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胡琪娟, 盛茂银, 殷婕, 白义鑫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 (9): 962-972.   DOI: 10.17521/cjpe.2020.0083
摘要   (1003 HTML111 PDF(pc) (1127KB)(1233)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贫瘠土壤养分环境的适应策略, 及其细根、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等级的响应, 该研究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为研究对象, 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开展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构树细根、根际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钙(Ca)及全镁(Mg)养分含量特征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除Ca含量外,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细根N:P为12.59, 表明构树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 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 细根C、N含量和C:N、C:P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K、P含量是则表现为先升后降, Ca、Mg含量和N:P无明显变化规律;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的构树根际土壤N、P、K、Ca含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而C、Mg含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较不显著; 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二者的C、P、Ca、Mg含量、C:N、C:P分别对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细根的K含量则较为稳定, 几乎不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项目
Item
细根 Fine root 根际土壤 Rhizosphere soil
平均值
Mean (mg·g-1)
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mg·g-1)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平均值
Mean (mg·g-1)
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mg·g-1)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C 445.61 48.98 10.99 25.79 6.04 23.42
N 5.98 1.08 18.06 2.15 0.26 12.09
P 0.48 0.07 14.58 1.11 0.21 18.92
K 2.71 0.84 31.00 1.88 0.52 27.66
Ca 8.60 3.58 41.63 12.03 2.69 22.36
Mg 0.77 0.27 35.32 1.56 0.55 35.26
C:N 77.98 20.92 26.83 12.07 2.80 23.20
C:P 962.06 222.19 23.10 23.93 6.46 27.00
N:P 12.59 1.90 15.09 1.99 0.37 18.59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3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构树细根和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n = 153)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对构树细根、根际土壤C、N、P、K、Ca、Mg含量及C、N、P计量比进行比较(表3), 可知, C、N、K含量及C:N、C:P和N:P在细根与根际土壤中的大小规律均表现为细根>根际土壤, 而P、Ca、Mg含量则表现为根际土壤>细根。不同营养元素在细根内的变异程度总体表现为Ca、Mg、K大于C、N、P, 其中Ca含量变异系数最大, 达到41.63%。根际土壤中, N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小, 为12.09%; Mg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 为35.26%。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