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DOI: 10.17521/cjpe.2024.0383
• • 下一篇
陈刚刚,朱思洁,郭亮娜,付芳伟,刘昱灼,李江荣
收稿日期:
2024-10-26
修回日期:
2025-03-11
出版日期:
2025-06-20
发布日期:
2025-03-21
Gang-Gang CHEN1,Si JieZHU2,Liang NaGUO2,Fang WeiFU2,Yu ZhuoLIU2,Jiang RongLI2
Received:
2024-10-26
Revised:
2025-03-11
Online:
2025-06-20
Published:
2025-03-21
摘要: 通过探究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山树线上优势树种方枝柏及雪层杜鹃灌木在不同互作强度下的植物体地上-地下养分分配策略,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持。本研究以色季拉山高山树线方枝柏群落(盖度60%)、以方枝柏为主的群落(盖度20%)、以雪层杜鹃为主的群落(盖度56%)、雪层杜鹃群落(盖度75%)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8月采集4种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的叶、根及树冠范围内的土壤,测定所得样品的养分元素含量,通过生态化学计量及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PLS-PM)分析不同互作强度下的方枝柏、雪层杜鹃地上-地下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进而明确色季拉高山树线地区两种优势乔灌植物在不同互作强度下的养分策略差异。结果显示:(1)方枝柏群落叶片C高于以方枝柏为主的群落,N、P、K含量则反之;方枝柏群落根系C含量低于以方枝柏为主的群落,N、P、K含量则反之。以雪层杜鹃为主的群落叶片C、K含量高于雪层杜鹃群落,N、P含量则反之;以雪层杜鹃为主的群落根系C、N含量高于雪层杜鹃群落,P、K含量则反之;四种植物群落叶片C、N、P、K含量远高于根系,这是由于植物其他器官的营养库将养分输送给叶片用以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致。(2)与方枝柏群落相比,以方枝柏为主的群落更偏好将养分输送至叶片而这种养分策略属激进类型;与雪层杜鹃群落相比,以雪层杜鹃为主的群落则将养分更多的输送至根系,这种养分策略显得较为保守,同时研究区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存在正向作用机制。
陈刚刚 朱思洁 郭亮娜 付芳伟 刘昱灼 李江荣. 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山树线乔灌地上-地下养分分配策略.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 DOI: 10.17521/cjpe.2024.0383
Gang-Gang CHEN Si JieZHU Liang NaGUO Fang WeiFU Yu ZhuoLIU Jiang RongLI.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nutrient allocation strategies for trees and shrubs at alpine treeline in the Sygera Mountains of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 DOI: 10.17521/cjpe.2024.0383
[1] | 陈龙 郭柯 勾晓华 赵秀海 马泓若. 祁连圆柏林群落组成及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植被): 0-0. |
[2] | 张竟文 李晶 王汝苗 王贺年 崔丽娟. 不同纬度滨海湿地植物根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0. |
[3] | 王娟 张登山 肖元明 裴全帮 王博 樊博 周国英. 长期围封后高寒草原植物根系分泌物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
[4] | 姚博, 陈云, 曹雯婕, 龚相文, 罗永清, 郑成卓, 王旭洋, 王正文, 李玉强. 呼伦贝尔退化沙地植被-土壤碳氮磷互馈关系及微生物驱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59-73. |
[5] | 张辉, 赵赟鹏, 刘晓琛, 郭增鹏, 胡国瑞, 冯彦皓, 马妙君.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变化及其在植物群落更新中的潜在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74-82. |
[6] | 李天琦, 曹继容, 柳小妮, 田思惠, 兰波兰, 邱颖, 薛建国, 张倩, 褚建民, 张淑敏, 黄建辉, 李凌浩, 王其兵.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酶化学计量与限制性养分对放牧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9-29. |
[7] | 姚宝辉, 王蓉, 谈昭贤, 张妍, 王义弘, 王苏芹, 周华坤, 曲家鹏. 艾美耳球虫投放对高原鼠兔及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99-210. |
[8] | 王燕, 张全智, 王传宽, 郭万桂, 蔺佳玮. 恢复方式对东北东部森林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943-954. |
[9] | 张文瑾, 佘维维, 秦树高, 乔艳桂, 张宇清. 氮和水分添加对黑沙蒿群落优势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90-600. |
[10] | 董劭琼, 侯东杰, 曲孝云, 郭柯. 柴达木盆地植物群落样方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534-540. |
[11] | 肖兰, 董标, 张琳婷, 邓传远, 李霞, 姜德刚, 林勇明. 渤海无居民海岛主要植被类型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127-134. |
[12]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13] | 刘聪聪, 何念鹏, 李颖, 张佳慧, 闫镤, 王若梦, 王瑞丽. 宏观生态学中的植物功能性状研究: 历史与发展趋势[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21-40. |
[14] | 李冰, 朱湾湾, 韩翠, 余海龙, 黄菊莹. 降水量变化下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310-1321. |
[15] | 李兆光, 文高, 和桂青, 徐天才, 和琼姬, 侯志江, 李燕, 薛润光. 滇西北藜麦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物候期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724-73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