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18年,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0

    “河北屋脊”小五台山山脉西台北侧景观(李霄峰摄)。在小五台山海拔1 300–1 800 m范围内的沟谷中分布有成片天然青杨个体。蒙振思等调查了金口河谷中青杨种群中雌雄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距河岸的距离、海拔和土壤性质的内在联系(本期1145–1153页)。

    ■ 封面及目次下载 (PDF 1.16 M)

    ■ 封面照片背后的故事 | 小五台山上的科研身影

      
    研究论文
    Biome-BGC模型模拟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的参数敏感性检验和不确定性分析
    李旭华, 孙建新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31-1144.  doi:10.17521/cjpe.2018.0231
    摘要 ( 1971 )   全文 ( 215 )   PDF (1296KB) ( 180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过程模型的发展为研究者在长时间序列和区域尺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但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受到模型自身结构、模型参数估计合理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能够定量或定性筛选出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敏感参数, 是模型参数校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也是建模和应用的先决条件。该文以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扩展法(EFAST)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分别分析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阔叶树的净初级生产力(NPP)、蒸散(ET)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1)模拟红松NPP的不确定性高于阔叶树, 但二者的模拟ET的不确定性均较小。阔叶树的NPPET对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总体上都小于红松。(2)无论是红松、阔叶或其他植被类型, 模拟NPP均表现出对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比叶面积(SLA)和冠层截留系数的敏感性, 这4个参数的高敏感性主要是由模型自身结构所决定的, 与植被类型和研究地区的关系较小。对模拟ET而言, 细根与叶片碳分配比、新茎与新叶碳分配比和SLA均是影响红松和阔叶树ET的敏感参数, 但红松ET主要受参数与参数间的二阶或多阶交互作用的间接影响, 而阔叶树ET则主要是受到敏感参数直接效应的影响。(3)除了上述影响红松和阔叶树碳水通量的共性参数外, 诸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中叶氮含量、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所有叶面积与投影叶面积之比等也是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 但是其敏感程度随物种不同和研究区不同而不同, 所以这类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本地化, 对于其他不敏感参数则可以采用模型缺省值。

    河北小五台山青杨种群中雌雄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蒙振思, 向卫, 苏国岿, 李大东, 董廷发, 彭进友, 李晓东, 龚小平, 梁宁, 胥晓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45-1153.  doi:10.17521/cjpe.2018.0184
    摘要 ( 1179 )   全文 ( 146 )   PDF (1405KB) ( 1258 )   英文版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雌雄异株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异现象的内在原因, 以河北小五台山天然青杨(Populus cathayana)种群为研究对象, 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杨雌雄群体的聚集程度、群体密度和分布格局以及其与到河岸的距离(河距)、海拔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 1)青杨种群总体上沿金河沟呈狭长带状集聚分布, 中海拔区域个体数量最多, 密度最大; 2)随海拔增加, 雌雄个体数与密度均表现“先增后减”的特点, 而平均胸径的变化正好相反; 3)海拔对性比具有显著影响: 低海拔区域(1 300-1 400 m)偏雌, 中低海拔区域(1 400-1 500 m)偏雄, 其他海拔段的性比接近1:1; 4)随河距增加, 雌雄个体数、密度和平均胸径均表现出逐渐减少或减小的特点, 并且雌株优势分布区内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雄株优势分布区; 5)局部区域由于海拔和河距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长环境, 导致了该区域内的性比发生偏倚。上述结果表明, 青杨雌雄群体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以及性比受海拔、河距以及所在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 雌雄植株在资源需求和环境适应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导致局部区域内的性比发生偏倚。

    大兴安岭泥炭地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
    李瑞, 胡朝臣, 许士麒, 吴迪, 董玉平, 孙新超, 毛瑢, 王宪伟, 刘学炎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54-1167.  doi:10.17521/cjpe.2018.0214
    摘要 ( 2229 )   全文 ( 163 )   PDF (2533KB) ( 207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玉簪薹草(Carex globularis)、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 5种落叶灌木——柴桦(Betula fruticosa)、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和3种常绿灌木——杜香(Ledum palustre)、地桂(Chamaedaphne calyculat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的叶片C、N、P含量。结果表明: (1)落叶和常绿灌木叶片C、N、P含量总体高于草本植物而C:N、C:P、N:P低于草本植物, 说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具有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灌木叶片C、N、P储存高于草本植物而N、P利用效率低于草本植物; (2)小叶章和头花杜鹃叶片N:P小于10, 同时其N含量小于全球植物叶片平均N含量, 相比其他植物来说更易受N限制; (3)采样地点解释了叶片C、N、P指标变异的12.8%-40.8%, 植物种类对叶片C、N、P指标变异的解释量占9.3%-25.5%; (4)草本植物C、N、P指标的地点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 草本植物C、N、P指标对地点因素变化的响应较灌木敏感; (5)草本植物N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 落叶灌木P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草本植物和常绿灌木, 草本植物和落叶灌木N、P吸收的种间生理分化较常绿灌木高。

    尾叶樱桃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朱弘, 朱淑霞, 李涌福, 伊贤贵, 段一凡, 王贤荣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68-1178.  doi:10.17521/cjpe.2018.0196
    摘要 ( 1589 )   全文 ( 155 )   PDF (1251KB) ( 1164 )   英文版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中国特有植物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在现代核心分布区天然种群的叶表型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 该研究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等数理方法, 对来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台湾5省8个尾叶樱桃天然种群的11个叶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其不同地理单元间叶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及对地理气候的响应。结果显示: 1)尾叶樱桃主要叶表型性状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平均变异系数为22.44%, 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叶面积(50.83%)与一级侧脉数(7.96%); 平均叶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30.78%, 种群内的变异(51.55%)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55%)。2) PCA表明对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前三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2.400%, 可以综合概括和排序为“大小性状” (73.242%)与“形状性状” (19.158%)。3)叶宽(r = -0.641)、叶面积(r = -0.658)和一级侧脉数(r = 0.659)性状均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 气温季节变化和最湿季降水量对叶表型性状变异影响较大。4)基于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可将8个天然种群划分为4类。尾叶樱桃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变异丰富, 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大小性状”是性状间变异的主要来源, 平均表型分化处于中等程度水平, 种群内是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各种群间表型分化划分结果与地理位置基本一致, 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以经度为主的梯度变异模式, “气候变异性”与“展叶期降水量”是驱动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 推测这是尾叶樱桃在长期进化中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环境因子对常绿阔叶树种脱耦联系数及冠层气孔导度估算的影响
    张振振, 赵平, 赵秀华, 张锦秀, 朱丽薇, 欧阳磊, 张笑颜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79-1191.  doi:10.17521/cjpe.2018.0176
    摘要 ( 1100 )   全文 ( 91 )   PDF (1703KB) ( 1216 )   英文版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确模拟冠层气孔导度(GS)对于评估区域蒸散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两种常见的人工阔叶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外来种)和木荷(Schima superba, 本地种)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K?stner法和修订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冠层平均气孔导度(分别定义为GS1GS2)。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冠层脱耦联系数(Ω)的影响, 并用其来评价两种方法模拟的冠层气孔导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两个树种冠层气孔导度均与气象条件耦合较好(尾叶桉: Ω = 0.10 ± 0.03, 木荷: Ω = 0.17 ± 0.03)。主成分分析显示, 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水汽压亏缺(D)显著影响Ω的大小, 而风速(u)的影响较小。单因素分析则发现各环境因子与Ω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边界线分析表明DPAR的增加使得Ω最终趋向于一个与树种有关的稳定值(木荷≈ 0.20, 尾叶桉≈ 0.05), 而Ωu的增加呈幂指数下降。与木荷相比, 尾叶桉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尾叶桉和木荷的GS2年平均值分别为(33.42 ± 9.37) mmol·m -2·s -1和(23.40 ± 2.03) mmol·m -2·s -1), 并且尾叶桉和木荷的GS1GS2的线性拟合斜率分别为0.92 (R 2 ≈ 0.70)和0.98 (R 2 ≈ 0.76) , 表明GS1GS2高估了冠层气孔导度。另外, GS1GS2对水汽压亏缺的敏感性与参比气孔导度(GSiref, D = 1 kPa时的气孔导度)的比值Pi与Ω紧密相关。根据统计, 尾叶桉和木荷的GS1估计值在Ω = 0.05-0.15 (83.1%的数据)和0.10-0.20 (47.8%的数据)之间时是相对可靠的。

    光质对豇豆幼苗环旋运动的影响
    李奇, 胡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92-1199.  doi:10.17521/cjpe.2018.0038
    摘要 ( 747 )   全文 ( 128 )   PDF (1258KB) ( 67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光质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幼苗环旋运动的影响, 分别在暗箱的顶部和侧面固定一台红外检测仪, 在垂直生长方向分别设置白、红、蓝、红-蓝光源, 对豇豆幼苗生长点运动进行48 h的等间隔(5 min)拍照, 读取图片中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轨迹坐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黑暗下, 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运动分为逆时针螺旋上升(约占1/3)和不规则的摆动上升(约占2/3)两类。螺旋上升持续时间为18.3 h, 后转为不规则的摆动上升, 环旋一周的时间为(82.7 ± 4.2) min, 最大摆幅为2.0 cm, 最小摆幅为0.5 cm。白光下为趋向光源摆动上升, 摆动幅度由大到小, 再变大, 最大摆幅为0.6 cm, 最小摆幅为0.1 cm。红光下为近直线趋向光源和垂直光源方向摆动两个阶段, 近直线趋向光源持续(21.9 ± 1.6) h, 垂直光源方向摆动持续(8.8 ± 0.5) h, 最大摆幅为3.5 cm, 最小摆幅为2.0 cm。蓝光下为“Z”形向光源上升运动, (110.0 ± 5.8) min和(223.5 ± 4.9) min两种周期交替进行。红-蓝光下趋向蓝光运动持续(12.0 ± 3.8) h后, 转慢速趋红光运动。不同光质下48 h内豇豆幼苗增长高度由高到低为: 红光>黑暗>蓝光>白光>红-蓝光。豇豆幼苗在没有光照下也产生环旋运动, 环旋运动不需要光的诱导, 但光质改变了幼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光质下豇豆幼苗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但总体上都表现为趋光性。

    泰山4种优势造林树种细根分解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路颖, 李坤, 倪瑞强, 梁强, 李传荣, 张彩虹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200-1210.  doi:10.17521/cjpe.2018.0120
    摘要 ( 1066 )   全文 ( 126 )   PDF (1181KB) ( 1102 )   英文版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理解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该研究以泰山4种主要优势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赤松(Pinus densiflora)为研究对象,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及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DNA V4-V5区扩增产物进行双端测序, 分析了4种树种细根分解对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4种植物细根分解速率差异显著, 阔叶树种分解速率显著高于针叶树种, 表现为刺槐>麻栎>油松>赤松。(2) 4个树种细菌序列操作分类单元(OTU)、观测到的物种数、Ace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 且阔叶树种刺槐和麻栎显著低于针叶树种赤松和油松。4种细根分解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细根初始碳(C)含量、木质素:氮(N)和C:N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3)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在5%以上的优势类群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 且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在4个树种之间差异显著, 特别是阔叶树种变形菌门显著高于针叶树种。在纲水平上, 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不明放线菌纲、鞘脂杆菌纲为主要的优势纲, 其中α-变形菌纲、不明放线菌纲在4个树种之间差异显著。(4)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 细菌优势门和纲相对丰度受到凋落物初始化学性质的影响, 特别是变形菌门和α-变形菌纲; 变形菌门和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与细根分解速率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结果也显示, 细根初始N、磷(P)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湖南东部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辜翔, 张仕吉, 刘兆丹, 李雷达, 陈金磊, 王留芳, 方晰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211-1224.  doi:10.17521/cjpe.2018.0202
    摘要 ( 1040 )   全文 ( 167 )   PDF (1856KB) ( 996 )   英文版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中亚热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SOC)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 在湘东丘陵区选取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草丛(LVR)、檵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白栎(Quercus fabri)灌木林(LCQ)、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柯(Lithocarpus glaber)-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Cleyera japonic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常绿阔叶林(LAG)作为一个恢复系列,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碱液吸收法)测定SOC矿化速率及其累积矿化量(Cm), 结合主成分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Cm、SOC矿化率与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速率随着培养时间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培养初期矿化速率较高, 且快速下降, 培养中后期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 倒数方程能很好地拟合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速率与培养时间的关系。(2)植被恢复显著提高各土层SOC矿化速率和Cm, LAG显著高于其他3个植被恢复阶段, LAG 0-40 cm土层Cm比LVR、LCQ、PLL分别高出359.06%-716.31%、112.38%-232.61%、94.40%-105.74%。(3) 4种植被恢复阶段0-10、10-20、20-30、30-40 cm土层SOC矿化率分别为2.13%-4.99%、3.42%-4.18%、4.05%-4.64%、4.02%-5.64%, 但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4)植被恢复过程中, Cm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TN)含量、根系生物量的驱动, 土壤TN含量、根系生物量可分别解释Cm变异的96.9%、0.9%。而土壤C:N是SOC矿化率的主要调控因子, 可单独解释SOC矿化率变异的49.4%。表明植被恢复促进了SOC矿化, 降低了SOC中矿化C的比例, 有利于提高土壤固C能力; 随着植被恢复, 土壤TN含量和根系生物量增加是影响Cm的主要因子, 而土壤SOC的质量差异是影响SOC矿化率的主要因子。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