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2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4-10
      
    论文
    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张玲, 李庆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385-390. 
    摘要 ( 2231 )   PDF (223KB) ( 157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花植物具有纷繁复杂的繁育系统,以避免或促进自交或异交。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Flexistyly)是最近在热带山姜属(Alpinia)植物中发现的一种促进异交的行为机制。具有这一机制的种类其自然种群中的个体根据开花行为的不同分为两种表型:一种上午散发花粉而其柱头向上反卷,远离昆虫拜访的通道;另一种其柱头上午垂向唇瓣,能够接受拜访昆虫的传粉,但自身的花药却不打开。到中午时分,两种表型花通过互为相反的柱头卷曲运动转换性别——前者柱头向下卷曲,后者柱头向上卷曲且花药打开。每朵花的花期为12 h,两种表型在自然种
    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分形分析
    王永繁, 余世孝, 刘蔚秋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391-395. 
    摘要 ( 2099 )   PDF (210KB) ( 279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高原风蚀沙化梁地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宋明华, 陈玉福,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396-402. 
    摘要 ( 2404 )   PDF (313KB) ( 91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样线法和点样法对鄂尔多斯风蚀沙化梁地上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梁地上克隆植物的分布、克隆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克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而在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较少,非克隆植物物种在梁顶出现频率较高,在梁坡和梁底较少;密集型克隆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非克隆植物相同,游击型克隆植物在梁顶植物群落中没有出现,在梁坡群落中也很少,而在梁底的滩地中较多。2)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顶和梁坡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梁顶与梁坡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坡与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都高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顶群落中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之间无差异;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底群落中较高;在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分别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低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3)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随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的变化趋势相同,都为抛物线型。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分别与克隆植物和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与克隆植物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
    长苞铁杉种群个体年龄与胸径的多维时间序列模型研究
    吴承祯, 洪伟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03-407. 
    摘要 ( 2017 )   PDF (195KB) ( 138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多维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种群胸径生长的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即Yt=1.7870785Yt-1-0.8950167Yt-2+0.4509997Ut-0.8036035Ut-1+0.3950577Ut-2,其中Yt、Yt-1、Yt-2分别为t年、t-5年、t-10年长苞铁杉胸径值(cm),Ut、Ut-1、Ut-2分别为t年、t-5年、t-10年长苞铁杉种群个体年龄(a),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8。以年轮确定种群个体年龄法与多维时间序列模型相结合,建立能
    红树植物木榄种群高度结构的分形特征
    梁士楚, 王伯荪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08-412. 
    摘要 ( 2289 )   PDF (238KB) ( 148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计测等值线分形维数的方法,探讨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种群高度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木榄种群的高度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其计盒维数介于1.61~1.90之间,信息维数介于1.63~1.84之间,分形维数的高低主要与幼树个体的数量、个体的集聚程度和高度层次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密切相关。计盒维数定量描述种群占据垂直空间的能力和程度,而信息维数揭示种群高度层次细节的尺度变化强度和个体高度分布的非均匀性程度。分析表明,等值线法能够有效地表征木榄种群高度结构的分
    观光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黄久香, 庄雪影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13-419. 
    摘要 ( 2088 )   PDF (1369KB) ( 135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检测了广东南昆山和车八岭、广西靖西和海南霸王岭等4个观光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45个10聚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出22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75个,占78.13%,4个种群的遗传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47.89%(海南)、53.96%(靖西)、55.00%(车八岭)和56.35%(南昆山)。观光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 指数为0.3565,其中36.58%来自种群间, 63.42%来自种群内; Nei指数为0.2597,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
    内生真菌侵染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渗透胁迫抗性的影响
    任安芝, 高玉葆, 高文生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20-426. 
    摘要 ( 2235 )   PDF (299KB) ( 13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含有内生真菌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为材料,采用4 ℃冰箱内和20 ℃培养箱内保存18个月的方式分别构建内生真菌侵染(EI)和内生真菌非侵染(EF)的黑麦草种群,通过比较EI和EF种群在正常条件下(对照)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内生真菌对其宿主植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照和胁迫条件下,EI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明显高于EF种子,而在重度胁迫下EI植株的叶延伸速率、根系总长度高于EF植株。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分蘖数和生物量的变化没有促进作用,但
    小叶藤黄(Garcinia cowa)种子传播、种子被捕食及幼苗空间分布
    刘勇, 陈进, 白智林, 邓晓保, 张玲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27-434. 
    摘要 ( 2223 )   PDF (407KB) ( 13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9年8月至2001年2月,对热带雨林树种小叶藤黄(Garcinia cowa)种子的初级传播、二次传播、种子被取食及幼苗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上拜访动物主要有猕猴(Macaca mulatta)、花面狸(Paguma larvata)、赤腹松鼠(Callosciu ruserythraeus)、蓝腹松鼠(C. pygertthrus)、小花鼠(Tamiops macclellandi)等5种。有86.5%±4.9%(1999年)和91.4%±8.2%(2000年)的成熟果实被林上动物所取食
    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Artemisia frigida )、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的形态可塑
    李金花, 李镇清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35-440. 
    摘要 ( 2320 )   PDF (226KB) ( 174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不放牧、轻牧(1.33只羊/hm2)、中牧(4.00只羊/hm2)、重牧(6.67只羊/hm2))冷蒿 (Artemisia frigida)、星毛委陵菜 (Potentilla acaulis)的克隆形态(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可塑性以及生物量分配格局。两种植物的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沿放牧梯度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反应。冷蒿间隔子长度:不放牧>轻牧>重牧>中牧;分枝强度:重牧>中牧>轻牧>不放牧。星毛委陵菜间隔子长度:轻牧>不放牧>中牧>重牧;分枝强度:重牧>中牧>轻牧>不放牧。冷蒿种群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英文)
    邱栋梁, 刘星辉, 郭素枝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41-446. 
    摘要 ( 2541 )   PDF (321KB) ( 154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龙眼(Dimorcarpus longana)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抑制龙眼光合作用,受胁迫叶片光补偿点上升。pH 3.0的酸雨处理6 h后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下降,停止处理后72 h可以恢复。pH 2.5的酸雨处理6 h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蒸腾速率(Tr),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o、Fv/Fm、PSII非环式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量(ΦPSⅡ)、荧光下降比值(Rfd)、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急剧下降,停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富贵草 (Pachysandra Terminalis)对模拟光斑的光合响应(英文)
    樊大勇, 谢宗强, 王强, 张其德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47-453. 
    摘要 ( 2238 )   PDF (485KB) ( 87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一种常见的灌木富贵草(Pachysandra terminalis)为研究对象,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其对模拟光斑的光合响应。在同样辐射通量(非光抑制)的情况下,光合诱导过程的快速组分时间内光斑可以提高富贵草对光斑的利用能力(光斑诱导的碳同化量可高出对照48%)。叶绿素荧光测量结果表明:1)光斑与光斑之间的暗期发生了qN弛豫过程;2)暗期之后的光期光化学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这两个原因可能是快速组分时间内光斑诱导富贵草的碳同化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强光光斑簇可以诱导富贵草光抑制
    灌溉施肥深度对玉米同化物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华, 康绍忠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54-458. 
    摘要 ( 2422 )   PDF (232KB) ( 160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夏玉米(Zea mays L.)(陕单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置于遮雨棚下的模拟土柱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灌溉施肥深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地上与地下部分同化物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灌溉施肥深度分4个处理:表面灌施;20 cm 深度灌水施肥;30 cm 深度灌水施肥和40 cm深度灌水施肥。后3个处理为土表下灌施处理。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土表下灌施抑制了玉米生育早期的地上部分生长,使根系向土壤中下层的分布加强,从而保证了作物中后期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玉
    甜椒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
    隋方功, 王运华, 姚源喜, 乌尼木仁, 稻永醇二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59-464. 
    摘要 ( 1983 )   PDF (275KB) ( 99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水培试验,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甜椒(Capsicum annuum L.)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甜椒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呈快速直线增长趋势,而果实则从盛采前期开始 超过其它器官。根与果实含氮量从始采期开始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叶片中氮的含量则随生长发育而不断下降。在果实盛采期,叶片、果实和根中的氮素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是均比茎和侧枝高两倍。甜椒植株各器官的氮素积累动态与干物质积累动态相似。在始花期通过根吸收的大部分标记态氮首先分配、贮存在叶片中,吸收后第二周发现有1/2的标记态氮运转到了植物的新生部分,至吸收后的第四周标记态氮运转显著下降,但是,在吸收后的第六周仍然发现有小部分标记态氮运转到了新生部分。说明新近吸收的氮素在甜椒体内的再运转相对容易,其再利用率也高,随着在植物体内某器官存在时间的延长其再利用率逐渐降低。在整个果实收获期间,甜椒不同器官之间以果实对氮素的竞争力最强。在整株水平上,始花期吸收的标记态氮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运转,既受到氮素竞争库(果实)强度和容量的影响,也受到时间因素的制约。
    鹤山马占相思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对立地水热因子的调节作用
    闫俊华, 周国逸, 林永标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65-472. 
    摘要 ( 2256 )   PDF (288KB) ( 64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南亚热带鹤山人工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生态系统水热的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并与邻近的退化草坡、裸地相比较,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1) 本区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而热量输入却相对均匀,存在湿季水土流失和干季水分亏匮的可能性。2) 7龄后的马占相思林分反射率明显小于裸地与草坡,为该系统提高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提供了前提条件。3) 马占相思生态系统对立地气温、地温的调节集中表现在缩小其变化振幅,使得林地的气温、地温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倾向于有益于生态系统发育方面的变化。4) 干季时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N、P养分循环的研究
    杨玉盛, 陈光水, 谢锦升, 何宗明, 陈银秀, 黄荣珍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73-480. 
    摘要 ( 2255 )   PDF (301KB) ( 107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福建三明27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混交林(混交比例2:1)及杉木纯林群落N、P养分循环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杉木和观光木地上各组分的N、P含量大小均为叶>活枝(或皮)>枯枝>干,而根系的则随径级的减小而增大,且观光木各组分的N含量均高于杉木的;混交林群落的N、P总积累量达585.223 kg·hm-2和128.784 kg·hm-2,分别是纯林群落的1.5倍和1.3倍。混交林群落N、P养分年归
    BIOME系列模型: 主要原理与应用
    倪健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81-488. 
    摘要 ( 2780 )   PDF (270KB) ( 193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过程的平衡态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系列及其动态发展(LPJ-DGVM: Sitch et al.,2000) 已经成为模拟大尺度(全球至区域)的植被地理分布、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碳平衡以及预测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潜在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综述了BIOME系列模型的发展过程,包括每个模型的主要原理、优点和缺陷,论述了模型在国际以及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并简单讨论了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植物功能型作为基本研究单元,BIOME系列模型的控制因素从单纯的生物气候变量和生态生理限制因子(BIOME1),发展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89-496. 
    摘要 ( 2267 )   PDF (250KB) ( 249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1)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对比研究: 通过实地对比观测植被覆盖地与对照地(裸地、农耕地等)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研究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天然植被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并呈现出林>灌>草的规律;人工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复杂的情况。2)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研究: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是水土流失的动力,通过分析植被削减降雨和径流动能的过程,来揭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植被外在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其内部各个垂直层
    简报
    山杨林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国彬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497-500. 
    摘要 ( 2081 )   PDF (135KB) ( 91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山杨林(Populus davidiana)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山杨林6年林冠总截流量为309.5 mm,平均截留率为13.5%;山杨林的树干茎流率为3.3%;6年枯枝落叶的截流量为176.3 mm,截留率为7.7%;山杨林地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比荒坡提高18.6%、13.8%、3.2%和59.8%;山杨林地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比农地增加1.6倍、1.1倍、1.3倍和0.65倍;山杨林地比采伐林木垦为农地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大大
    鄂尔多斯高原覆沙坡地植物群落格局
    陈玉福, 宋明华,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501-505. 
    摘要 ( 2260 )   PDF (314KB) ( 96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貌对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覆沙坡地是鄂尔多斯高原常见的地貌类型,定量分析覆沙坡地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有助于理解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制定恢复土地退化的有力措施。本文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覆沙坡地的植物群落格局,结果表明,在坡地的中上部分布着以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冷蒿(Artemisia frigida)、北丝石竹(Gypsophila davurica)等物种为主的典型草原群落,而在坡地的中下部则分布着以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主的沙生植物群落。DCA
    论坛
    侯学煜院士逝世10周年述怀
    姜恕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506-508. 
    摘要 ( 1814 )   PDF (47KB) ( 87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