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10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0-11-01

    川西亚高山带植被景观。闫帮国等在此研究了亚高山带植物群落的格局和成因(本期1294–1302页)。(刘洋摄)

      
    研究论文
    西土寒宪蚓和三叉苦植物对大叶相思人工林土壤CO2通量的短期效应
    高波, 张卫信, 刘素萍, 邵元虎, 熊燕梅, 周存宇, 傅声雷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43-125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1
    摘要 ( 2167 )   全文 ( 0 )   PDF (604KB) ( 217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为广东人工林和撂荒地内广泛分布的外来种蚯蚓, 因其对水热、pH值及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不敏感, 其分布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研究西土寒宪蚓对人工林碳循环的影响过程, 可以为如何减少外来蚯蚓影响下的人工林土壤碳排放提供思路。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和乡土植物野外控制实验,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2通量进行15天的原位测定。结果发现, 单独添加西土寒宪蚓及单独种植三叉苦(Evodia lepta), 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都不明显。植物物理过程(如遮阴作用等)、植物生物过程(如根际化学物质分泌过程等)及植物在未添加蚯蚓样方和添加蚯蚓样方中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分别为-32.1%、40.9%、8.8%和-7.2%、30.7%、23.5%。植物的物理过程抑制了土壤CO2排放, 但提高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39.3%)。植物的生物过程促进了土壤CO2排放, 但减弱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降低了23.5%)。试验期间蚯蚓对多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是蚯蚓的存在有增强土壤细菌活性的趋势, 而且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更加密切了; 同时, 蚯蚓的存在也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见, 森林土壤CO2通量不仅与水热条件有关, 还受地上和地下生物过程的调控。如果只关注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大小, 而忽略影响土壤CO2产生及释放的生物学过程, 将无法找到减少森林土壤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减缓人工林中土壤碳的排放, 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植物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CO2排放过程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夜间增温和施氮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的短期影响
    陈智, 尹华军, 卫云燕, 刘庆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54-1264.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2
    摘要 ( 2189 )   全文 ( 8 )   PDF (586KB) ( 219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展亚高山针叶林典型林地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C、N的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结合外施氮肥的方法,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下土壤化学特性、有效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对夜间增温和施氮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 在模拟增温试验期间(2009年4月-2010年4月), 空气平均温度和5 cm土壤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3和4.19 ℃, 增温幅度分别以夏季和冬季最为显著。增温对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增温在试验前期降低了土壤NH4 +-N含量, 增加了NO3 --N含量, 其影响程度随着增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施氮显著增加了有效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 降低了土壤pH值, 使土壤表现出明显的酸化现象。与单独的增温和施氮处理相比, 增温和施氮联合处理对林下土壤的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有效氮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 并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结果说明,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土壤氮素状况的变化反应敏感, 而林下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单独的温度升高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但更对增温和施氮双因素结合处理反应敏感且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因此, 该区域在未来全球变化下的氮沉降状况及气候变化的多因素协同效应值得长期深入的探讨。

    三峡库区不同林龄人工橘林土壤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
    张文丽, 刘菊, 王建柱, 陈芳清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65-127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3
    摘要 ( 2127 )   全文 ( 2 )   PDF (455KB) ( 201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异养呼吸是土壤碳库净输出的主要途径, 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 林龄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柑橘作为三峡库区第一大支柱产业, 种植面积极广, 对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该文以三峡库区宜昌市郊区种植年限不同的3个橘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采用室内培养法, 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不同林龄土壤的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系数的差异, 探讨该区域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结果显示,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橘林土壤pH值减小,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无论在低温、常温还是高温条件下, 林龄较小的橘树土壤异养呼吸及其累积释放量较低。与其他研究相比, 该区域人工橘林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相对较低(1.45-1.69), 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人工橘林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逐渐降低, 表明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 幼龄人工橘林要比成熟林对温度的反应敏感。

    西安木本植物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白洁, 葛全胜, 戴君虎, 王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74-1282.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4
    摘要 ( 2841 )   全文 ( 4 )   PDF (616KB) ( 256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1963-2007年中国物候观测网西安观测站的物候和气温、降水资料, 分析了西安站34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等4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的阶段响应特点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1963年以来, 西安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特别是1994年前后, 气温发生明显突变, 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西安春季物候变化主要呈现提前趋势。在45年中, 观测到的34种植物的展叶始期平均提前1天, 展叶盛期平均提前1.4天, 始花期平均提前9天, 盛花期平均提前12天; 以突变点为界, 34个物种1995-2007年的4种物候期比1963-1994年平均提前了4.34±0.77天; 春季物候期的早晚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影响, 特别是春季物候期发生当月和上一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叶物候和物候发生期前一月的降水量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 花物候期和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海南岛热带天然针叶林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分布
    刘广福, 丁易, 臧润国, 许洋瑜, 林崇, 李小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83-129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5
    摘要 ( 2508 )   全文 ( 2 )   PDF (478KB) ( 283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热带林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性组分, 附生维管植物对于维持热带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次系统地报道了热带天然针叶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以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热带天然针叶林(我国唯一较大面积分布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天然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样带调查(共设置12个10 m × 50 m的样带, 记录每个样带内胸径(DBH) ≥ 5 cm树木上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名称、株数及附生高度), 分析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热带针叶林0.6 hm 2面积内共有附生维管植物769株, 分属于7科17属27种, 附生兰科植物和萝摩科植物为优势类群; 2)附生维管植物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聚集分布; 3)附生维管植物在垂直方向上, 在中等高度层次(10-20 m)分布最多, 在下层(0-5 m)也有较多的分布; 4)少数附生维管植物对南亚松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如华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fordii)、玫瑰毛兰(Eria rosea)、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和铁草鞋(Hoya pottsii)等; 5)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及多度与宿主胸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放牧干扰梯度下川西亚高山植物群落的组合机理
    闫帮国, 文维全, 张健, 杨万勤, 刘洋, 黄旭, 李泽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294-1302.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6
    摘要 ( 2347 )   全文 ( 1 )   PDF (419KB) ( 251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阐明放牧干扰对川西亚高山区域植物群落的组合过程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研究了放牧干扰梯度下的功能群均匀度和群落谱系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 在干扰较轻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样地, 部分样方的功能群均匀度显著高于无效模型, 随着干扰梯度的增强, 功能群均匀度呈线性下降, 样方平均值从0.930降至0.840, 其高于无效模型的次数也逐渐降低, 干扰程度较大的草甸中出现部分样方的功能群均匀度显著低于无效模型。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强, 群落的谱系结构指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净关联指数平均值由-0.634逐渐增加至2.360, 邻近类群指数由-0.158上升至2.179。草甸与低矮灌丛受干扰较为严重, 其大部分样方的谱系结构指数显著高于随机群落, 表明干扰群落的谱系结构呈聚集分布。功能群均匀度与谱系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 表明生境筛滤效应与种间竞争作用的平衡决定着群落的组合过程。干扰降低了竞争作用, 促进了少数耐干扰功能群的优势地位, 造成功能群均匀度下降, 同时通过生境筛滤作用, 使群落的谱系结构呈现出聚集分布; 而未干扰的群落中由于竞争作用的效应, 功能群均匀度较高, 谱系结构也更加分散。研究区域植物群落的功能群均匀度与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 表明物种间特别是相似物种间的竞争限制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说明, 生态位分化和物种间的相互竞争在物种共存与群落组合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榕的3类雌花形态及其繁殖特征
    张媛, 杨大荣, 彭艳琼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03-1309.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7
    摘要 ( 2290 )   全文 ( 3 )   PDF (437KB) ( 162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榕树(Ficus spp.)及其传粉榕小蜂(Agaonidae)之间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 已形成了高度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在雌雄同株的榕树中, 同一个榕果内既繁殖种子, 又繁殖榕小蜂, 雌花资源在繁殖种子和榕小蜂之间是怎样分配的?该研究选择广泛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的高榕(F. altissima)及其传粉榕小蜂系统来回答这个问题。高榕果内的雌花柱头形态变异较大, 有3种类型的柱头——球型、弯钩型和火炬型, 它们分别占到雌花总量的54.00%、36.93%和9.07%。3种类型柱头的雌花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花柱, 球型柱头雌花的平均花柱长度最短, 火炬型柱头次之, 弯钩型柱头雌花的平均花柱长度最长。在高榕果内, 有传粉者Eupristina altissima和欺骗者Eupristina sp.两类小蜂进入榕果内繁殖, 前者的产卵器长度比96.01%以上的雌花花柱长, 后者的产卵器也要长于85.73%的雌花花柱, 从产卵器长度和雌花花柱长度的匹配情况看, 它们应该可以利用绝大多数雌花产卵繁殖后代。然而, 繁殖榕小蜂的雌花主要是短花柱的雌花, 其中60.64%是球型柱头的雌花; 而繁殖种子的主要是花柱较长的弯钩型柱头和火炬型柱头的雌花。显然, 繁殖榕小蜂和种子的雌花不仅花柱长度有差异, 柱头也分化出了不同的形态, 变异的柱头形状也是调节榕树-榕小蜂繁殖平衡的手段之一。

    天山北部拟南芥自然居群表型变化的环境依赖特征
    李磊, 刘彤, 刘斌, 司朗明, 刘忠权, 孙钦明, 沈雪莹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10-1318.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8
    摘要 ( 2103 )   全文 ( 1 )   PDF (671KB) ( 197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植物生物学的模式植物, 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目前对拟南芥自然分布的生境特点、表型变化的环境依赖特征等研究很少, 极大地限制了对拟南芥进化动力和机制的理解。为了了解在微环境下拟南芥种群分布和表型性状的变化特点, 对天山北部分布于塔尔巴哈台山、阿尔泰山和天山的10个拟南芥种群的分布特征、表型的变化特点, 以及与综合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除分枝数外, 株高、株重、根重、单个果实重量、单株果数、单株果重、果长、果实开裂力度、单株果重/总重9个特征在种群间变化显著, 可塑性能力较强; 但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结果显示, 角果长度、果实开裂力度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化相对较小。表型特征在山系间、经纬度和海拔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拟南芥主要分布于pH值和HCO3 -含量低, 有机质丰富, 且有一定坡度的沙土地块上。种群内拟南芥分布频度很低, 在1.56%-10.69%之间, 空间自相关距离在15.4-46.7 cm之间变化较大, 10个种群均呈现极显著集群分布, 分布的集群性受果实开裂力度的影响显著, 而果实开裂力度随环境胁迫而极显著增加。总结认为: 天山北部拟南芥生长和分布主要受微环境的影响, 在干旱环境下, 拟南芥主要通过增加繁殖分配比例, 产生难开裂的果实, 促使种子短距离扩散于母株周围, 确保子代利用原适宜生境来生存繁衍。

    黑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种群小尺度点格局分析
    赵成章, 高福元, 王小鹏, 盛亚萍, 石福习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19-1326.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09
    摘要 ( 2325 )   全文 ( 4 )   PDF (502KB) ( 204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斑块化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斑块的形成和变化对植物种群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 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种群密度、组成格局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随着狼毒种群分盖度的增大, 种群密度、领地密度和组成格局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斑块内部狼毒种群的数量出现增减交替变化趋势, 组成格局规律明显; 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与尺度关联的变化趋势, 在31%-40%分盖度下, 狼毒种群在所有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 在41%-50%、51%-60%、61%-70%、71%-80%分盖度下随着尺度增大, 分布格局的基本模式为: 随机—聚集—随机或均匀—随机—聚集—随机分布, 在聚集状态下, 聚集强度不同。以成株为核心的斑块内部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相对于外部表现为聚集分布, 随着成株个体数量的逐渐增多, 种群竞争关系由种间竞争转化为种内竞争, 促进了斑块扩张与合并、斑块增多与吞并, 从而实现了种群扩散。

    利用最大熵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预测孑遗植物裸果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格局
    马松梅, 张明理, 张宏祥, 孟宏虎, 陈曦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27-1335.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10
    摘要 ( 2615 )   全文 ( 5 )   PDF (591KB) ( 273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野外调查的16个居群分布点和7个环境因子图层, 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GARP), 在地理和环境空间上模拟了第三纪孑遗植物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 (1)裸果木的潜在适生区全部集中在西北荒漠区, 其中最佳适生区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 一是河西走廊中部和玉门以西、宁夏北部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二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三是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两片极小的高度适生区。裸果木的生态位被确定在一个较广的干旱环境空间: 适生区极端最高气温基本上在29.2-36.8 ℃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在-18.3至-13.4 ℃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40-200 mm; 潜在蒸发率在3-15之间。(2) MAXENT和GARP模型都较好地预测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 但GARP产生了相对较大、较连续的潜在分布区, 部分过预测了破碎化生境; 而MAXENT预测到的潜在分布区, 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适生性指数, 而且成功地排除了不合理的破碎化分布, 从而更直观地展示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格局和生态位要求。

    树木不同着生位置1级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和氮 含量
    刘颖, 谷加存, 卫星, 许旸, 王政权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36-134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11
    摘要 ( 2764 )   全文 ( 8 )   PDF (533KB) ( 236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树木根系中1级根在养分和水分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1级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对了解1级根的生理功能和寿命, 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的循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 1级根在根系统中, 因着生的位置不同, 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态功能。该研究以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根系的1级根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1级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将1级根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分成3类: Ar类根为2级根上的1级根; Br类根为2级-4级根的根尖; Cr类根为3级-5级根上的1级根。结果表明: 不同着生位置的1级根, 形态、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3类1级根中, Ar类根数量多、根长较短、直径细, N含量高, 皮层比例高、维根比低, 主要由二原型原生木质部的根组成; Br类和Cr类根数量较少、单根较长、直径粗, N含量低, 皮层比例低、维根比高, 主要由多原型原生木质部的根组成。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着生位置的1级根的吸收功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综述
    保护性的蚂蚁-植物相互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研究综述
    张霜, 张育新, 马克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44-135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12
    摘要 ( 2657 )   全文 ( 3 )   PDF (391KB) ( 2815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蚂蚁-植物互利关系是生态和进化研究中的模式系统之一。该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通过给蚂蚁提供食物体、蚁菌穴和蜜露吸引蚂蚁, 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方式调节与蚂蚁的互利关系, 使蚂蚁能有效地保护自已, 防止欺骗和寄生的发生。反过来, 蚂蚁可以减少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伤害和取食, 减少叶片损伤, 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提高植物的竞争优势等。虽然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的强度受到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变异性较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蚂蚁-植物之间仍呈显著的正相互作用。同时, 蚂蚁-植物的相互作用还具有广泛的生态影响, 尤其会大大降低林冠上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多度。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蚂蚁-植物互利关系的起源与维持机制、对蚂蚁自身的影响、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以及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有机酸在植物对重金属耐性和解毒机制中的作用
    傅晓萍, 豆长明, 胡少平, 陈新才, 施积炎, 陈英旭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1):  1354-1358.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11.013
    摘要 ( 3087 )   全文 ( 13 )   PDF (289KB) ( 353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和解毒机制可分为外部排斥和内部耐受两大类。该文综述了有机酸作为一类金属配位体, 在植物对重金属的这两大类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在重金属的外部排斥过程中, 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 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金属配位体复合物, 改变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阻止金属离子进入植物体内或避免其在根部敏感位点累积。此外, 有机酸还可与进入植物体内的金属离子螯合, 使其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结合形态, 缓解重金属的毒害效应, 实现植物对重金属的内部耐受。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