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 (9):
962-972.
DOI: 10.17521/cjpe.2020.0083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贫瘠土壤养分环境的适应策略, 及其细根、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等级的响应, 该研究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为研究对象, 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开展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构树细根、根际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钙(Ca)及全镁(Mg)养分含量特征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除Ca含量外,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细根N:P为12.59, 表明构树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 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 细根C、N含量和C:N、C:P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K、P含量是则表现为先升后降, Ca、Mg含量和N:P无明显变化规律;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的构树根际土壤N、P、K、Ca含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而C、Mg含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较不显著; 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二者的C、P、Ca、Mg含量、C:N、C:P分别对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细根的K含量则较为稳定, 几乎不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2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构树根际土壤C、N、P、K、Ca、Mg含量及C、N、P比值(平均值+标准偏差)。横坐标的1、2、3、4、5分别代表无、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等级石漠化。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下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p < 0.05)。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由图2可知,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计量比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具体表现为: C含量在无石漠化环境最高, 可达109.56 mg·g-1, 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最低, 仅为62.40 mg·g-1; N、P、Mg含量则表现为在潜在石漠化环境显著低于其他等级石漠化环境(p < 0.05); C:P、N:P在潜在石漠化环境显著高于其他等级石漠化环境(p < 0.05), C:N、C:P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显著低于其他等级石漠化环境(p < 0.05)。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 根际土壤N含量先降后增, P含量先增后降, K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 Ca整体呈增加趋势, 而C、Mg含量及C:N、C:P、N:P无明显变化规律。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