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不同载畜率下瓣蕊唐松草的生长和繁殖对策
乔丽青, 田大栓, 万宏伟, 宝音陶格涛, 潘庆民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 (8): 878-887.   DOI: 10.3724/SP.J.1258.2014.00082
摘要   (790 HTML102 PDF(pc) (12661KB)(1005)  

放牧是内蒙古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而草原植物在不同放牧压力下的生长和繁殖策略是它们与有蹄类动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为了了解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的生长和繁殖策略如何响应载畜率的变化, 作者依托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站的大型放牧实验平台, 从种群、个体和器官三个组织水平上研究了该物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1)在种群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减少了生殖株丛数或不进行有性生殖生长。该实验条件下, 载畜率每hm 2 7.5只羊(夏季)是瓣蕊唐松草不再进行生殖生长的阈值; 2)在个体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降低了株高和个体生物量, 减少了生殖枝、花朵和种子等生殖器官的数量。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生殖分配的调节从依赖于植株个体大小向不依赖于植株个体大小转变。3)在器官水平上, 随着载畜率的增加, 瓣蕊唐松草减少了生殖枝的花朵负荷, 提高了单粒质量。籽粒数量和籽粒质量之间的权衡是瓣蕊唐松草应对放牧干扰的重要机制。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6 不同载畜率下瓣蕊唐松草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平均值±标准误差, n = 50)。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 显著。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图6显示, 放牧干扰导致瓣蕊唐松草生物量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与对照区47%的生殖分配相比较, 有生殖株丛出现的3个放牧区生殖分配平均仅为28%, 但3个载畜率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