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Vol. 49 ›› Issue (7): 0-.DOI: 10.17521/cjpe.2024.0434
• • 下一篇
张斌, 张浩成, 乔天, 许亚男, 李雪芹, 冯美臣, 张美俊
收稿日期:
2024-12-04
修回日期:
2025-04-07
出版日期:
2025-07-20
Zhang Bin, Zhang Haocheng, Qiao Tian, Xu Yanan, Li Xueqin, Feng Mei-Chen
Received:
2024-12-04
Revised:
2025-04-07
Online:
2025-07-20
摘要: 【目的】植物营养成分积累与植物生存和产量密切相关,从植物各器官营养成分变化角度探求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干旱胁迫植物的调控,可为运用AMF增强植物抗旱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盆栽种植燕麦 (Avena sativa)品种‘坝莜1号’,设置两个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75%和55%),并分别设接种AMF和未接种。在燕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取样测定侵染率,各器官NSC及C、N、P含量;成熟期测定燕麦籽粒产量。 【主要结果】干旱胁迫接种AMF,AMF侵染率,燕麦株高、根冠比显著增加,籽粒产量显著提高13.31%,生长指标和产量提高的幅度高于正常供水接种AMF提高的幅度;茎、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根、茎、叶C、N、P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对叶P含量影响最大;极显著提高叶C:N,降低叶N:P。叶可溶性糖和茎C、根N含量分别是解释遭受干旱胁迫和接种AMF时引起燕麦生长及籽粒产量变化的重要调节指标。以上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AMF,通过增加AMF侵染率,协同提高燕麦器官可溶性糖,C、N、P含量,并调节叶C:N和N:P,增强燕麦抗旱性,提高燕麦籽粒产量。
张斌, 张浩成, 乔天, 许亚男, 李雪芹, 冯美臣, 张美俊. 接种AMF对干旱胁迫燕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2025, 49(7): 0-. DOI: 10.17521/cjpe.2024.0434
Zhang Bin, Zhang Haocheng, Qiao Tian, Xu Yanan, Li Xueqin, Feng Mei-Chen. Effect of AMF inoculation on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and C, N and P stoichiometry in oat under drought stres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7): 0-. DOI: 10.17521/cjpe.2024.0434
[1] | 龙吉兰, 蒋铮, 刘定琴, 缪宇轩, 周灵燕, 冯颖, 裴佳宁, 刘瑞强, 周旭辉, 伏玉玲. 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17-827. |
[2] | 刘建新, 刘瑞瑞, 刘秀丽, 贾海燕, 卜婷, 李娜. 外源硫化氢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光合碳代谢的调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3): 374-388. |
[3] | 陈图强, 徐贵青, 刘深思, 李彦. 干旱胁迫下梭梭水力性状调整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07-1421. |
[4] | 周洁, 杨晓东, 王雅芸, 隆彦昕, 王妍, 李浡睿, 孙启兴, 孙楠. 梭梭和骆驼刺对干旱的适应策略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64-1076. |
[5] | 刘丽燕, 冯锦霞, 刘文鑫, 万贤崇. 干旱胁迫对转PtPIP2;8基因84K杨苗木光合、生长和根系结构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6): 677-686. |
[6] | 徐丽娇, 郝志鹏, 谢伟, 李芳, 陈保冬. 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跨膜H +和Ca 2+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7): 764-773. |
[7] | 王曦,胡红玲,胡庭兴,张城浩,王鑫,刘丹. 干旱胁迫对桢楠幼树渗透调节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及施氮的缓解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2): 240-251. |
[8] | 罗丹丹, 王传宽, 金鹰. 植物水分调节对策: 等水与非等水行为[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9): 1020-1032. |
[9] | 岑宇, 刘美珍. 凝结水对干旱胁迫下羊草和冰草生理生态特征及叶片形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1): 1199-1207. |
[10] | 郑成岩, 邓艾兴, LATIFMANESHHojatollah, 宋振伟, 张俊, 王利, 张卫建. 增温对青藏高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0): 1060-1068. |
[11] | 郭瑞, 周际, 杨帆, 李峰, 李昊如, 夏旭, 刘琪. 拔节孕穗期小麦干旱胁迫下生长代谢变化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12): 1319-1327. |
[12] | 安东升, 曹娟, 黄小华, 周娟, 窦美安. 基于Lake模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甘蔗苗期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4): 398-406. |
[13] | 厉广辉, 万勇善, 刘风珍, 张昆. 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不同花生品种的光合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7): 729-739. |
[14] | 黄彩霞, 柴守玺, 赵德明, 康燕霞. 灌溉对干旱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12): 1333-1344. |
[15] | 刘芳,左照江,许改平,吴兴波,郑洁,高荣孚,张汝民,高岩. 迷迭香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J].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5): 454-46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