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5): 1-0.DOI: 10.17521/cjpe.2024.0089 cstr: 32100.14.cjpe.2024.0089
• •
上官瑶瑶1,顾雪丹1,张正中2,赵祜3,李毅1,闫建芳1,魏星宇2
Yao-Yao SHANGGUAN1,Xue-dan Gu1,Zhang zhengzhong2,hu zhao3, 4,Jian-fang YAN5,xingyu wei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更好的理解红砂幼苗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 为荒漠植物的培育与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一年生红砂幼苗(Reaumuria songarica)为材料, 使用LED灯作为光源, 设置了3种的光周期和6种的光质配比进行交叉培养。通过测定红砂幼苗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以及光合色素含量来评估其生长情况, 探究光周期和光质配比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的光周期和光质配比对红砂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增加光照时间可以促进红砂生长。在红蓝光比为3:1光质配比下, 日光照时间14、16 h相较于12 h, 株高增长率分别增加了20.20%和88.47%。在红蓝光比为1:3光质配比下, 日光照时间为14、16 h, 一级枝的数量比光照12 h分别增加了6.67%和66.67%, 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59.85%和551.82%。高比例红光和高比例蓝光处理会促进红砂幼苗生长, 但株高增长率和一级分枝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红蓝光比为4:1的光质配比下, 株高增长率随光周期呈增加趋势, 而一级分枝数量则呈下降趋势; 而在红蓝光比为1:4的光质配比下, 株高增长率和一级分枝数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 显示12 h光周期、红蓝光比例为4:1和12 h光周期、红蓝光比例为1:4处理下红砂幼苗的生长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