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96年, 第3期
    刊出日期:1996-03-10
      
    论文
    内蒙古草原植物的生态替代及其对全球变化下草原动态的指示(英)
    李永宏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193-206. 
    摘要 ( 2215 )   PDF (682KB) ( 78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内蒙古草原区,从荒漠草原带到森林草原带,沿气候干燥度变化的方向调查了119个草原样地的植被与环境特征,依此定量分析了植被—环境关系。 根据表述环境因子取样质量的环境因子墒值及环境因子与出现频率最高的50个植物种间的平均相互信息,分析了所调查30个环境因子在决定植被组成中的作用优势度。结果表明,气候因子的影响是占绝对优势的,而地形和管理因子的作用是次一级的,或是地区性的。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其第一优势种关联极好,因而依群落第—优势种识别的植物群落类型是组成和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单位。基于植物种在降水和气温梯度上最适区域的计算及依此在植物降水-气温平面上的直接排序,揭示出广泛的草原植物在气候梯度上的生态替代。这种替代,尤其是包括针茅属(Stipa)植物在内的草原优势植物的替代,导致了针茅草原的生态替代。本研究也定量刻划了内蒙古主要草原植物群落的植被特征,及其在气候、土壤和人为影响梯度上的分布幅度和生态适宜区域。草原植物种和植物群落在气候和放牧梯度上的直接排序提供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后草原植被动态的可能图景。
    湖南省冷水江市大嵊山大气污染与马尾松衰亡
    严昌荣, 朱忠保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07-215. 
    摘要 ( 2375 )   PDF (492KB) ( 94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对湖南省冷水江市大嵊山大气污染与马尾松衰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在3个研究点上分别为1.00(对照)、1.76和2.23。而以林分密度、林分非衰亡率、针叶长度、针叶干重、马尾松平均高、平均胸径等因子计算出的林分外貌综合得分从173.9下降到143.5和132.5。在一年四季,马尾松针叶中叶绿素含量也是清洁区显著高于污染区,而叶绿素a/b值则是污染区的高,峰值较正常的提前。马尾松在受到大气污染作用后,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氮。根据树干解析发现大气污染对马尾松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并不表现出同步效应,对高生长的抑制有一个滞后现象,时间在2~3年。另外,大气污染对马尾松的结果影响很大,污染区的马尾松单株拥有球果数仅为清洁的25%,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马尾松材积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材积与综合污染指数的倒数有很好的关联性,关联度达到了0.773。
    降水中的PH值和金属元素在松柏混交林内变化动态
    刘云国, 片山幸土, 西村和雄, 中西麻美, 岗崎仁美, 安西孝雄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16-224. 
    摘要 ( 1908 )   PDF (459KB) ( 80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日本滋贺县大津市桐生自然保护区的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黑松(Pinus thunbergii)、扁柏(Chamaecypari sobtusa)混交林小流域为研究地,以若女自然保护区内荒山小流域为对照地。通过对两个小流域为期一年的定位观测研究,测定了林外降水、流出水、穿透水、树干流中的pH值、电导率、钾、钠等14种金属元素以及硅、硼非金属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松柏混交林生态系统和花岗岩发育形成的土壤对雨水的pH值和金属元素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松柏混交林生态系统对其影响大于荒山。此外,系统内大多数元素的收入大于支出,呈积累趋势。
    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光合特性研究
    师生波, 贲桂英, 韩发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25-234. 
    摘要 ( 2214 )   PDF (522KB) ( 10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光合、暗呼吸和土壤呼吸的研究表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在6月份接近平坦型,7、8月份呈午间降低型。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光合作用受较低的光合面积指数及冠层叶片的受光势态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光饱和现象,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相对于全日照光合有效辐射均较低,接近于单叶的光响应特性。裸露地面的土壤呼吸和植物与土壤体系的暗呼吸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土壤水分状况和降雨量也有密切联系。影响草甸群落光合特性的主要因素有:高原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较低的光合面积指数和植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所形成的草结皮层结构。
    香港芒萁群落养分的研究
    管东生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35-244. 
    摘要 ( 1866 )   PDF (476KB) ( 9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香港芒萁群落养分的分配、季节动态和循环。研究结果表明:(1)N、P、K浓度在活物质大于死物质,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2)植物的养分贮量是活物质大于死物质,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3)当年生芒萁地上部养分贮量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干物质生产率超过养分吸收率,使得N、P、K浓度由于生物量的增加而降低。(4)虽然芒萁群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大于其邻近的草地和灌木林,但其净第一性生产量中的N和P量却小于灌木林。(5)以土壤中的总N和总P来计算,生态系统中的N和P主要贮存于土壤库中,但以土壤有效K来计算,则有大约36%~50%的K贮存于植被中。(6)在研究期间,立枯体和死地被物中的N、P、K贮量逐渐增加,这表明在火灾后生态系统的立枯体和死地被物养分库有一个累积过程。(7)N、P、K通过枯枝落叶的归还量分别占它们在地上部净第一性生产量中的49.1%、30.8%和13.1%,而地上部净第一性生产量中的N和P的31.2%和46.6%来自于养分的内部循环。
    斑苦竹无性系生长与水分供应及其适应对策的研究
    刘庆, 钟章成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45-254. 
    摘要 ( 2167 )   PDF (527KB) ( 91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对混生型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a)移栽于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微生境中的野外实验,分析了斑苦竹的无性系生长对水分资源供应的形态可塑性反应和能量投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资源供应水平越高,斑苦竹无性系的总生物量越大,同时,无性系分株的数目越少,而个体增大。在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无性系的隔离者(地下根茎)长度和分株大小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而隔离者的节间长度则无明显差别。在低水分资源的生境中,斑苦竹无性系具有投资更多的能量于地下部分,尤其是根茎节间,从而伸长根茎,以获取资源的觅养生长对策;在高水分资源的生境中,其无性系的能量则主要投资于分株的生长。
    土壤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梁银丽, 陈培元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55-262. 
    摘要 ( 2534 )   PDF (469KB) ( 133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为40%~70%范围内,随着水分亏缺加重,小麦根系生长受到限制,根系比表面积(RA)、根水势(RΨw)明显降低,根呼吸(RP)作用加强,根长(RL)变短,根系干物重(RDW)减少;随着土壤水分趋于良好,RΨw明显增加,Rp作用显著降低,SRWC在54%~57%时RA最高,RDW在SRWC为55%~62%之间时最大,而SRWC在55%上下时RL达最长,表明土壤水分趋于轻度干旱有利根系下扎和RA的提高,土壤水分趋于良好有利于根量增长。氮磷营养对根系生理特性具有明显作用。磷营养可显著提高RA,RΨw,RL,RDW,降低Rp,在较为严重干旱条件下,磷对RA,RP,RΨw,RL的调节效果更好。氮素营养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调节效果与磷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土壤严重干旱,氮引起RΨw的明显下降,为负效应;轻度干旱氮对RΨw无明显作用;在水分良好条件下,氮对RΨw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果。氮营养可使Rp作用明显加强。随着SRWC的提高,增施氮肥可导致RDW的显著增加。小麦RL对氮的反应不敏感。磷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外,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可明显改善植株体内的水分关系,增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作物抗旱性。
    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的研究
    李德志, 秦艾丽, 杨茂林, 刘鹏飞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63-271. 
    摘要 ( 2004 )   PDF (457KB) ( 107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3个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几个主要树木种群的RA、RD、RF及IV值的比较分析以及种间联结系数的求算,较深入地研究了各主要树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种间联结星座图对此种关系作了较直观的反映。计算结果表明3个群落类型中大多数种对间都表现出正的或负的联结关系,然而通过X2检验,各种对间的联结关系均未达到极显著的程度,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741杨”扦插苗耐阴性的研究
    裴保华, 郭进起, 张素菊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72-278. 
    摘要 ( 2036 )   PDF (349KB) ( 8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黑色遮阴网遮光,研究了741杨嫩枝扦插苗的耐阴性。共设置全日照(对照)、全日照的24.5%、7.5%和2.5%等4种光量。研究了光强对叶生长、叶解剖构造、叶绿素含量、光-光合曲线、新梢生长和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741杨是一种喜光树种,在全日照下生长,其生物量等多项指标都高于各种遮光处理。741杨对24.5%光量有较强的适应补偿能力,其单片叶面积、新梢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叶柄长度等都超过对照,但生物量还是低于对照34.4%。7.5%光量处理已接近741杨的耐阴极限。741杨扦插苗不能长期在2.5%的光量下生活。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降雨对养分淋溶的影响
    甘健民, 薛敬意, 谢寿昌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79-284. 
    摘要 ( 2139 )   PDF (354KB) ( 104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在云南哀牢山生态站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进行了定位研究,根据1990~1992年所取得的观测资料,对林外大气降雨,林内雨及树干茎流的养分浓度,养分季节变化及养分贡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大气降雨对养分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N、P、K、Ca、Mg浓度在林外降雨、林内降雨及树干流中有很大的差异。其养分浓度和养分输入均为雨季>干季,且养分浓度除林外降雨中N浓度外,均表现树干茎流>林内雨>林外降雨。此外,对降雨和淋溶作用对林地养分物质输入的贡献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海南岛兴降地区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微量元素
    何和明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  285-291. 
    摘要 ( 2166 )   PDF (370KB) ( 78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海南兴隆地区12种不同类型药用植物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Ax)及其含量水平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科、属、种植物对同一元素的吸收量差异显著,以Mg>Al>Fe>Mn>Zn>Cu为序;同属不同品种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各有差别,海南槟榔(Ax 0.30×10-6、12.51×10-6)>泰国槟榔(Ax 0.29×10-6、11.59×10-6)>云南槟榔(Ax 0.27×10-6、11.56×10-6),元素间吸收量相比以Mo>Zn>Cu>Mn>Ni为例;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微量元素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例如巴戟天的含量以根(218.48×10-6)>叶(115.19×10-6)>茎(113.02×10-6)。植物与土壤中元素含量消长变化关系密切,相比之下,植物中Fe、Mn、Zn含量均高于Cu、Pb、Ni。绞股蓝(189.26)>巴戟天(169.04)>益智(161.70)>槟榔(155.88)。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