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4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04-09-30
      
    论文
    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动态
    许再富, 朱华, 王应祥, 杨岚, 刘宏茂, 杨大荣, 杨大同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585-593.  doi:10.17521/cjpe.2004.0078
    摘要 ( 2968 )   PDF (388KB) ( 158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的滇南西双版纳地区,通过样方法比较了热带雨林的连片与3个小片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与连续森林比较,片断热带雨林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比较低,而且有相当低比例的大高位芽、中高位芽和附生等生活型植物,而藤本、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等生活型植物的比例则较高;泛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的区系成分比例较高,而当地成分则减少;群落的上层树木比下层树木更加稳定。同样,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衡度在片断热带雨林中都较低,与其密切相关的是片断热带雨林的环境质量,而不是片断的大小。此外,也探讨了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变化与森林小气候的关系,阐明了由凉湿向干暖转化的“林内效应”是其物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6种人工针叶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的物种多样性与结构特征
    雷波, 包维楷, 贾渝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594-600.  doi:10.17521/cjpe.2004.0079
    摘要 ( 3075 )   PDF (276KB) ( 149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估人工林苔藓植物发育状况,同时为人工林生态功能评价提供依据,采用样地取样方法,调查分析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6种人工幼龄针叶林(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林、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油松-华山松混交林和川西云杉-华山松混交林)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物种组成、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及其异同。6种人工林下共发现了19种苔藓,各林下组成数量在7~13种。除云杉林外,纯林下苔藓种数均小于或者等于混交林下;6种人工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厚度分别在0.41%±1.49%~17.79%±1.67%、(27.99±367.95)~(3 807.11±412.90)株•m-2和(1.80±1.51)~(19.89±1.69) mm之间。无论是多样性指数,还是结构参数,均以川西云杉林最高,而华山松林最低。总体说来,岷江上游人工针叶幼林下地表苔藓组成物种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Simpson指数高、结构参数(密度、盖度、厚度)较小,说明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组成单一、结构相当简单,发育不良。综合分析表明,具有相对较低林冠郁闭度与林木密度的云杉林是6类人工林中恢复状况相对最好的类型,暗示出疏伐、修枝等管理措施可促进人工密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以及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结构的改善。
    南京灵谷寺森林50年来的动态变化研究
    徐驰, 刘茂松, 张明娟, 鲁小珍, 王磊, 刘志斌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01-608.  doi:10.17521/cjpe.2004.0080
    摘要 ( 2996 )   PDF (372KB) ( 146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揭示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规律,于2002年5月在定点样带上沿用前人的方法,对南京灵谷寺森林进行了群落调查。通过比较1951、1981、2002年的定点样带资料,对灵谷寺森林的物种组成、多度、频度、重要值、种群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50多年来,群落中立木株数相对基本稳定,但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增加,而林下苗木和灌木个体数波动幅度极大,由1951年的4 712株大幅上升至1981年的44 130株,到2002年又回落至7 372株。群落中物种数和建群种构成等都存在明显变化,物种数由1951年的75种下降到1981年的50种,2002年又上升为7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波动,但目前尚未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历经50多年的次生演替,早期人工针叶林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逐渐衰退,首先被阳性落叶阔叶树,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取代,之后又被相对耐荫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等树种所替代,一些常绿树种成功入侵,人工针叶林经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逐渐向地带性植被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方向演替,其中立地条件较好地段的群落演替速度也较快。

    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侯继华, 黄建辉,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09-615.  doi:10.17521/cjpe.2004.0081
    摘要 ( 2180 )   PDF (337KB) ( 116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区一个30 m×40 m的纯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永久性样地内进行,林龄为80年左右。样地中高于2 m的成树密度在1991、1997和2002年3次调查中呈逐年递减趋势,这种降低主要是由辽东栎个体的死亡引起的;而树木总胸径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是存活个体生长的结果。从1991年到2002年,辽东栎种群的优势度变化不大,且种群径级结构为单峰曲线,差异不显著。为了探讨这种径级分布格局形成的机制,应用离散模型对辽东栎种群的胸径年平均生长率G(t, x)、年平均死亡率M(t, x)及年平均生长率方差D(t, x)进行了计算,发现辽东栎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呈倒J-型,个体的年平均生长率与胸径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离散模型的系数分析和G(t, x)-D(t, x)的关系曲线分析均表明辽东栎种群内存在非对称种内竞争,即大胸径个体对小胸径个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由相对较高的种群密度引起的对光资源的竞争。非对称种内竞争有利于维持辽东栎种群和整个群落的稳定状态。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何志斌, 赵文智, 常学礼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16-622.  doi:10.17521/cjpe.2004.0082
    摘要 ( 2889 )   PDF (297KB) ( 145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理论与方法,以优势植物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群为例,采用一个样地内2 500个10 m×10 m小样方中获取的植物盖度数据来研究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对荒漠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其中尺度效应研究的思路是:一是保持粒度(样方)不变,增加幅度(样地)分析其对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二是保持幅度不变,改变粒度进行分析。划区效应是在样地尺度(500 m×500 m)上,把整块样地数据聚合成10 m×200 m、20 m×100 m、40 m×50 m、50 m×40 m、100 m×20 m和200 m×10 m等不同形状和不同方向的网格进行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受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影响显著。当样地面积小于200 m×200 m 时,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泡泡刺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当样地面积小于100 m×100 m 时,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红砂种群的空间异质性。调查泡泡刺和红砂种群的空间格局时,样方面积在20 m×20 m到30 m×30 m较为合适。植被空间异质性参数对划区方式的敏感性较强,其中泡泡刺种群的敏感性高于红砂种群。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
    杨景成, 黄建辉, 潘庆民, 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23-629.  doi:10.17521/cjpe.2004.0083
    摘要 ( 2737 )   PDF (320KB) ( 8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西双版纳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选取了相邻的次生林、耕种6年的农田和定植3年的橡胶园样地,对其0~5 cm和5~20 cm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胡敏酸的光谱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林转变为农田之后,0~5 cm和5~20 cm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33.6%和23.7%;而次生林转变为橡胶园,分别降低28.6%和27.6%。胡敏酸可见-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次生林转变为农田和橡胶园后,0~20 cm表层土壤E4/E6显著降低,这表明胡敏酸化学组成当中芳香族结构增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同样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次生林转变为农田和橡胶园后,胡敏酸中羧基和酚基结构比例降低,而脂肪族、芳香族和多聚糖比例增加。

    不同干旱土壤条件下杨树的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杨建伟, 梁宗锁, 韩蕊莲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30-636.  doi:10.17521/cjpe.2004.0084
    摘要 ( 2841 )   PDF (358KB) ( 191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适宜土壤水分(70%θf),中度干旱(55%θf)和严重干旱(40%θf)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杨树(Populus simonii)的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杨树叶水势、相对含水量(RWC)、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下降;在适宜水分和中度干旱条件下,杨树的快速生长和干物质迅速积累时期主要集中在5~6月,严重干旱下快速生长时期和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5月;杨树总耗水量和总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WUE则表现出中度干旱下最高,严重干旱下最低;杨树在适宜水分下的日、旬、月耗水量明显高于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处理;杨树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条件下的最高耗水月分别在6~7月,最高旬耗水量分别在7月中旬、上旬和6下旬;在中度水分亏缺和严重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出现的时间比适宜水分下的最高耗水日提前1~2个月以上。一天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杨树生育期和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不具备耐旱植物的特征,因此在黄土高原缺水地区不适宜大面积栽植,只能用于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下造林。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边材液流传输的影响
    王华田, 马履一, 徐军亮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37-643.  doi:10.17521/cjpe.2004.0085
    摘要 ( 2978 )   PDF (372KB) ( 128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于2001年4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39°54′N,116°28′E)对低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土壤-植物-大气体(SPAC)界面水势梯度及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传输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测定。土壤水势随深度下降逐渐升高,日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灌水后上层土壤水势迅速提高,但随着水分扩散和林地持续蒸散,土壤湿度迅速下降并逐渐与对照趋同;叶片水势连日逐渐降低,灌水后水势较对照有一定程度提高;林冠不同层次叶片水势在日周期内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但同一层次之间差异不明显;油松人工林土壤、叶片、大气水势梯度比约为1∶5∶30,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水势梯度提高至1∶15∶90。大气水分饱和亏缺与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以及土壤水势与叶片水势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干旱春季灌溉对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时空波动产生很大影响,灌水后连日树干上位边材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1 h,连日平均液流速率提高48.59%,连日平均最大液流速率提高25.12%。木质部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和连日变化与SPAC水势和气象因子如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密切相关。与对照相比,灌水后边材液流速率与SPAC各介质水势和界面水势差的相关性下降。
    绿洲前沿地区多枝柽柳水分关系的特征及灌溉的影响
    李向义, 张希明, 何兴元, 曾凡江, THOMAS F. M., FOETZKI A.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44-650.  doi:10.17521/cjpe.2004.0086
    摘要 ( 2688 )   PDF (374KB) ( 148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前沿地区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进行了研究,生长季节和灌溉前后水分关系的特征表明:多枝柽柳在生长季节保持了较高较稳定的清晨水势,植物能够平衡白天水分损失造成的水分亏缺,水分恢复状况良好。环境气候变化对渗透势等水分参数的影响不及植物水分恢复状况对它们的影响。除了个别数据,多枝柽柳水势和渗透势的降低幅度很小,更像是生长过程的结果,植物水分胁迫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比水分生理上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渗透势的迅速降低和质外体水含量的增加,膨压消失点相对含水量(RWCp)和渗透势差值(ΔΠ)等参数显示的生理特征表明,植物更加依靠稳定充足的水分供应来适应生长环境中极端的高水压差和与此相应的高大气蒸发要求。与此适应,植物和地下水发生了联系,并且一次性灌溉对植物水分状况的恢复基本没有帮助,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根系的可吸收范围内成为保护绿洲前沿多枝柽柳长期存在的关键。多枝柽柳的水分特征属于中生植物的范畴,对极端环境的适应属于躲避的类型。

    矮沙冬青种子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期和, 葛学军, 叶万辉, 邓雄, 廖富林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51-656.  doi:10.17521/cjpe.2004.0087
    摘要 ( 3288 )   PDF (269KB) ( 165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种子的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易传播;虫蛀率高,室温贮藏60 d的种子虫害率为38%;易形成硬实,含水量为7.68%的种子在30 ℃温水中浸泡90 h,只有33.33%能吸水膨胀。种子萌发时不需光,在15~30 ℃和室温(18~32 ℃)条件下,经9 d的萌发,发芽率均可达80%以上,30℃时萌发最快;在1~2 cm深的沙壤中,种子出苗率可达75%以上,超过3 cm显著降低,超过6 cm则低于20%;种子在沙壤中萌发时,沙壤的适宜湿度为19.35%~28.75%,高于32.43%或低于3.85%,很少有种子萌发;含水量分别为19.36%、10.64% 和7.68%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在-10 ℃和5 ℃下贮藏7个月,发芽率也无显著降低,但在室温和35 ℃下贮藏7个月则显著下降,发芽率下降的速度与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正相关;在湿度分别为7.41%、13.79%和28.57%的沙壤中播种育苗,幼苗死亡率高达77.49%、81.25%和89.49%,即使用三唑酮拌种,死亡率亦高达50.27%、69.53%和76.03%,幼苗死亡率与沙壤湿度正相关。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57-664.  doi:10.17521/cjpe.2004.0088
    摘要 ( 2781 )   PDF (284KB) ( 163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KMnO4氧化法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Populus davidanda)和辽东栎(Querces liaotungensis)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60%和36%,差异主要在0~70 cm土层;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29%和29%,差异主要在0~50 cm土层。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11%和4%以上, 差异主要在0~20 cm与70~110 cm土层;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3.3%和5.3%,差异主要在0~11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其中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和草地中大,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幅度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比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差异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大。这可能由土壤有机碳的输入、稳定性、质量和根系分布等差异所致。结果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而降低,随农田或草地中造林而增加,且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分配比例大。另外,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也随土地利用变化而改变,其中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分配比例大。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氮素去向的示踪研究
    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 杨景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65-671.  doi:10.17521/cjpe.2004.0089
    摘要 ( 2657 )   PDF (284KB) ( 14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羊草样地,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标记氮素的去向。结果表明:在我国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植物对标记氮素的回收率为31.61%,氮素添加显著影响植物对标记氮素的回收,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地上和地下植物器官对标记氮素的回收量均显著提高。标记氮素被凋落物的回收率为2.92%,地下凋落物的回收率显著高于地上凋落物。标记氮素的土壤存留率为36.16%,主要分布在地表0~40 cm的土层范围内;各土层存留的标记氮素量均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标记氮素的当季损失率为21.77%~43.38%。风险/收益比分析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添加5.25 g N•m-2与28 g N•m-2的处理风险大于收益,添加17.5 g N•m-2的处理风险最低,收益最高,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可供参考。

    烟草气孔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与臭氧伤害的关系
    杨铁钊, 殷全玉, 丁永乐, 张玉梅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72-679.  doi:10.17521/cjpe.2004.0090
    摘要 ( 2863 )   PDF (299KB) ( 182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1~2002连续两年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10个烤烟基因型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的变异情况及其与抗臭氧伤害的关系;2002年在控制条件下采用低温加臭氧的方法处理烟草植株,研究分析了烟草叶片遭受臭氧伤害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臭氧伤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不同基因型对臭氧伤害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烟草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与臭氧伤害引起的气候斑点病具有相关关系,在烟株下部叶中,其相关性分别达到显著(R2001=0.68,R2002=0.65)和极显著水平(R2001=0.87,R2002=0.80)。因此,下部叶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选择指标。在控制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只有低温加臭氧复合因子才能诱发烟草叶片产生臭氧伤害症状。烟草叶片低温下遭遇臭氧伤害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升幅与气候斑点病病情指数负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略有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急剧下降。抗性较差的烟草基因型抗氧化酶反应不敏感,臭氧伤害症状严重,抗性较强的烟草基因型抗氧化酶反应敏感,臭氧伤害症状较轻。低温和臭氧同时作用明显影响了活性氧清除系统,致使系统中酶活性比例失调,POD活性急剧下降,可能是烟草叶片产生臭氧伤害的原因之一,SOD和CAT活性升高对消除臭氧伤害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范雪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80-685.  doi:10.17521/cjpe.2004.0091
    摘要 ( 2512 )   PDF (254KB) ( 120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花后干旱和渍水胁迫对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整个灌浆期内干旱处理明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含量,而渍水处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量。籽粒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以渍水处理最高,而支链淀粉以对照最高。干旱处理提高了籽粒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降落值,而渍水处理降低了上述品质指标。试验表明干旱和渍水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与淀粉的含量和组分及面粉品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籽粒品质。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杨大金, 刘康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86-691.  doi:10.17521/cjpe.2004.0092
    摘要 ( 2380 )   PDF (213KB) ( 125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II优7号’、‘汕优63’和‘香优2号’为材料,研究了超稀栽培与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关系及其作用原因,结果表明:栽秧密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高氮施肥水平条件下,当栽秧密度超稀到7.51万穴•hm-2时,在保证比传统高产栽培密度每公顷栽秧21.64万穴的对照不减产前提下,整精米率提高了15.69%~29.92%,垩白粒率降低了16.34%~21.22%。其原因在于,超稀植增加了每穗着粒数,降低了齐穗期的叶粒比,以致稻穗籽粒灌浆速率减慢而改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齐穗后20 d施氮可同时起到提高结实率和整精米率的双重效果。

    综述
    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研究概述
    吕超群, 孙书存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92-703.  doi:10.17521/cjpe.2004.0093
    摘要 ( 2897 )   PDF (380KB) ( 28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了解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密度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和作用机制,对于估算和预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和土壤的碳存储能力、判定碳汇、制定缓解全球变化的合理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现有研究中发现的世界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的独特特点。在全球尺度上,植被碳密度分布与植物生物量格局基本一致,除北方森林外其余大部分随纬度升高而减小;土壤碳密度则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陆地生态系统中北方森林和热带森林的总体碳密度最高,不同的是,前者的碳主要集中在土壤中,而后者则集中在植被中。但在区域尺度上,由于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影响,这种规律性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不起作用。水热条件、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气候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等是碳密度空间格局形成和发生变化的驱动因子。在某一特定区域,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抑制呼吸和分解作用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综合分析特定时空条件下各因子对碳存储量的影响是解释碳密度分布现状,预测碳密度格局变化的关键,但目前的研究对各项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影响强度及多个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是很清楚,需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力度。碳密度研究中的数据获取、机理分析和过程模拟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统一的碳密度测量估算系统和更为精准有效的估算模型,进行多尺度、多精度水平的综合研究。
    林木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梅莉, 王政权, 程云环, 郭大立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704-710.  doi:10.17521/cjpe.2004.0094
    摘要 ( 2809 )   PDF (289KB) ( 245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根周转要消耗大量的C,它影响森林生态系统C分配格局与过程和养分循环,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细根的周转取决于细根的寿命,细根寿命越短,周转越快,根系对C的消耗也越多。大量研究表明,细根的寿命与地上部分C向根系供应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细根直径大小、土壤中N和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温度以及根际周围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有关。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在该领域里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控制细根寿命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评述,目的是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促进我国根系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

    杨属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尹春英, 彭幼红, 罗建勋, 李春阳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711-722.  doi:10.17521/cjpe.2004.0095
    摘要 ( 2286 )   PDF (472KB) ( 22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方面。杨树是世界各国普遍种植的木本植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都开展了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杨属(Populus)植物的派、种及无性系等在表型、染色体、蛋白质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其表型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水平上的种群大小、形态特征、物候期、材性以及对生物或非生物逆境的抗性等方面;在杨属植物中已发现有天然的三倍体及三倍体/非整倍体的杂交种存在;蛋白质的多态性主要集中于同工酶的研究,用于不同杨属植物的遗传差异,无性系或品种的特征、分化和遗传研究;DNA多态性是研究最多的,RFLP、RAPD、AFLP和SSR等分子标记已广泛用于杨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所选择的DNA(nDNA, cpDNA或mtDNA)也不同。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简报
    卧龙自然保护区林隙干扰特征
    杨娟, 刘丽娟, 葛剑平, 丁易, 谭迎春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723-726.  doi:10.17521/cjpe.2004.0096
    摘要 ( 2616 )   PDF (173KB) ( 122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林隙干扰对森林的结构和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五一棚周围林隙干扰格局和林隙特征进行了3条样线调查,样线总长度为4.4 km。结果表明:1)本区以小型林隙干扰为主,林隙平均密度为12.5个•km-1,林隙的分布格局在阳坡和山脊为集聚分布,阴坡近均匀分布;林隙形成木以针叶树为主,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铁杉(Tsuga chinensis)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在形成木的数量和径级组成上均居前列。2)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分布揭示出林隙形成木的形成方式和种类组成均随时间变化。表现为针叶树组形成木对林隙的贡献随时间降低,阔叶树组反之;砍伐和倒木是早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而枯立和折干是近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3)林隙木形成方式关联度分析结果为砍伐与倒木、折干与倒木之间存在显著负关联,林隙其它各形成方式之间的关联不显著,但砍伐与其它形成方式的负联结系数均较高。

    论坛
    新书评介
    《人类最后的宝藏——生态景观浏览》——一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生态学著作
    古滨河, 缪世利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729-729. 
    摘要 ( 1851 )   PDF (20KB) ( 82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美国大沼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全和美国吐丽都大学教授陈吉泉合著的《人类最后的宝藏——生态景观浏览》2002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初版,2004年再版。此书用丰富多彩的照片和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令人心驰神往的大自然景观,是一部难得的将生态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将景观生态学与优美壮观的自然景观图片和生动通俗的文字融合一体的好书。不但值得从事生命、地质、地理和环境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大学生以及研究生阅读,也是一本适合广大爱好自然的读者甚至各级领导干部阅读的科普图书。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乡村城市化加剧的今天,此书的出版,对我们在振兴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母亲,无疑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论文
    植物生态学研究论文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拉丁学名及专业术语缩写符号书写标准规范
    姜联合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730-733. 
    摘要 ( 2309 )   PDF (137KB) ( 12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规范标准的写作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处理稿件中发现,有些论文的研究内容很好,但在执行标准规范方面却较差,不利于缩短出版周期,也不利于知识共享。现将植物生态学领域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法定计量单位、专有专用名词的书写标准规范整理如下,便于作者写作时参考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