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丛枝菌根通过调节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
徐丽娇, 姜雪莲, 郝志鹏, 李涛, 吴照祥, 陈保冬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 (8): 815-825.   DOI: 10.17521/cjpe.2017.0018
摘要   (2030 HTML170 PDF(pc) (2693KB)(1388)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AM不仅直接调节宿主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影响相邻的非菌根植物。该研究采用分室培养系统, 以玉米(Zea mays)和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试验材料, 考察低磷(10 mg·kg-1)和高磷(100 mg·kg-1)条件下, 菌根共生体系对植物生长、磷营养以及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揭示AM调节植物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分室培养系统由0.45 μm微孔滤膜分隔成供体室、缓冲室和受体室3个分室, 以供体室菌根化植物为AM分泌物来源, 通过微孔膜阻止菌根真菌对未接种受体植物的直接影响, 但允许AM分泌物在分室间的扩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以及AM真菌自身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供体植物干质量和磷浓度, 上调了玉米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AM真菌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在低磷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磷水平; 对于受体植物而言, 仅高磷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含量, 而接种处理显著上调了受体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表明, 低磷胁迫下AM可能通过分泌物调控植物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进而调节植物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基因 Gene 正向引物 Forward primer 反向引物 Reverse primer 文献 Reference
EF1β CCCATGCAGCTCGATGGTA TGCCAGGAAGTGAAGAAAATGA Yoshihiro et al., 2015
NGT1 TGGCGCAGCACTTTTGTG CGTTCGGTAGGGTAAGATAACATGA Yoshihiro et al., 2015
HXK1a CGATTGCCAACTGGTATGGA GCGCAAATTAGTCCCACCTAAG Yoshihiro et al., 2015
HXK1b GGAATCCCAACTGGCAAAGA ACATTCGTAAATTTGTACCTCCAAGA Yoshihiro et al., 2015
AGM1 AAAACAATTCGATCTGCTGAAGGT ATGCTCGTAATTTTTCGATTGCT Yoshihiro et al., 2015
UAP1 TGAACGCGTCAACCGAATC CGGTACCGGGAGCAATTTC Yoshihiro et al., 2015
CHS1 CGGCACAATTTAGGGATATAGTGA GGTTCCCCATGAATCAAACTAGTAA Yoshihiro et al., 2015
DAC1 TTTGGAAGAGTTGGTTAATTTTGGT AATACGGTCGCGGACGAA Yoshihiro et al., 2015
NAG1 GGCGTTAGCTCTTGCCAAGT CGCCGAAACGGTAAACATG Yoshihiro et al., 2015
GiPT CTGCTGTTGATTATTGTTGGC GAACGGTTCCCATAATAGTG Maldonado-Mendoza et al., 2001
View table in article
附录II AM真菌中碳磷代谢相关功能基因定量PCR引物序列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AM不仅直接调节宿主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影响相邻的非菌根植物。该研究采用分室培养系统, 以玉米(Zea mays)和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试验材料, 考察低磷(10 mg·kg-1)和高磷(100 mg·kg-1)条件下, 菌根共生体系对植物生长、磷营养以及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揭示AM调节植物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分室培养系统由0.45 μm微孔滤膜分隔成供体室、缓冲室和受体室3个分室, 以供体室菌根化植物为AM分泌物来源, 通过微孔膜阻止菌根真菌对未接种受体植物的直接影响, 但允许AM分泌物在分室间的扩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以及AM真菌自身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供体植物干质量和磷浓度, 上调了玉米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AM真菌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在低磷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磷水平; 对于受体植物而言, 仅高磷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含量, 而接种处理显著上调了受体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表明, 低磷胁迫下AM可能通过分泌物调控植物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进而调节植物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徐丽娇, 姜雪莲, 郝志鹏, 李涛, 吴照祥, 陈保冬. 丛枝菌根通过调节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8):815-825 https://doi.org/10.17521/cjpe.2017.0018
图1   分室培养系统示意图。以0.45 μm微孔滤膜区隔不同分室。AM和NM分别代表供体植物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对照处理。 处理分为高磷和低磷(10 mg?kg-1和100 mg?kg-1)两个水平, 每个处理三个重复(n = 3)。
图2   不同磷浓度下接种AM真菌对玉米植株干质量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LP和HP分别代表低磷和高磷处理。AMD和NMD分别代表供体植物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对照处理; AMR和NMR分别代表受体植物受到AM分泌物处理和对照处理。柱形上方标示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处理间在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代表在相同接种处理下不同磷水平之间在5%水平差异显著。
图3   不同磷浓度下接种AM真菌对玉米植株磷浓度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LP和HP分别代表低磷和高磷处理。AMD和NMD代表供体植物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对照处理; AMR和NMR代表供体和受体植物受到AM分泌物处理和对照处理。不同字母代表处理间在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代表在相同AM真菌分泌物受体不同磷浓度处理间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代表在相同磷浓度处理下AM真菌处理间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
图4   不同磷水平下AM真菌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平均值±标准偏差)。LP为低磷处理, HP为高磷处理; *表示不同磷水平之间差异显著(p < 0.05)。GiPT, AM真菌磷转运蛋白基因; NGT1, N-乙酰葡糖胺(GlcNAc)转运蛋白基因; HXK1b, GlcNAc激酶b基因; AGM1, GlcNAc磷酸变位酶基因; UAP1, UDP-GlcNAc焦磷酸化酶基因; CHS1, 几丁质合酶基因; DAC1, GlcNAc-6-磷酸去乙酰化酶基因; NAG1, 葡糖胺-6-磷酸异构酶基因。
图5   不同磷水平下供体玉米碳磷代谢基因表达情况(平均值±标准偏差)。LP和HP分别代表低磷和高磷处理。AMD和NMD代表供体植物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对照处理。柱形上方标示不同字母代表相应处理之间在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表示相同接种处理不同磷水平之间在5%水平差异显著。Pht1;2, Pht1;6, 磷转运蛋白基因; PEP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G3PT, 甘油-3-磷酸转运蛋白基因; TC289,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 MAS1, 苹果酸合酶基因。
图6   不同磷水平下受体玉米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平均值±标准偏差)。LP和HP分别代表低磷和高磷处理。AMR和NMR代表供体和受体植物受到AM分泌物处理和对照处理。柱形上方标示不同字母代表相应处理之间在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表示相同接种处理不同磷水平之间在5%水平差异显著, 而“$”代表在相同磷水平下不同接种处理之间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ht1;2, Pht1;6, 磷转运蛋白基因; PEP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G3PT, 甘油-3-磷酸转运蛋白基因; TC289,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 MAS1, 苹果酸合酶基因。
附录III   植物干质量、磷含量、碳磷代谢基因表达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丛枝菌根真菌通过上调根系及自身水孔蛋白基因表达提高玉米抗旱性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