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91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2-10
      
    论文
    西藏阿里植物群落的间接梯度分析、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01-113. 
    摘要 ( 2564 )   PDF (777KB) ( 13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对西藏阿里地区163个植物群落样地资料进行的多元分析——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给出了该地区植被的基本类型、生态梯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基本分析方法包括3个步骤:1)通过无倾向对应分析(DCA)的两个排序向量揭示了阿里植被的两个主要生态梯度;2)由该梯度的二维散点图及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分别产生非等级制与等级制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3)以多元回归分析将排序值与环境及地理参数相联系而给出各类型的环境指标——定量环境解释。分析表明,阿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主要取决于热量与湿度梯度,前者可通过地理参数,后者则通过土壤特征的数学表达式来定量地确定。两梯度包含的类型、种类与生境差异颇大,由低山暖性荒漠直到高山冰缘植被,从隐带性沼泽与盐生草甸到高原地带性荒漠与草原均各得其位,各有其值。表明该数量分析法对于处理高度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生态信息是十分有效的。
    几种红树植物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研究
    林鹏, 林光辉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14-120. 
    摘要 ( 2647 )   PDF (419KB) ( 90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和热值含量的变化。在海南琼山沿海不同种红树植物之间,随叶灰分含量增加(7.11—9.8%)而干重热值减少(20.62—18.87kJ/g),但去灰分热值变化不大,在21.5kJ/g左右。同一种秋茄植物,在纬度较低(低于24˚N)的地区,叶灰分含量较低,干重热值较高;在纬度较高时(高于24˚N)则相反。秋茄幼树(1—7龄间)随年龄增长灰分含量下降,干重热值提高,而去灰分热值变化不大。热值季节变化中,夏秋较高,冬春较低。
    GM(1,N)模型对生物系统应用的研究
    高琼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21-128. 
    摘要 ( 2359 )   PDF (447KB) ( 8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灰色系统理论的GM(1,N)模型已被广泛地用于生态,农业、林业等与生命现象有关的系统的分析和处理。但GM(1,N)本质上是一线性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由于个体和种群的发展均受个体和种群间对有限资源竞争的限制,一般地说线性假设不能成立。本文对GM(1、N)在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丁系统线性度,系统非线性显著度的概念、定义和具体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N)模型的适用标准。将这一标准施用于计算机模拟的非线性程度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果说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表征的度量标准基本准确。另外,本文对GM(1,N)中的参数拟合略有改进,新方法在计算上有合理。省时等特点。
    用数值分类系统探讨浙江九龙山植被类型的划分
    周秀佳, 鲍显诚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29-140. 
    摘要 ( 1899 )   PDF (630KB) ( 94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九龙山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北纬28˚21′,东经118˚52′。土地面积约75km2。主峰海拔1724m。植物种类丰富,初步统计约有种子植物143科、584属、1149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组成为主。本文用数值分类NTS专用软件在IBM—PC型计算机进行数值分类。主要有6个植被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针叶林和竹林。常绿阔叶林为本区地带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本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
    侯天侦, 梁远强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41-150. 
    摘要 ( 2467 )   PDF (518KB) ( 103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梭梭林中梭梭柴等7个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包括其光合和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气孔状况、光合产物的分配及初级生产力、水分利用效率等,发现荒漠树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9月梭梭柴的平均光合强度为8.02CO2mg/g,干重·h,它接近于中生树种新疆杨同期光合强度的平均值(8.39);白梭梭的蒸腾系数为250.12mg水/g干重,约是新疆杨蒸腾系数(502.45)的一半。荒漠树种的高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它们长期适应高温干旱生态环境的结果。荒漠梭梭林通常仅作为薪炭林,这对光合产物的利用是很不经济合理的,需要改进。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柽柳(Tamarix spp.)群落的侵移与更新研究
    黄培右, 姚晓玲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51-158. 
    摘要 ( 1914 )   PDF (533KB) ( 133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柽柳(Tamarix spp.)在荒漠的非河岸区自然侵移现象已被发现。生长季偶发大雨引起暂时性积水,在土层结构和种源的适当配合下,有可能引起柽柳的自然发生过程。这种机遇较少出现。故实生苗群数量较少,年龄结构亦非连续性。但植丛寿命长,在漫长生活周期中,这种机遇终将出现,如无人为因素干扰,这类植丛将能持续地补充幼体而实现更新。
    滇中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
    刘文耀, 刘伦辉, 郑征, 荆桂芬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59-167. 
    摘要 ( 2217 )   PDF (568KB) ( 109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滇中地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冠流和茎流量,地表水土流失量,林地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雨水、冠流、茎流和地表迳流中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并分析比较了针、阔两类森林调节和涵养水分的作用和降水中林冠养分的淋溶、迁移特点,对了解滇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的研究,对本区森林资源的保护,林业的合理经营,均有重要意义。
    高寒矮嵩草草甸禾草种群的生长发育节律及环境适应性
    王启基, 周兴民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68-176. 
    摘要 ( 2083 )   PDF (552KB) ( 12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中草质优良,并在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的7种禾草为对象,研究了它们的生长发育节律、干重季节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表明:7种禾草在矮嵩草草甸中的分布格局属非随机性的集中分布(Aggregated dispersal)。它们的生长发育节律和干重季节变化具明显的差异。单株分蘖数自返青开始随降水量、日照和≥3℃积温的增加而增加,到孕穗初期为最大。禾草种群生长发育的低温临界值为3℃。地上部分干重的积累与生长发育节律、≥5℃、≥10℃的积温,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生殖枝株高与≥10℃的积温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矮嵩草草甸禾草种群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P<0.01),其次是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P<0.01) 。
    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非破坏性估测方法的探讨
    张玉勋, 李建东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77-182. 
    摘要 ( 2302 )   PDF (360KB) ( 81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草群落的高度和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存在良好的复相关关系(R=0.9316),所获多元回归方程可用于该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估测。通过对羊草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群落植冠红光(0.63—0.69μm)和近红外辐射(0.76—0.90μm)反射率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些群落的光谱反射率比IR、IR/R和VI与地上生物量呈高度的指数相关关系,其中由VI和IR/R所获各群落不同生长时期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的估测效果较好。
    哀牢山木果石栎林种群调节与竞争的初步研究
    赵学农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83-190. 
    摘要 ( 2119 )   PDF (415KB) ( 90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哀牢山徐家坝地区优势种群木果石栎的自我调节,其自疏指数为 –2.8208。采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作为其容纳量,并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讨论木果石栎群落的优势种群木果石栎、景东石栎、腾冲栲的竞争,结果表明平衡时,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9.52%、39.90%、30.58%。即木果石栎群落将由木果石栎,景东石栎,腾冲栲三种植物共优组成。
    不同地区春播小麦生育天数的对比试验
    曹广才, 吴东兵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91-195. 
    摘要 ( 2397 )   PDF (313KB) ( 87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3至1985年,在石家庄、榆林、银川、张掖进行了小麦生态研究的春播试验。这4个试点的纬度基本相同,但经度和海拔差别较大。绵阳11号属于春型小麦品种。在春播试验中,参试品种在不同地点的播种至成熟天数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在我国北纬38—39度之间的不同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小麦生育期间的平均日均温约降低0.3℃,生育天数约增加2—3天,经度每增加1度,小麦的生育天数约减少2天。
    全国农田杂草科学学术讨论会在石家庄召开
    吕德滋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2):  196-196. 
    摘要 ( 1622 )   PDF (79KB) ( 7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