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15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15-07-01

    长江口潮滩先锋植物——莎草科群落景观, 主要包括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藨草(S. triqueter)、糙叶薹草(Carex scabrifolia)等。其中, 海三棱藨草是中国特有盐沼植物, 仅集中分布于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滩涂湿地, 目前正面临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潮滩侵蚀、人为干扰等多种威胁, 种群面积锐减。丁文慧等对崇明东滩南部盐沼植物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期704–716页)。(丁文慧摄)

      
    研究论文
    基于年降水、生长季降水和生长季蒸散的高寒草地水分利用效率
    米兆荣, 陈立同, 张振华, 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649-660.  doi:10.17521/cjpe.2015.0062
    摘要 ( 1786 )   全文 ( 82 )   PDF (814KB) ( 163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分利用效率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水循环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以前研究青藏高原的水分利用效率多基于年降水量(AP)来分析, 但植物对水分的利用主要在生长季。该研究采用以AP、生长季降水量(GSP)和生长季蒸散量(ETgs)分别计算的年降水利用效率(PUEa)、生长季降水利用效率(PUEgs)和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WUEgs), 分析了2000-2010年间青藏高原两种主要植被类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PUEaPUEgsWUEgs的差异及其与降水量、蒸散量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 (1)高寒草甸的PUEaPUEgs均大于高寒草原, 但两种草地类型的WUEgs无显著差别, 这说明两种草地类型可能存在相似的内在的水分利用效率。(2)从年际动态来看, PUEaPUEgs的波动范围相似, 而WUEgs的波动范围更大, 说明以蒸散为依据的WUEgs可能比PUEaPUEgs更敏感, 因而可能更好地反映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能力。(3)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PUEaPUEgsWUEgs分别与APGSPETgs呈单调递减趋势, 表明3种水分利用效率均随降水量或蒸散量的增加而降低。高寒草原的3种水分利用效率中仅WUEgs随着气温的增加而增加, 而高寒草甸的3种水分利用效率均与气温无显著关系, 这说明相比高寒草甸, 高寒草原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气温更加敏感。
    阴天和晴天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
    初小静, 韩广轩, 邢庆会, 于君宝, 吴立新, 刘海防, 王光美, 毛培利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661-673.  doi:10.17521/cjpe.2015.0063
    摘要 ( 1061 )   全文 ( 72 )   PDF (772KB) ( 202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引起的阴天和晴天会对局地的微气候环境产生综合效应, 影响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 同时引起环境因子的变化, 最终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产生影响。该文通过涡度相关系统以及微气象梯度观测系统, 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NEE以及环境要素进行了观测。在自然条件下选择12对相邻阴天和晴天数据, 在生物要素(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以及养分特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揭示了阴天和晴天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NEE的光响应和温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12对阴天和晴天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动态均呈“U”型曲线, 但阴天NEE的变幅较小。晴天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NEE的日均值显著高于阴天(p < 0.01)。阴天和晴天湿地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均呈直角双曲线关系, 但晴天条件下, 最大光合速率(Amax)显著大于阴天(p < 0.01), 同时白天生态系统呼吸(Reco,daytime)也显著大于阴天(p < 0.01)。不论阴天还是晴天, Reco,daytime与气温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晴天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 (5.5)远大于阴天(1.9)。阴天和晴天昼间PAR差值以及气温差值对NEE差值的协同影响达到63%。

    不同来源可溶性有机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万菁娟, 郭剑芬, 纪淑蓉, 任卫岭, 司友涛, 杨玉盛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674-681.  doi:10.17521/cjpe.2015.0064
    摘要 ( 854 )   全文 ( 96 )   PDF (367KB) ( 123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室内培养法, 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鲜叶及凋落叶浸提得到的可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组成和化学性质差异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后, 土壤CO2瞬时排放速率在培养第1天内均显著高于对照(添加去离子水) (p < 0.05), 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1.5% (添加杉木鲜叶DOM)、12.8% (添加米槠鲜叶DOM)、61.0% (添加杉木凋落叶DOM)和113.3% (添加米槠凋落叶DOM), 但培养5天后, 分别下降到对照的24.1%、8.3%、14.6%和13.2%, 随后逐渐趋于平稳。单次添加外源DOM到土壤中, 引起土壤CO2排放速率增加的强度较大, 但持续时间短暂。培养31天时, 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均对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p < 0.05), 而在培养59天时, 添加杉木鲜叶和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添加米槠鲜叶和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 但添加相同树种鲜叶与凋落叶DOM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培养结束后, 添加杉木鲜叶DOM和杉木凋落叶DOM后增加的土壤碳排放量, 分别是外源添加可溶性有机碳量的1.76倍和2.56倍, 而添加米槠鲜叶DOM和米槠凋落叶DOM后增加的土壤碳排放量只占外源添加可溶性有机碳量的22.5%和50.0%, 表明单次添加不同来源的DOM对土壤总有机碳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桂西北喀斯特森林植物-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曾昭霞, 王克林, 刘孝利,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张浩, 杜虎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682-693.  doi:10.17521/cjpe.2015.0065
    摘要 ( 1909 )   全文 ( 59 )   PDF (435KB) ( 265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明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重建背景下, 森林植物、凋落物与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该文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域3个原生林群落和3个自然恢复28年的次生林群落, 研究其“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内在关联。结果表明: 1)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和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以及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和黄荆(Vitex negundo) 6种植物的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21.2、1.2 mg·g-1; 凋落物C、N、P平均含量分别为396.2、12.7、0.9 mg·g-1, 而表层土壤(0-10 cm) C、N、P平均含量分别为92.0、6.35和1.5 mg·g-1。2)原生林N再吸收率(平均值为42.7%)高于次生林(平均值为36.5%), P再吸收率(20.4%)显著低于次生林(32.3%) (p < 0.05); 6个森林群落N的再吸收率均大于P的再吸收率。3)不同群落凋落物的C:N值差异不显著, 原生林植物的C:N值小于次生林、土壤C:N显著大于次生林; 原生林土壤C:P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 植物与凋落物C:P小于次生林; 原生林凋落物与土壤N:P值小于次生林, 植物N:P比平均值均为17.4。4)研究区典型森林群落植物中N和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植物C:N与N:P、C:P与N:P比值均无明显相关关系; 经过对数变换后的土壤C:N与N: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凋落物的C:P与N: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集成高分辨率UAV影像与激光雷达点云的亚热带森林林分特征反演
    许子乾, 曹林, 阮宏华, 李卫正, 蒋圣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694-703.  doi:10.17521/cjpe.2015.0066
    摘要 ( 1452 )   全文 ( 48 )   PDF (586KB) ( 203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集成高分辨率无人机(UAV)影像和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估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林分基本特征变量。首先, 基于LiDAR点云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构建林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 然后利用UAV影像对序列构建植被冠层上层三维点云, 并借助DEM进行高度信息归一化, 提取高度和冠层点云密度相关的特征变量; 最后, 构建预测模型并估算Lorey’s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蓄积量。结果表明: 联合提取的特征变量与Lorey’s高的敏感性最高, 蓄积量次之, 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最低; 利用UAV灵活快速的手段获取森林冠层信息, 辅以高精度LiDAR数据获取的地形信息, 两者互补实现一种可重复的快速、廉价和灵活的林分特征的反演方式。

    崇明东滩南部盐沼植被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文慧, 姜俊彦, 李秀珍, 黄星, 李希之, 周云轩, 汤臣栋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04-716.  doi:10.17521/cjpe.2015.0067
    摘要 ( 1245 )   全文 ( 103 )   PDF (916KB) ( 385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崇明东滩南部滩面高程、土壤盐度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高程整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盐度东北高、西南低, 两者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文围绕崇明东滩南部主要植被类群及其空间分布, 探讨了土壤盐度、潮滩高程两大环境因子与植物种群分布的对应关系。基于2013年夏、秋季植被空间网格采样和空间插值, 分析了东滩南部植物的空间分布现状, 发现不同植物类群在高程和土壤盐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 0.01)。高程差异: 莎草科类群主要分布于高程区间2.93-4.07 m的低潮滩, 禾本科主要集中分布在高程3.13-4.31 m的中、高潮滩; 盐度差异: 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优势种群植被覆盖区表层30 cm的平均土壤盐度为(3.2 ± 0.6) g·kg-1, 显著高于其他类群植物分布区的平均土壤盐度(2.0 ± 0.3) g·kg-1 (p < 0.01)。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兼先锋种——海三棱藨草, 分布高程介于2.53-3.97 m, 而互花米草能适应海三棱藨草80%的高程区间, 两者在高程上存在竞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 研究区域中近90%的海三棱藨草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 土壤盐度范围为1.6-4.5 g·kg-1, 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能较好地适应该空间内的盐度胁迫, 两种植物在此交替出现。但是在高程和土壤盐度的综合作用下, 互花米草的生长状况更好, 因此该区的海三棱藨草很可能会被互花米草逐步取代。对各类群植被分布和优势面积的研究发现, 海三棱藨草总分布面积为294 hm2, 优势群落面积120 hm2, 海三棱藨草仅占莎草科植物总优势面积的15.7%,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 在6种主要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互花米草、糙叶薹草(Carex scabrifolia)、藨草(Scirpus triqueter)、海三棱藨草)中比重最小, 这给保护区内海三棱藨草种群的恢复和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与月际动态
    姚杰, 闫琰, 张春雨, 邳田辉, 赵秀海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17-725.  doi:10.17521/cjpe.2015.0068
    摘要 ( 724 )   全文 ( 106 )   PDF (362KB) ( 170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吉林省蛟河42 hm2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 在样地内选取224个1 m × 1 m幼苗监测小样方, 基于2013年6至8月每月中旬的幼苗监测数据, 对乔木幼苗物种组成、数量特征、月际动态及幼苗与同种大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该群落共调查到乔木树种幼苗16种。物种组成在6月和7月间变化不大, 但与8月差异较大。物种组成在各样方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不同种幼苗出现的样方数为1-159。(2) 6月至8月, 幼苗个体从1722株减少到1214株, 降幅达29.5%。不同种幼苗在个体数量上变异较大, 个体数超过100的幼苗有色木槭(Acer mono)、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紫椴(Tilia amurensis)和东北槭(Acer mandshuricum), 四者个体数之和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84.26%; 不同种幼苗密度变异性较大, 只有色木槭、水曲柳、紫椴和东北槭密度大于1株·m-2, 其他种幼苗密度均较低。(3)新生幼苗更新、死亡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与月际间差异, 7月新生幼苗总体死亡率(48.9%)显著高于8月(28.3%); 整个调查季(6-8月), 新生幼苗总体死亡率(40.56%)明显高于多年生幼苗(7.34%)。就幼苗更新情况而言, 该研究群落一年中更新主要集中在6月。(4)色木槭、紫椴、杉松(Abies holophylla)幼苗的密度与同种成年个体的胸高断面积之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06、0.013、0.037), 表明三者幼苗密度随周围母树多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物种幼苗密度与同种个体数目或同种胸高断面积之和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天然毛竹林竞争空间关系分析
    陈永刚, 汤孟平, 杨春菊, 马天午, 王礼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26-735.  doi:10.17521/cjpe.2015.0069
    摘要 ( 1015 )   全文 ( 106 )   PDF (571KB) ( 167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天目山天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为研究对象, 在毛竹林样地测量和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方法, 从天然毛竹林生存竞争的微观视角, 研究毛竹林生存竞争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竞争强度与毛竹密度和年龄的关系、竞争强度各向异性及与其所在样地坡向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 毛竹林竞争呈现出空间自相关的特征, 竞争强度呈现出高与高、低与低集聚生长的特点; 天然毛竹林的空间分布密度与竞争强度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高强度竞争区域的毛竹密度显著大于低强度竞争区域的密度; 年龄在不同竞争强度区域的分布具有差异, 分布在低强度竞争区域上的毛竹年龄显著低于中、高强度竞争区域的年龄; 生长在中、高强度竞争区域上的毛竹年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天然毛竹林竞争强度呈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且与其所在坡向相互垂直, 垂直于坡向方向上的竞争强度高于平行于坡向方向的竞争强度。通过研究表明, 空间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研究天然毛竹林的生长规律, 为毛竹的合理经营与采伐提供指导意义。

    北京市26种落叶阔叶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
    范舒欣, 晏海, 齐石茗月, 皮定均, 李雄, 董丽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36-745.  doi:10.17521/cjpe.2015.0070
    摘要 ( 1358 )   全文 ( 111 )   PDF (526KB) ( 210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适用于北京市的具有优良滞尘能力的绿化物种, 提高城市植被滞尘效应, 选取北京市园林绿化应用最广泛的26种落叶阔叶树种, 应用质量差值法, 于2014年夏季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测定, 计算单叶滞尘量与单株滞尘量, 并对树种滞尘能力进行了相应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选择不同的滞尘量计量单位, 树种滞尘量排序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对26种北京市常用落叶阔叶树种从叶片、植株与综合滞尘能力三个方面的聚类分析均可得到相应的分类, 各类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滞尘能力水平。研究分析认为, 植物滞尘能力与其叶表特征、滞尘方式、株型结构、整株叶量及所处环境含尘量等密切相关, 评价树种滞尘能力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芦芽山不同海拔白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动态
    王彪, 江源, 王明昌, 董满宇, 章异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46-752.  doi:10.17521/cjpe.2015.0071
    摘要 ( 1048 )   全文 ( 86 )   PDF (333KB) ( 132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山林线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但林线形成机制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为了检验高山林线形成是由碳限制还是生长限制决定, 并探讨林线树种适应高山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 选择山西省吕梁山脉北端芦芽山, 沿3个海拔梯度测定了林线树种白杄(Picea meyeri)各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含量。结果表明: 白杄总体及各组织NSC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林线树木不存在碳限制; 白杄NSC源、汇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源-汇比在3个海拔之间没有差异, 表明源-汇平衡关系对海拔的适应性, 林线树木碳源活动没有受到限制; 各组织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值随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 说明树木生长的环境越寒冷, 树木组织中表现出越明显的保护策略, 也可能暗示林线区域的树木更多地受到生长限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生长限制”假说。

    研究论文
    舌瓣鼠尾草退化杠杆雄蕊的相关花部特征及传粉机制
    黄艳波, 魏宇昆, 王琦, 肖月娥, 叶喜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53-761.  doi:10.17521/cjpe.2015.0072
    摘要 ( 2611 )   全文 ( 109 )   PDF (532KB) ( 216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杠杆状雄蕊是鼠尾草属(Salvia)物种形成的关键性状, 背部杠杆传粉模式作为该属植物与传粉者精确互作的经典案例被广泛深入研究, 但是在该属物种中还存在许多非典型的杠杆结构和传粉模式。雄蕊结构及其与传粉者互作的多样性, 使得鼠尾草属成为研究植物传粉模式转变的模式材料, 舌瓣鼠尾草(S. liguliloba)即是一种具非典型的退化杠杆状雄蕊结构和传粉特征的代表性物种。该文着重对舌瓣鼠尾草的花器官结构和传粉特征进行研究, 并与具有短药隔杠杆的毛地黄鼠尾草 (S. digitaloides)做比较分析, 以期揭示退化杠杆可能的进化选择压力及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 舌瓣鼠尾草具有较短的花冠、更窄的冠筒和较短的雄、雌蕊(p < 0.05)。退化萎缩的雄蕊下臂, 冠筒内的狭小空间限制了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推动雄蕊做杠杆状运动, 而是靠近花药直接利用头部完成授粉。相比经典的杠杆状雄蕊结构及其传粉过程, 小型花冠和退化杠杆雄蕊是对专一性和活跃度较高传粉昆虫的适应, 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进化途径和繁殖策略。

    美丽箬竹水分生理整合的分株比例效应——基于叶片抗氧化系统与光合色素
    胡俊靖, 陈双林, 郭子武, 陈卫军, 杨清平, 李迎春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62-772.  doi:10.17521/cjpe.2015.0073
    摘要 ( 930 )   全文 ( 85 )   PDF (539KB) ( 114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理整合是克隆植物实现资源共享, 增强对异质生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 水分生理整合是克隆植物最为重要的生理整合, 解析竹子水分生理整合特征对于竹林水分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分株地下茎相连的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盆栽苗为试验材料, 设置2个盆栽基质相对含水率(高水势(90% ± 5%)和低水势(30% ± 5%))和5个分株比例(1:3、1:2、1:1、2:1、3:1, 高水势分株与低水势分株数量比值, 地下茎相连的分株总数12株)处理。处理后15、30、45、60天分别取不同处理的克隆分株成熟叶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色素含量, 分析基于分株比例的美丽箬竹水分生理整合方向、强度和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异质水分条件下, 美丽箬竹分株间存在着从高水势供体分株向低水势受体分株进行水分转移的生理整合作用, 并随着分株比例的增大, 整合强度增强, 受体分株获益提高, 供体分株耗损增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处理前期分株间水分生理整合强度增强, 处理后期整合强度减弱, 反映出供体分株与受体分株间耗-益在时间序列上是有变化的, 处理前期耗-益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克隆系统分株比例对竹子水分生理整合有重要影响, 分株间水分梯度差是水分传导的潜在驱动力, 决定水分生理整合方向、强度和效率的是分株间水分供需关系。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