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88年, 第1期
    刊出日期:1988-01-10
      
    论文
    香港岛森林群落的聚类的排序
    王伯荪, 余世孝, 张宏达, 胡玉佳, 陆阳, 毕培曦, 钟舀炎兴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1-11. 
    摘要 ( 2308 )   PDF (536KB) ( 91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聚类、极点排序、主分量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香港岛的森林群落进行了分类与排序。根据组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近邻体法等三种聚类分析的结果,香港岛的森林群落可划分为三个植被亚型和七个群系。极点排序较好地反映了植被的连续性,以及群落所在地的海拔、干湿程度、土壤类型等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主分量分析表示出13个森林群落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原来60个彼此相关的变量降为13个互相独立的变量。主分量分析的二维排序图较好地划分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低地林,低山林和山地林等三个植被亚型。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更新群落的初步分析
    黄全, 李意德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12-22. 
    摘要 ( 2340 )   PDF (682KB) ( 102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南岛西南部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上的更新群落大多数是以闽粤栲占优势的森林植被。本文以尖峰岭为例,对热带山地雨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的群落进行了群落数量特征、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同时从林业生产的角度,评定了群落的更新质量,并提出了热带山地雨林适宜的采伐方式和群落更新的抚育管理方法。
    京西百花山地区环境梯度与植物群落
    潘家华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23-30. 
    摘要 ( 2226 )   PDF (460KB) ( 102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梯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在有一定人为干扰的自然植被地段研究植物种群、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植物种群、植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分布状况。
    海莲、秋茄两种红树群落能量的研究
    林光辉, 林鹏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31-39. 
    摘要 ( 2358 )   PDF (912KB) ( 98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热值测定,对中国两种典型红树群落,即海南岛的海莲群落及福建九龙江口的秋茄群落样品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红树群落各组分样品之间热值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叶、花的热值较高,而根、树皮的热值较低。(2)群落能量现存量海莲群落(1984年1月)高达178,627kcal/m2,秋茄群落为70,547kcal/m2,群落能量在不同组分以及不同高度层次上均有不同的分配比。(3)海莲群落(1983)、秋茄群落(1982)能量年净固定量分别为15,772kcal/m2和10,456kcal/m2,相应地对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依次为3.01%和2.01%;红树群落比其他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能量固定能力及太阳能转化效率。
    青海锡铁山矿区铅、锌的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矿的关系
    孔令韶, 孙世洲, 罗金铃, 黄宗琪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40-50. 
    摘要 ( 2419 )   PDF (681KB) ( 111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区植物群落和植物中铅,锌含量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植被为荒漠植被类型。矿带上的植物群落与非矿带上的相比较,群落中种属数目更少,覆盖度更低,植物生长更低矮。植物灰分中的锌含量(平均)为125.9—1144ppm。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含量最高,变化范围最大,为86.11—5871.88ppm。植物中的铅含量为31.32—1129.6ppm。黑柴(Sympegma regelii)含量较高,变化最大,平均为746ppm,极值为14.3—5561.70ppm。在矿带上含量最高,非矿带对照区含量最低。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铅还是锌含量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膜果麻黄、黑柴、优若藜(Eurotia ceratoides)和中亚紫菀木(Asterothamnus centrali-asiaticus)等植物相关系数均达显著相关水平(α≤0.05)。 这在植物地球化学勘探上是非常有用的。例如中亚紫菀木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中铅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准确地圈出了铅、锌矿的位置,衬度高,异常范围与矿化区基本吻合。
    海南岛86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特点及元素间的关系研究
    莫大伦, 吴建学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51-62. 
    摘要 ( 2500 )   PDF (723KB) ( 11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收集了海南岛49个植物采样点约300个样品,用光谱法和化学法测定了植物中大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Zn、Cu、Mo、Pb、Cr、Ni、Cd、Fe、As、Hg)的含量。在应用数理统计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对海南岛86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特点及各元素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建立海南岛植物元素间的相关方程式,从而可了解元素间含量变化的特征。
    海南五针松人工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张家贤, 袁永珍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63-69. 
    摘要 ( 2365 )   PDF (381KB) ( 70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是对海拔930m的17年生海南五针松(Pinus fanzeliana)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据调查数,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林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和估测精度都较高,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平均为161.152t/ha,生产力为10630.69kg/(ha·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49.351t/ha,生产力为11095kg/(ha·a),叶面积为199248.734m2/ha,叶面积指数为19.9149m2/m2。
    杂草种子寿命的研究
    唐洪元, 王学鹗, 胡亚琴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70-76. 
    摘要 ( 2742 )   PDF (384KB) ( 91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76—1978年先后把稗、看麦娘、藜、猪殃殃等24种农田主要杂草种子分别埋入水田和旱田(棉麦)的土壤内,每年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存活率,8年试验结果表明,经4年后稗草种子在水田内还有34.2—52.5%发芽率,至第7年全部死亡;而在旱田内经2年,只有8.7%的发芽率,第三年死亡率达100.0%;看麦娘、硬草、棒头草种子在水田内2年发芽率分别为39.3%,62.7%、33.3%,而在旱田内2年后死亡率达100.0%;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的种子在旱田中2年内的发芽率为57.0%、80.0%,但在水田内其死亡率达98.7%、100.0%;马齿苋的种子在旱田内经7年发芽率为33.3%;而水田内为23.0%。在水、旱不同条件下,不同杂草种子的寿命是不一样的,这将为水旱轮作防除农田杂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热带森林植物生殖生态学国际专题讨论会”简介
    王献溥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77-78. 
    摘要 ( 1643 )   PDF (162KB) ( 63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生态系统》一书简介
    张绅
    植物生态学报. 1988, 12(1):  79-80. 
    摘要 ( 1585 )   PDF (195KB) ( 84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