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黑河上游祁连山区青海云杉生长状况及其潜在分布区的模拟
彭守璋, 赵传燕, 许仲林, 王超, 柳逸月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6): 605-614.   DOI: 10.3724/SP.J.1258.2011.00605
摘要   (2328 HTML6 PDF(pc) (817KB)(1764)  

根据Hutchinson的n维超体积概念以及物种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构建了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在三维环境资源空间中的生物-地理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青海云杉的潜在分布及其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 青海云杉在生长季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太阳直接辐射三维环境资源空间上的最佳配置为9 ℃、360 mm和1.9 × 103 kW·h·m-2; 用三元方程式的拟合结果在大范围上预测了青海云杉的潜在分布区, 并给出了其在对应地理位置上的生长状况。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9 研究区内青海云杉的潜在分布及其生长状况。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式中, Q为多年生长季平均气温(T)或多年平均降水量(P); ZLonLat分别是海拔、经度、纬度; abcd为回归系数。气象站点数据分成两部分, 14个站点的数据用来建立(1)式, 剩余的6个站点数据用于验证(1)式。方程(1)涉及了经度、纬度和海拔, 利用ArcGIS从DEM中提取经度和纬度, 获得分辨率为30 m × 30 m的经度和纬度图层。根据方程(1), 在ArcGIS中利用Spatial Analyst模块里的栅格计算器对DEM图层、经度图层及纬度图层进行运算, 得到研究区30 m × 30 m分辨率的生长季平均气温图层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图层。在ArcGIS中使用基于物理过程的Solar Radiation模块计算太阳辐射(http://webhelp.esri.com/arcgisdesktop/9.2/body.cfm?tocVisable=1&ID=5217&TopicName=AreaSolarRadiation#), 得到研究区的太阳辐射图层。
根据三元拟合结果, 在ArcGIS中用栅格计算器分别对3个环境变量图层进行计算, 得到青海云杉的潜在分布(图9), 结果与Zhao等(2006)在该研究区模拟的青海云杉的潜在分布相似。与分布现状相比, 潜在分布区面积更大, 尤其是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部分区域的潜在分布区内不存在现实分布, 可能是人类活动对青海云杉干扰的结果。在分布区中, 不同位置的环境变量组合不同, 从最佳组合(9 ℃、360 mm、1.9 × 103 kW·h·m-2)到不适宜青海云杉生长的组合, 导致青海云杉的生长状况也有差异, 因此, 本文的研究方法除了界定物种的潜在分布区, 还可以利用环境变量组合状况对青海云杉生长的环境适宜度进行评价。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