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89年, 第4期
    刊出日期:1989-04-10
      
    论文
    大针茅草原地上生物量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王义凤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297-308. 
    摘要 ( 2031 )   PDF (681KB) ( 86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针茅草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为160—170天。地上生物量的季节生长曲线呈单峰型,适宜的收获期在8月份。地上生物量的增长与群落的高度增长呈明显相关(R=0.959)。立枯量于6月份开始出现,其增长规律与绿色量呈相反的趋势。刈割后的再生草量以春季(5月份)刈割后的产量最高。仲夏(7月份)刈割对草场生产力的威胁最大。群落产量结构的研究表明:5己于人cm以上可供牲畜采食的部分约占总产量的70—80%。
    内蒙古锡盟白音锡勒牧场沙地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替
    肖向明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09-316. 
    摘要 ( 2203 )   PDF (514KB) ( 94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5—1986年期间,作者调查了白音锡勒牧场沙地植被。本文具体分析沙地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动态演替。1.沙地西段的植被呈疏林灌丛草原景观,沙地东段的植被则呈密林灌丛草原景观。由西向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形成一个植被生态系列。植被PCA分析的结果表明沙地基质稳定性梯度和沙地环境水分梯度是控制沙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2.描述了沙地原生植被演替的各个阶段。沙地植被演替阶段与沙地固定过程相一致,群落稳定性与沙地地貌稳定性相关。由于地形分异引起立地水热条件组合变化,植被演替系列分化为阴坡系列和阳坡系列,前者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后者则沿草原化方向发展。本文还就沙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提出6项建议。
    刈割对羊草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杜占池, 杨宗贵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17-324. 
    摘要 ( 1981 )   PDF (433KB) ( 78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刈割部位不同对羊草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在土壤水分良好条件下,刈割全株之后,长出的再生叶片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刈割上位叶之后,残留的下位叶片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刈割叶片前部,残留的后部叶片光合速率未见变化。
    自然条件下大针茅草原几种主要植物氮、磷、钾、铁含量的季节动态
    陈佐忠, 黄德华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25-331. 
    摘要 ( 2258 )   PDF (457KB) ( 78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禾草与非禾草植物粗蛋白质含磷量季节动态有共同趋势。在生长期5—10月有两个高峰值,即双峰型,第一次是返青后,另一次是雨季后。其含量的动态特征与其生长发育节律有关。由于降水影响其生长发育节律,故含量动态与气候条件有关。植物中粗蛋白质含量与含磷量成直线回归关系。 2.禾草与非禾草植物灰分含量动态有不同特点。禾草植物灰分含量为“浓缩型”,后期较高,但其变幅不像氮、磷那么大。而非禾单植物动态不甚明显。 3.目前这种季节打草所贮干草其含磷量缺乏是显而易见的。
    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戚秋慧, 盛修武, 姜恕, 金启宏, 洪亮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32-340. 
    摘要 ( 2108 )   PDF (526KB) ( 85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用同化箱法,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和季节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在整个生长期中,测得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光合速率的日进程都属双峰型,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但一般以上午峰值较高。2.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日净光合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相似的。自返青后迅速的提高,到7月上旬达最大值,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的日净光合量分别为31.68和11.5 gCO2/m2d,随后逐渐降低。3.两群落光合能力的大小,峰值的高低和出现的早晚、中午光合降低的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特点等都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4.羊草群落各阶段的瞬时光合、日净光合,LAI和生物量等都高于相近时期的大针茅群落。但在环境条件较差(干旱)时,羊草群落光合增加的幅度要比环境条件好时小。5.大针茅群落要比羊草群落耐旱,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条件较好时增产幅度小。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直翅目昆虫生态分布规律与植被类型关系的研究
    康乐, 李鸿昌, 陈永林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41-349. 
    摘要 ( 2136 )   PDF (518KB) ( 82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59种直翅目昆虫的分布规律及其16种生境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结合环境条件和实地调查分析了聚类结果。根据直翅目昆虫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特点,聚类图将16种生境划分为5个生境型和2个生境亚型;将59种直翅目昆虫划分为10个生境选择相似的生态种组。文中指出:植被类型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该区直翅目昆虫分布的主要因素。植被组成和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决定直翅目昆虫种类丰富度的重要因子。文中还指出了一些昆虫种的生态指示意义,并就草原开垦对昆虫区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锡林河中游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何冬梅, 由文辉, 李喜和, 王建国, 宋兴安, 刘永江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50-358. 
    摘要 ( 2222 )   PDF (433KB) ( 88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为:1.中小型土壤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下的水平和垂直数量分布,不单纯受某一种生态因子的制约,而是由于诸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中小型土壤动物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的生境中有不同的相关性。3.沙地羊茅草原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在土壤中的数量垂直分布,可能主要制约于土壤温度的变化,因此出现本身的特异性规律。4.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因子不稳定性的反应是敏感的。
    羊草和大针茅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学效应
    廖仰南, 赵吉, 张桂枝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59-366. 
    摘要 ( 2147 )   PDF (464KB) ( 120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锡林郭勒草原的主要建群种羊草(Aneurolopidium chinense)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凋落物的分解状况与各类群腐解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以及凋落物分解对其相应土层的生物活性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羊草和大针茅凋落物(茎、叶)的分解速率均较缓慢。二年来地表样的失重率分别为15.9%、16.9%和21.5%;埋置样分别为21.4%、23.5%和26.5%。其埋置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地表层。2.凋落物腐解过程中各类群腐解微生物生物量均有明显上升,与凋落物(起始)表面附着微生物的生物量相比,其上升幅度多在10—300倍之间。3.两年中凋落物残体的碳、氮含量比值随腐解进程而下降。4.凋落物的腐解可以刺激相应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长,而且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亦有提高。
    不同生长时期羊草大针茅光合速率与气温关系的比较研究
    杨宗贵, 杜占池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67-371. 
    摘要 ( 2360 )   PDF (324KB) ( 88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羊草( Aneurolepidium chinense)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营养枝生长初期、盛期和后期的光合速率—气温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的相对光合速率—气温关系是一条三次函数曲线,大针茅则是一条三次项趋于零的四次函数曲线;羊草光合作用的低温补偿点低于大针茅,而高温补偿点则高于大针茅:光合作用—气温曲线斜率,即温度系数[1],两种植物间有差异,但不显著。光合作用的高温补偿点和最适温度,即温度饱和点[2],都以生长盛期最高,生长后期又低于初期。光合作用的半饱和温度和近饱和温度,也以生长盛期最高;生长后期与初期相比较:曲线处于下降阶段时,两种牧草的这一温度均是后期低于初期;曲线处于上升阶段时,大针茅仍是后期低于初期。羊草则是后期高于初期。
    沙地草场植物根系化学元素含量的特征
    黄德华, 陈佐忠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72-378. 
    摘要 ( 2124 )   PDF (323KB) ( 8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沙地草场不同植物根系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51种植物根系的N、P、K、Si、Na、Fe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8%、0.104%、0.686%、0.811%、0.049%、0.030%和6.416%。其中相同植物根系的N、P、K、Na和灰分的含量低于其地上部分的平均含量,而Si和Fe相反,根系的平均含量高于其地上部分。
    典型草原地区退化草原的改良及提高生产力途径的研究
    陈敏, 宝音陶格涛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79-386. 
    摘要 ( 2120 )   PDF (414KB) ( 88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进行了围栏封育、轻耙松土、耕翻撩荒、播种羊草和羊草混播旱生豆科植物,经过5年的试验,显示出这些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产草量;由于这些改良措施均在七月雨季进行,翻耕后的植物当年即可覆盖土表,所以也不会导致沙化。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固氮植物的固氮酶活性季节变化
    关秀清, 杜千有, 王继伟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87-391. 
    摘要 ( 2383 )   PDF (268KB) ( 89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栗钙土地带8种植物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固氮酶活性表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最高,平均值达到529.6n·mol C2H4/min·g,秋季较低,而春季只有夏季的10%左右。2.不同种植物,其根瘤固氮酶活性变化有不同的特点,杂花苜蓿是8种植物中固氮酶活性一直最高的,而小叶锦鸡儿与沙棘在8种植物中根瘤固氮酶活性一直较低,扁蓿豆,沙打旺前期较低,后期相对较高。3.同种植物在不同季节固氮酶活性表现了明显差别。
    《草地生态研究方法》一书简介
    捷明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4):  392-392. 
    摘要 ( 1789 )   PDF (101KB) ( 83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