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安娜, 李曾燕, 牟凌, 杨柏钰, 赛碧乐, 张立, 张增可, 王万胜, 杜运才, 由文辉, 阎恩荣. 上海大金山岛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77-389. |
[2] |
马常钦, 黄海龙, 彭政淋, 吴纯泽, 韦庆钰, 贾红涛, 卫星. 水曲柳雌雄株复叶类型及光合功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87-1297. |
[3] |
吴铠, 李凯, 贾伟瀚, 廖梦娜, 倪健. 湖泊沉积植物古DNA的现代过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735-752. |
[4] |
陈天翌, 娄安如. 青藏高原东侧白桦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5): 561-568. |
[5] |
杜军, 王文, 何志斌, 陈龙飞, 蔺鹏飞, 朱喜, 田全彦. 祁连山青海云杉物候表型的空间分异及其内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8): 834-843. |
[6] |
肖文宏, 周青松, 朱朝东, 吴东辉, 肖治术. 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和方法应用进展与展望[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4): 409-417. |
[7] |
徐豪, 刘明国, 董胜君, 吴月亮, 张皓凯. 东北杏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变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7): 585-600. |
[8] |
张新新, 王茜, 胡颖, 周玮, 陈晓阳, 胡新生. 植物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5): 383-395. |
[9] |
何庆海, 杨少宗, 李因刚, 沈鑫, 柳新红. 枫香树种群种子与果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7): 752-763. |
[10] |
朱弘, 朱淑霞, 李涌福, 伊贤贵, 段一凡, 王贤荣. 尾叶樱桃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变异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68-1178. |
[11] |
张俪文, 韩广轩. 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0): 977-989. |
[12] |
沈风娇, 任倩倩, 董琦, 朱丽, 张建芳, 杨婧, 张冉, 梁红柱, 赵建成, 石硕. 一种适合野外使用的被子植物分子标本干燥方式[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7): 787-794. |
[13] |
杨雪, 申俊芳, 赵念席, 高玉葆. 不同基因型羊草数量性状的可塑性及遗传分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3): 359-368. |
[14] |
柳江群, 尹明宇, 左丝雨, 杨绍斌, 乌云塔娜. 长柄扁桃天然种群表型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0): 1091-1102. |
[15] |
尹明宇, 姜仲茂, 朱绪春, 包文泉, 赵罕, 乌云塔娜. 内蒙古山杏种群表型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10): 1090-1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