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0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3-10
      
    论文
    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李新荣, 张景光, 刘立超, 陈怀顺, 石庆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57-261. 
    摘要 ( 2666 )   PDF (431KB) ( 188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该区人工植被经过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植物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增大,42年前(1956年)建立的人工植被多样性指数达到D=0.706~0.822或H′=1.393~1.893,10年前(1987年)建立的人工植被其多样性仅为D=0.501~0.702或H′=0.819~1.074;β多样性的测度表明,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在其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2次物种周转速率相对较快的阶段,这一特点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对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绿洲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基质条件等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科尔沁沙地丘间地植被演变的研究
    曹成有, 寇振武, 蒋德明, 骆永明, 丁小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62-267. 
    摘要 ( 2234 )   PDF (494KB) ( 114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丘间地植被的发生和演变规律及不同发育时间群落种类组成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丘间地植被发育很快,在围封条件下,30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和灌丛阶段。在组成结构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上升趋势,而生态优势度下降,表明其相对稳定的特征。同时就过度放牧对植被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草原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中的植物个体行为分析
    王炜, 梁存柱, 刘钟龄, 郝敦元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68-274. 
    摘要 ( 2380 )   PDF (681KB) ( 134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定义植物个体小型化是在草原过度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植株变矮,叶片变短、变窄,节间缩短,以及根系分布浅层化等性状的集合。小型化个体的生态学属性介于环境饰变与生态型之间,特称之为扰动响应型。个体小型化逆转过程表现出集体行为,小型化个体具有维持其形状的保守性,变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小型化的逆过程即正常化过程,与演替时间有关。个体小型化是过度放牧下群落生产力衰退的重要表现,是对过度放牧的负反馈机制。 在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研究中,对个体小型化的深入认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毛乌素沙地沙丘土壤含水量特点——兼论老固定沙地上油蒿衰退原因
    郭柯, 董学军, 刘志茂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75-279. 
    摘要 ( 2248 )   PDF (438KB) ( 147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几种作物的生理指标对土壤水分变动的阈值反应
    张喜英, 裴冬, 由懋正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80-283. 
    摘要 ( 2754 )   PDF (386KB) ( 137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生长盛期,谷子、高梁、冬小麦的气孔导度、叶水势和光合速率在一定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并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发生明显变化,只有当土壤含水量低于一定程度时,才随着土壤湿度的降低而减少,表现为对土壤水分有明显的阈值反应。不同作物此阈值下限存在差异,高粱在大于田间持水量42%~45%的根层土壤湿度条件下,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基本维持恒定;谷子的这个指标在50%左右,冬小麦在60%左右。而夏玉米在所试土壤湿度范围内(20%~30%土壤体积含水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基本维持不变,而光合作用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而出现增加趋势。表明在这4种作物中,只有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维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而高粱具有比其它3种作物更强的适应土壤水分变动能力,从而比其它作物更抗旱和耐旱。
    泡泡刺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季节性聚态变化
    李卫华, 张承烈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83-288. 
    摘要 ( 2063 )   PDF (449KB) ( 88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分和氮磷水平对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银丽, 康绍忠, 山仑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89-292. 
    摘要 ( 2223 )   PDF (321KB) ( 14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盆栽试验数据,利用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Carbon-isotope discrimination △)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差异引起碳同位素分辨率较大变异,碳同位素分辨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Soil relative water content)的提高而提高,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条件下碳同位素分辨率最高。缺水时磷水平提高,碳同位素分辨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与碳同位素分辨率关系受土壤水分和养分水平的影响。缺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与碳同位素分辨率之间为负相关,充分供水下为正相关;在低氮水平下的关系不明显,施氮150kg·hm-2时相关性显著。

    淹水对玉米不定根形态结构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魏和平, 利容千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93-297. 
    摘要 ( 1948 )   PDF (962KB) ( 138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半干旱区春小麦不同年代品种根系生长冗余的比较实验研究
    张荣, 张大勇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298-303. 
    摘要 ( 1852 )   PDF (489KB) ( 124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半干旱区几个春小麦品种的籽实产量、根量与根茎比的关系。表明在开花期地方品种和尚头较之现代品种有更大的根量和根茎比。产量因降水条件而不同:极端干旱的1995年,大根系品种与现代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1996年,无论有、无灌溉条件,具较大根系的地方品种与现代品种的产量均最低(p<0.05),而根量与品种产量及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大根系品种在根系上存在着冗余,减少根系冗余可望成为半干旱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魏捷, 余辉, 匡廷云, 贲桂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04-307. 
    摘要 ( 2143 )   PDF (816KB) ( 131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研究了生长于青海高原3个海拔地带(2500m、3200m、3980m)的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体结构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2500m和3200m处叶绿体形状规则,分布在细胞边缘。3980m处叶绿体膨大变形,且分布在整个细胞当中。海拔升高,类囊体膜减少,膜垛叠程度减小。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结构差异较大,特点显著。随海拔升高,珠芽蓼叶绿体破坏程度增加。主要表现为类囊体膜肿胀、类囊体膜溶解和叶绿体破裂。许多破裂的叶绿体中残留有发达的基粒和大而多的淀粉粒。珠芽蓼叶绿体的这些结构特征,既是环境胁迫的结果,又是植物适应性的表现。
    盐胁迫下CO2加倍对春小麦一些光合功能的影响
    张其德, 温晓刚, 卢从明, 冯丽洁, 匡廷云, 张建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08-311. 
    摘要 ( 2303 )   PDF (357KB) ( 103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盐胁迫下CO2浓度加倍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青323光合色素含量和一些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春小麦叶片单位鲜重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叶绿体对光能的吸收能力,Mg2+对两个光系统(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以及荧光猝灭速率(△FV/T)。然而,CO2加倍有提高上述各参数的作用,表明高CO2浓度能减轻盐胁迫对光合功能的不利效应。

    气候变化情景下小兴安岭森林的模拟研究(英文)
    延晓冬, 符淙斌, Shugart H. H.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12-319. 
    摘要 ( 1816 )   PDF (561KB) ( 99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评价
    马克明, 傅伯杰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20-326. 
    摘要 ( 2377 )   PDF (638KB) ( 171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活动已将北京东灵山地区地带性原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破坏殆尽。本项研究基于植被图,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选择多种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多样性的角度进行了格局分析和破碎化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景观类型以次生林和灌丛为主,面积分布极不均衡,且多呈小面积零散分布。各森林类型的分布面积、周长和斑块数一般小于灌丛、草地和农田,且边界密度和斑块密度较高,显示出较高程度的破碎化。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和周长遵从分形规律,分形维数1.30,景观整体的斑块边界的褶皱程度较低。景观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景观组分的类型面积(2.262)<类型周长(2.435)<类型斑块数(2.675),均小于等概率情形(2.940)。上述结果均显示,该区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林窗模型BKPF模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对气侯变化的潜在反应
    陈雄文, 王凤友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27-331. 
    摘要 ( 2380 )   PDF (401KB) ( 107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分析
    周先叶, 王伯荪, 李鸣光, 昝启杰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32-339. 
    摘要 ( 2530 )   PDF (666KB) ( 186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chiai指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在演替恢复初期表现为无相关性,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为总体的正关联,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呈总体负关联,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在演替初期主要种对间尚未形成一定的种间关系,演替至混交林和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种间关系开始形成,但大多表现为直接的竞争关系,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同层树种间的种间结合或竞争和不同层种间的结合关系。
    邻体竞争对植物个体生长速率和死亡概率的影响:基于日本落叶松种群试验的研究
    张泽浦, 方精云, 菅诚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40-345. 
    摘要 ( 2047 )   PDF (438KB) ( 90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王政权, 张彦东, 王庆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46-350. 
    摘要 ( 2208 )   PDF (348KB) ( 12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两个树种苗木纯栽和混栽试验,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两树种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曲柳与落叶松混栽使水曲柳细根和粗根生物量比纯栽分别增加47%和46%,叶和茎生物量分别增加30%和48%,同时改变了水曲柳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比率,促进了水曲柳细根和叶协调生长。而混栽的落叶松细根和粗根生物量比纯栽分别减少19%和35%左右,叶和茎生物量减少22%和34%,但是落叶松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各生物量组分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混栽改变了水曲柳根系的空间分布和根系的形态,导致根系密度和根长度分别增加47%和34%,有利于水曲柳吸收较多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其竞争效率。落叶松起到改变土壤环境作用。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
    张峰, 上官铁梁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51-355. 
    摘要 ( 1962 )   PDF (410KB) ( 144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特征研究
    刘文杰, 李庆军, 张光明, 施济普, 白坤甲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56-361. 
    摘要 ( 2368 )   PDF (496KB) ( 9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水平差异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个大小不同林窗内温度垂直分布状况、相对湿度差别。结果表明:大林窗内温度、湿度、光照的日变化均比林内大;大林窗中央光照强度为林内的10倍以上,太阳总辐射量、净辐射量为林内的5倍以上,大林窗中央的蒸发耗热量大于林内,且均占各自净辐射的较大比例(70%~80%),干季大林窗内温度、湿度日变化比雨季剧烈,大林窗内具有两个加热层(幼苗冠层、地表),小林窗仅有一个加热层(幼树冠层),且前者的加热强度大于后者,相对湿度日变化则是大林窗内较剧烈。

    紫茎泽兰的化学互感潜力(英文)
    宋启示, 付昀, 唐建维, 冯志立, 杨崇仁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62-365. 
    摘要 ( 3862 )   PDF (297KB) ( 116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土壤种子库动态初探
    刘济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66-374. 
    摘要 ( 2229 )   PDF (650KB) ( 147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59种,其中19种主要植物已繁殖产生种子。群落每年以种子雨形式向种子库输入种子351.1粒·m-2,其中对群落更新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150.8粒·m-2。土壤种子库中活力种子丰富,共有41种2510.5~2646.8粒·m-2。种子库中活力种子的种类和数量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间种子库的差异主要在于现存植物活力种子的变化。土壤种子库每年输出活力种子171.9粒·m-2,其中萌发输出21.9粒·m-2,动物采食输出133.5粒·m-2,病菌危害引起的输出为3.2粒·m-2,种子自然衰老引起的输出为13.3粒·m-2。每年输出超过输入21.1粒·m-2。演替前期植物种子没有输入,只有缓慢输出,但没有萌发输出。
    简报
    攀援植物绞股蓝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
    何维明, 钟章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75-378. 
    摘要 ( 2539 )   PDF (285KB) ( 155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强度梯度,以研究攀援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幼苗对光梯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1)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总叶面积、比茎长、株高、分枝角度、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却增加;2)株高生长与相对生长速率成负相关;3)幼苗生物量分配对光梯度的反应不敏感。这些结果意味着绞股蓝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不同光环境具有可塑性,比茎长和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加有利于绞股蓝幼苗“寻找”到外界支持物。

    中国典型植被类型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李晓兵, 史培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79-382. 
    摘要 ( 3137 )   PDF (358KB) ( 202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983~1992年覆盖全国范围的、多时相的、NOAA/AVHRR的NDVI数字影像,结合我国160个基本标准气象站逐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对10年来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遥感特征参数NDVI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从北到南,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从东南到西北,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
    论坛
    对于作物生产的生态学思考
    张大勇, 姜新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  383-384. 
    摘要 ( 1904 )   PDF (193KB) ( 72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