (340KB) ( 179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应用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对库姆塔格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荒漠植物群落分布随其生境地貌不同而不同,山前戈壁上分布有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群落,冲积河道低地分布有荒漠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群落,戈壁沙漠过渡带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低海拔的沙山上分布有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群落、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群落和梭梭群落。2)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合头草群落最高(1.706),具有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的成分;梭梭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居中(0.875~0.890),荒漠植被类型特征明显;沙拐枣群落、胡杨群落、多枝柽柳群落、胀果甘草群落较低(0.079~0.495),荒漠林、盐地沙生灌丛及盐化草甸植被均有零星分布。3)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层次中,灌木层占居主导地位,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0.769~1.451)远远大于草本层(0.193~0.254),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受灌木层影响较大。4)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表现为经向、纬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经向、纬向变化为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的草原化植物合头草群落(1.706)向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的荒漠植物梭梭群落(1.379)和盐化植物多枝柽柳群落(0.376)的过渡,海拔梯度则呈现低水平的沙拐枣群落(0.819)到高水平的膜果麻黄群落(0.890)向低水平的梭梭群落(0.645)变化。荒漠植物群落过渡地带一般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乔木种的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
    刘秋锋, 康慕谊, 刘全儒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383-391.  doi:10.17521/cjpe.2006.0052
    摘要 ( 2706 )   全文 ( 5 )   PDF (471KB) ( 141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CCA排序与环境解释,划分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给出了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如下:1)40个样地可划分为青檀林(Form.Pteroceltis tatarinowii)、栾树林(Form. Koelreuteria paniculata)、槲栎林(Form. Quercus aliena)、栓皮栎林(Form. Quercus variabilis)、鹅耳枥+葛萝槭林(Form. Carpinus turczaninowii+Acer grosseri)、元宝槭+千金榆林(Form. Acer truncatum+Carpinus cordata)和辽东栎林(Form. Quercus liaotungensis)7种群落类型,体现了中条山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2)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CCA排序第一、二轴的环境梯度,CCA排序第一轴突出反映了海拔与土壤养分梯度,第二轴与土壤pH值、湿度指数和坡度显著相关。总体来说,海拔和土壤因子是影响混沟地区乔木物种分布分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3)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解释了物种格局变化的46.14%,其中环境因子占30.79%,空间因子占8.4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6.87%。良好的环境解释反映了调查取样和环境因子选取的合理性,同时也体现了混沟地区植被的原始性。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关系及其生态学意义
    王震洪, 段昌群, 侯永平, 杨建松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392-403.  doi:10.17521/cjpe.2006.0053
    摘要 ( 8270 )   全文 ( 19 )   PDF (518KB) ( 202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物种丰富度呈梯度变化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小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总磷流失及影响这些过程的植物群落郁闭度、个体密度、胸高断面积、植物叶吸附水,分析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稳定性及直接影响土壤保持功能的群落结构、树冠截留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降雨、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等水土保持影响因子相同条件下,随着各小区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地表产流次数不断下降;在3个降雨季节,物种多样性最低的小区产生地表径流77次,而物种多样性最高小区产生地表径流才9次;系列小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总磷流失随着物种多样性增加呈幂指数下降;物种多样性最低的小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总磷流失分别为960.20 m3·hm-2·a-1,11.4 t·hm-2·a-1,127.69 kg·hm-2·a-1,而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小区为75.55 m3·hm-2·a-1、0.28 t·hm-2·a-1、4.71 kg·hm-2·a-1,分别相差12、50和25倍;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总磷流失变异系数也呈幂指数下降,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小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总磷流失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7.93、187.94和 59.2,而物种多样性最低的小区变异系数高达287.6、534.21、315.47,分别相差4、3和5倍。物种多样性与影响土壤保持功能的群落郁闭度、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吸附水量差异显著,吸附水量最高的演替阶段是次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12.28 t·hm-2·a-1, 最低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 为4.15 t·hm-2·a-1。“植物多样性-土壤保持功能相关群落结构因子及树冠截留效应-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表明了植物多样性通过植物群落结构削弱了降雨动能,减少了地表径流,减轻了土壤及营养元素的流失,以间接方式调控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维持系统营养的持续性,在不同尺度上实现生态系统生产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促进了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稳定性。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过程的研究可能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好方法。用植物叶吸附水测定可评价群落树冠截留效应。由于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间存在相关关系,基于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作用模式,可增进对生命系统和地球系统界面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了解。

    湖州市生态资产遥感测量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
    于德永, 潘耀忠, 刘鑫, 王艳艳, 朱文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04-413.  doi:10.17521/cjpe.2006.0054
    摘要 ( 2576 )   全文 ( 2 )   PDF (613KB) ( 215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Landsat 7 TM卫星影像及中空间分辨率MODIS卫星影像获取生态系统类型、质量状况等参数,计算湖州市各类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结合地理属性数据及统计数据计算出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并应用于当地社会、经济活动分析。结果表明:1) 4年间湖州市林地、水田、灌丛、裸地4类占有明显优势,占全市的面积比例平均达87%以上,草地、水域/湿地、旱地3类占全市面积的13%左右;2) 湖州市生态资产平均为203.33亿元·a-1,森林对生态资产的平均贡献率为73.22%,森林及耕地在全市的生态资产构成中占主要地位,各县(区)的生态资产呈波动递减,平均生态资产依次排列为:安吉县(91.76亿元·a-1)>长兴县(41.33亿元·a-1)>吴兴区(29.31亿元·a-1)>德清县(28.27亿元·a-1)>南浔区(12.66亿元·a-1); 3) 4年中生态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均为:安吉县>长兴县>德清县>市辖区,但各县(区)生态资产占GDP的比重均逐年下降(市辖区仅在2002年略高于2001年,但4年中总体趋势也在下降);4年中人均及地均生态资产均按安吉县>德清县>长兴县>市辖区的顺序排列。各县(区)人均及地均生态资产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均呈相反趋势,即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方,其人均及地均占有的生态资产相对低,同时其人均及地均污染水平高,这些都反映出目前当地经济增长特点,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矿井田区地表沉陷对植被景观的影响——以山西省晋城市东大煤矿为例
    全占军, 程宏, 于云江, 邹学勇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14-420.  doi:10.17521/cjpe.2006.0055
    摘要 ( 2628 )   全文 ( 2 )   PDF (281KB) ( 174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地表沉陷预测模型,预测了地表沉陷状况,依据地表沉陷对景观的破坏程度划分出重度影响区和轻度影响区;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把植被景观现状与地表沉陷影响区叠加,通过沉陷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对山西省晋城市东大煤矿的生态影响进行了探索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重度影响区地表会出现盆型、马鞍型和波浪型等塌陷或裂缝,土壤侵蚀的作用将导致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塌陷或裂缝周围生境恶化,成为养分流失源,植被恢复困难;养分汇处土壤水、肥条件优越,植被演替迅速,适当的人为干扰可以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步伐。2) 地表沉陷后,植被景观破碎及隔离程度严重,原有的稳定态景观格局被打破,随着地形、土壤的空间变化,植被开始新一轮发展演替。由于原先占绝对优势的退化植被类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emum)-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型优势度下降,同时,大部分次优势景观的内部生态功能受影响不大,这对景观整体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次优势景观类型的演替是有益的,但是,重度影响区对斑块的隔离呈直线性,这对物种迁移的障碍是明显的。因此,重视井田区的封育与引种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引导植被演替沿着白羊草-百里香型—白羊草-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型—灌木丛—阔叶林的方向发展是可行的。

    银桂初花物候期的气候条件
    李军, 杨秋珍, 杨康民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21-425.  doi:10.17521/cjpe.2006.0056
    摘要 ( 2844 )   全文 ( 2 )   PDF (219KB) ( 139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县1956~1984年和1999~2003年银桂(Osmanthus fragrans)物候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发现银桂初花期与初花前最低气温和相对湿度关系密切。早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为: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23.0 ℃,同时日最低气温<22.0 ℃,满足这指标之后3~12 d早银桂初花;或当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在23.0~25.5 ℃,同时日平均相对湿度≥88%连续在3 d(包括3 d)以上,在这日期之后的12 d内早银桂初花。晚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为:当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20 ℃,同时日最低气温<19.5 ℃,满足这指标后4~12 d晚银桂初花;或当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在20.0~21.5 ℃,同时日平均相对湿度≥88%连续在3 d(包括3 d)以上,在这日期之后的6 d内晚银桂初花。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25.5 ℃时,早银桂不开花;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21.5 ℃时,晚银桂不开花。晚银桂和早银桂初花期存在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43 8(n=34),平均初花期晚银桂比早银桂迟15 d。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999~2003年苏州东山地区银桂类初花期比1956~1984年推迟了7~8 d。

    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毒药树种群数量特征的比较
    陈国科, 彭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26-431.  doi:10.17521/cjpe.2006.0057
    摘要 ( 2625 )   全文 ( 4 )   PDF (256KB) ( 116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南是毒药树(Sladenia celastrifolia)的分布中心,日益严重的人为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毒药树种群的数量特征。基于毒药树年龄与胸径之间的关系,初步分析了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两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并对这两个种群进行了比较。严重受干扰的种群的幼苗库相对不足,Ⅰ龄级个体数比例为12.7%,Ⅱ、Ⅲ、Ⅳ龄级个体数所占比例为80.3%,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未受干扰的种群幼苗库相对充足,年龄结构呈现稳定种群的特征。这两个种群的生命表也存在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严重受干扰的种群的Ⅰ龄级和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这是幼苗库不足的一个直接反映。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都表现出低龄级个体死亡率高的特征,但未受干扰的种群各龄级个体的死亡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毒药树种群的各项特征与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及其它几种濒危植物的相关特征相似。虽然毒药树还未被列为受威胁的物种,但它已具备IUCN所定义的受威胁物种的特点,因此,对它的保护已十分必要,除了在野外建立相应的毒药树保护点之外,在植物园中培植人工种群也是必须的。

    三江平原生长季沼泽湿地CH4、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杨继松, 刘景双, 王金达, 于君宝, 孙志高, 李新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32-440.  doi:10.17521/cjpe.2006.0058
    摘要 ( 2774 )   全文 ( 4 )   PDF (400KB) ( 135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3年6~9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生长季不同淹水条件下沼泽湿地CH4、N2O的排放进行了同步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影响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长季沼泽湿地CH4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长期淹水的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和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植物带CH4的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259.2和273.6 mg·m-2·d-1,高于季节性淹水的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物带的排放强度(38.16 mg·m-2·d-1)(p<0.000 1);而生长季N2O的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0.969、0.932 和0.983 mg·m-2·d-1, 植物带间无显著差异(p=0.967)。相关分析表明,气温和5 cm深地温对沼泽湿地CH4生长季排放通量的影响较大,而水位则是影响长期淹水沼泽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湿地间CH4平均排放强度的差异主要受水位的控制,而强烈的还原环境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湿地具有近似的N2O排放强度的原因。

    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氮沿海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长庭, 龙瑞军, 曹广民, 王启兰, 丁路明, 施建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41-449.  doi:10.17521/cjpe.2006.0059
    摘要 ( 2971 )   全文 ( 5 )   PDF (361KB) ( 180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特征等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出 “V"字形变化规律,即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在海拔最高处(5 120 m)和最低处(4 176 m)比较高,而在中间海拔梯度较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极显著相关( r=0.905)且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高于高山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含水量,偏相关系数为0.946 5、0.905 9(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植被盖度和草地生产力存在正相关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和全盐量存在负相关趋势。

    川中丘陵区水稻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韩广轩, 朱波, 江长胜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50-456.  doi:10.17521/cjpe.2006.0060
    摘要 ( 2794 )   全文 ( 2 )   PDF (320KB) ( 146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川中丘陵区2003年4~9月水稻田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水稻(Oryza sativa)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水稻田土壤呼吸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影响稻田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田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当地时间7∶00和15∶00;在水稻生长期内,稻田土壤CO2排放通量在18.00~269.69 mg·m-2·h-1之间波动,平均排放通量为121.76 mg·m-2·h-1。在日的时间尺度上,水稻田土壤CO2排放通量与5 cm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而从整个生长期时间尺度上看,水稻田土壤CO2的排放通量主要受到5 cm土壤温度和水稻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在水稻生长初期,水稻地下生物量与稻田土壤CO2排放通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水稻拔节中后期到成熟期,土壤温度则是制约稻田土壤CO2排放的关键因素。CO2排放通量与稻田地表水层深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用Minirhizotrons观测柠条根系生长动态
    张志山, 李新荣, 张景光, 王新平, 赵金龙, 陈应武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57-464.  doi:10.17521/cjpe.2006.0061
    摘要 ( 2793 )   全文 ( 3 )   PDF (370KB) ( 194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nirhizotrons是一种非破坏性、定点直接观察和研究植物根系的新方法。该文介绍了用Minirhizotrons测定植物根系的方法,并同根钻取原状土样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根系生长动态同土壤含水量间的关系。试验于2004年植物生长季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的水分平衡观测场的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进行,结果表明:Minirhizotrons管埋入土壤后需要10个月时间允许柠条根系在其周围定居,其观测图片中的根系代表了管子周围2.6 mm土层的根系。柠条根系生长动态和土壤水分变化相关,含水量的升高导致根系的大量繁殖,而根系吸水及蒸发散又导致含水量的减少;在2004年植物生长季,土壤水分和根系的这种相互作用出现了两次,但根系生长高峰比土壤含水量高峰滞后20 d左右。

    乙烯产生抑制剂对高温胁迫下蚕豆幼苗叶片的保护作用
    焦健, 李朝周, 黄高宝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65-471.  doi:10.17521/cjpe.2006.0062
    摘要 ( 3138 )   全文 ( 6 )   PDF (410KB) ( 133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报道了乙烯产生抑制剂氯化钴(CoCl2)及氨基乙基乙烯基甘氨酸(Aminoethoxyvinylglycine, AVG)对高温胁迫下蚕豆(Vicia faba)幼苗叶片保护作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CoCl2和AVG溶液处理,在高温胁迫前及胁迫12 h时皆显著抑制乙烯产生。20 μmol·L -1 CoCl2浇灌处理在高温胁迫前可以显著提高叶片抗氧化酶SOD、CAT、APX的酶活力,而20 μmol·L -1 AVG处理对这些抗氧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20 μmol·L -1 CoCl2 与20 μmol·L -1 AVG溶液浇灌处理在高温胁迫前对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产生速率和脂质过氧化程度无显著影响。但经45 ℃高温胁迫12 h后,20 μmol·L -1 CoCl2 与20 μmol·L -1 AVG溶液处理显著提高了上述3种多胺的含量,减缓了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对活性氧水平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增加也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这些改变可能对叶绿素降解的减少及膜稳定指数下降的减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通过抑制乙烯产生,相对提高多胺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抑制活性氧水平的提高和抑制细胞膜稳定指数的下降,CoCl2和AVG对高温胁迫下的蚕豆幼苗叶片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铅污染对烤烟光合特性、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马新明, 李春明, 袁祖丽, 熊淑萍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72-478.  doi:10.17521/cjpe.2006.0063
    摘要 ( 2541 )   全文 ( 6 )   PDF (320KB) ( 119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土壤中Pb污染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叶片光合特性、烟叶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对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5’进行了盆栽条件下的Pb污染实验,实验浓度为0、150、300、450、600、750和1 000 mg·kg-1(以纯Pb2+计),分别于团棵期、现蕾期和采收期测定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并在采收期测定烟叶产量和烤后烟叶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时期,Pb污染下供试烤烟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随Pb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随Pb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PSⅡ活性(Fv/Fo)、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的量子产率(ФPSⅡ)、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烟叶产量均随Pb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不利于烟叶充分地利用捕光色素所吸收的光能,降低其光能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光合速率;烤烟烟叶品质指标糖/碱比和氮/碱比升高,糖/碱比和氮/碱比分别为9.52~11.96和1.05~1.23,分别大于7(优质烟叶标准)和1(优质烟叶标准),不利于烟叶香吃味的形成。

    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 梅捍卫, 邹桂花, 刘鸿艳, 刘国兰, 蔡润, 李明寿, 罗利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79-486.  doi:10.17521/cjpe.2006.0064
    摘要 ( 3183 )   全文 ( 2 )   PDF (456KB) ( 146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利用不同的遗传群体对叶绿素的分子遗传机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定位了一些控制叶绿素含量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该研究着眼于当前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形势,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珍汕97B’בIRAT109’ F9代群体195个株系为材料,在正常与水分胁迫环境下研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及相关性,定位不同水分条件下影响叶绿素含量的QTL,为阐明干旱环境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分子遗传机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节水抗旱稻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在正常供水下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5 7**),但在干旱下则表现无关(r=0.076 6)。QTL定位共检测到13个影响叶绿素含量的主效QTL,分别位于第1、2、3、4、5、6、10染色体:其中在干旱处理下检测到6个,其联合贡献率为47.39%;在正常供水下检测到7个,联合贡献率达56.19%。检测到显著互作效应位点16对:其中干旱处理下有4对显著互作,联合贡献率为18.57%;正常供水下有12对显著互作,联合贡献率达38.49%。

    苦草繁殖生态学研究
    陈开宁, 兰策介, 史龙新, 陈伟民, 许海, 包先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87-495.  doi:10.17521/cjpe.2006.0065
    摘要 ( 3200 )   全文 ( 3 )   PDF (439KB) ( 221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太湖野外调查、室内培养、种子与块茎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太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种群的繁殖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苦草分配于有性繁殖部分的生物量较无性的大,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5.0%±13.8%和10.1%±7.0%。雌花数与座果率平均分别为22.9±13.8朵·株-1和73.3%±17.9%。雄株可以产生11~33个佛焰苞,每个佛焰苞内平均含有364±38朵雄花,每个雄花产生的花粉为128~184粒。每个果实内种子丰富,多达150~360粒,估算太湖苦草种群立地种子量可达1.68×104~1.01×106个·m-2。但每年种群主要来自地下块茎和匍匐茎,水深、风浪等可能是种子苗难以在湖泊中定植成功的主要因素。2)苦草的块茎数量较大,平均90~226个·m-2,是种群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3)温度、光照、基质及种子保存方式与时间长短对种子发芽率均有较大影响。10 ℃时种子发芽率较低,仅8.35%±1.89%;20 ℃时发芽率较高,为56.73%±6.42%;30 ℃时发芽率有所降低,为43.55%±4.34%。种子发芽对光照有一定要求,20 ℃、无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下降63.6%。在没有湖泥为基质的情况下,发芽率下降36.5%。此外,随干燥保存时间增加,种子发芽率下降。4)块茎发芽对光照需求不大,但温度对块茎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10 ℃时发芽率为20.3%±5.7%,20 ℃时较高,达90.2%±12.6%,30 ℃时发芽率降低至60.4%±7.6%。5)光照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有光照的幼苗伸长生长比无光条件下慢,但生物量积累较大,有光的苗生长速度平均为0.56~0.70 cm·d-1,无光的为0.86~0.96 cm·d-1。试验结果还显示,苦草的块茎苗初期的伸长生长主要依赖于基部的根茎生长。6)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在湖泊中恢复苦草种群应主要利用地下块茎,种子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浅水池塘种植。

    泽兰实蝇寄生状况及其对紫茎泽兰生长与生殖的影响
    李爱芳, 高贤明, 党伟光, 黄荣祥, 邓祖平, 唐和春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496-503.  doi:10.17521/cjpe.2006.0066
    摘要 ( 5193 )   全文 ( 2 )   PDF (307KB) ( 166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作为天敌控制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关于它对紫茎泽兰控制的有效性和防治现状的研究尚不深入。该文通过对攀西地区紫茎泽兰入侵危害严重的路域生态系统中泽兰实蝇寄生状况的抽样调查,初步研究了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特别是生殖能力的影响。寄生率的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分别从植株寄生率和枝条寄生率两方面进行,并比较不同生境下及不同年龄植株枝条寄生率的差异;选取相同数量、相同部位的各年龄植株寄生和非寄生枝条(对照),分别调查其花枝量、头状花序数及结实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植株寄生率与枝条寄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71.67%和17.3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样方调查结果,成熟群落中枝条寄生率为17.48枝·m-2;1虫瘿·枝条-1的枝条占所有寄生枝条的92.30%;2)湿润生境下紫茎泽兰的枝条寄生率为20.27%,显著高于干旱生境下的枝条寄生率(9.33%)(p<0.05);3)不同年龄植株枝条寄生率有差异,0~1年生植株枝条寄生率分别为36.36%和21.56%,显著高于2~4年生的植株枝条寄生率,分别为13.50%、8.82%和12.16%(p<0.05);4)在目前的寄生强度下,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枝条的直径、花枝量、头状花序数及结实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综述
    丘陵地区地形梯度上植被格局的分异研究概述
    杨永川, 达良俊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504-513.  doi:10.17521/cjpe.2006.0067
    摘要 ( 3024 )   全文 ( 9 )   PDF (527KB) ( 146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群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群落中的植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湿润的丘陵地区是由水侵蚀而形成的包含各种干扰频率的生境复合体,作为中尺度的地形单位,可以通过侵蚀前线划分为上部坡面和下部坡面两个小尺度的地形单位,而上部坡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顶坡、上部边坡、谷头凹地等微地形单元,下部坡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边坡、麓坡、泛滥性阶地及谷床等微地形单元。上部坡面发育的是气候顶极群落,沿顶坡向谷头凹地,群落发生逐渐、连续的变化,下部坡面发育的为地形群落,其物种组成、结构以及其它生态特征与上部坡面具有显著的差异,而其微地形单元之间植被的变化不明显。干扰作用是不同地形植被分异的控制因子,也是地形植被维持和更新的关键因子。下部坡面以相对积极的土壤侵蚀、滑坡和崩塌等过程为特征,其植被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地面干扰,而上部坡面长期稳定,其植被更新依赖于林窗动态。地形是影响植被格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生境因子,其引起的生境生态位分化为物种的共存提供了条件,导致了小尺度空间内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赵昕, 阎秀峰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514-521.  doi:10.17521/cjpe.2006.0068
    摘要 ( 3615 )   全文 ( 6 )   PDF (313KB) ( 1899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丛枝菌根(AM)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一类菌根,许多研究已经观察到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次生代谢的相关性,丛枝菌根真菌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次生代谢过程。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为萜类物质、酚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生物碱)三大类群,该文简要介绍了丛枝菌根真菌对这3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萜类物质代谢关系的研究比较细致和深入,有些工作已经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其间的作用机制,如Blumenin、类胡萝卜素等。丛枝菌根真菌与酚类物质代谢关系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其中具有特殊功能的酚类物质——植保素、细胞壁酚酸、类黄酮/异类黄酮等倍受关注。目前有关丛枝菌根真菌与生物碱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过现有的研究表明,菌根的形成有助于生物碱积累。

    林冠附生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刘文耀, 马文章, 杨礼攀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522-533.  doi:10.17521/cjpe.2006.0069
    摘要 ( 3138 )   全文 ( 6 )   PDF (423KB) ( 1841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存留物是构成山地湿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分。由于在林冠攀爬技术上的限制,过去对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对林冠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过程影响的认识和研究技术上的提高,对林冠附生生物的研究已逐步从个体水平转移到系统水平上。有关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其生态学效应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研究领域——“林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交互作用比它们的解剖、形态和生理特征更为重要。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是一个适合于许多生物种类生存的场所,其数量比想象的更为丰富。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9 500余种附生植物,其中维管束附生植物的种类高达24 000种,约占总维管束植物种类的10%。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在世界各地森林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范围在105~44 000 kg·hm-2之间,其中在一些热带和温带天然老龄林中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超过了宿主林木的叶生物量。林冠附生植物还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LAI)。林冠附生物丰富的物种组成、较高的生物量、独特的生理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分布于森林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养分和水分循环、指示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残留物具有较强的能力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营养物质,在林冠层中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促进氮固定,林冠附生植物群落还能为生存于林冠的其它生物(如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林冠附生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布格局除与宿主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微生境条件等)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森林类型多样和环境条件各异,目前国际上有关附生物的研究仍十分活跃,建立了林冠研究网络,研究不同类型森林中附生植物及其枯死残留物的动态及其与群落特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探讨、交流和发展有效的标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对林冠附生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待于今后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简报
    大别山山核桃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正加, 黄有军, 郭传友, 黄坚钦, 王华芳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  534-538.  doi:10.17521/cjpe.2006.0070
    摘要 ( 2974 )   全文 ( 3 )   PDF (207KB) ( 150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资源,该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天然大别山山核桃种群的9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对10 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238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162条,占68.1%。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6 1,58.18%的变异分布于群体内,而种群间变异占了41.82%;Nei指数群体总基因多样度为0.314 5,群体内平均基因多样度(HS)为0.186 5,群体间的基因多样度(HST)为0.128 0,群体Nei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06 7,说明40.6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群体内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59.33%,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相比基本一致,均表明种群内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广阔前景;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730 6,证明种群间遗传交换较小,这与环境适应性和高山阻隔有一定的关系。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