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胡琪娟, 盛茂银, 殷婕, 白义鑫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 (9): 962-972.   DOI: 10.17521/cjpe.2020.0083
摘要   (1003 HTML111 PDF(pc) (1127KB)(1233)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贫瘠土壤养分环境的适应策略, 及其细根、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等级的响应, 该研究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为研究对象, 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开展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构树细根、根际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钙(Ca)及全镁(Mg)养分含量特征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除Ca含量外,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细根N:P为12.59, 表明构树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 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 细根C、N含量和C:N、C:P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K、P含量是则表现为先升后降, Ca、Mg含量和N:P无明显变化规律;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的构树根际土壤N、P、K、Ca含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而C、Mg含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较不显著; 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二者的C、P、Ca、Mg含量、C:N、C:P分别对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细根的K含量则较为稳定, 几乎不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项目 Item RS C RS N RS P RS K RS Ca RS Mg RS C:N RS C:P RS N:P
FR C 0.542** 0.295** 0.039 -0.153 -0.313** -0.510 0.480** 0.467** 0.148
FR N -0.261** -0.380** -0.215* -0.004 -0.045 -0.144 -0.146 -0.092 0.033
FR P -0.231** -0.176* 0.198* 0.181* 0.142 0.018 -0.191* -0.438** -0.399**
FR K -0.143 -0.190 0.079 0.117 0.064 -0.037 -0.055 -0.174* -0.193*
FR Ca 0.080 0.133 0.208* 0.150 0.207* 0.356** 0.037 -0.154 -0.190*
FR Mg -0.034 0.021 0.084 -0.254** 0.105 0.188* -0.117 -0.160* -0.078
FR C:N 0.467** 0.373** 0.122 -0.132 -0.142 0.001 0.368** 0.342** 0.081
FR C:P 0.413** 0.226** -0.154 -0.251* -0.191* -0.045 0.381** 0.548** 0.361**
FR N:P -0.051 -0.231** -0.448** -0.155 -0.136 -0.145 0.048 0.346** 0.459**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4 细根(FR)与根际土壤(RS)的养分含量及C、N、P计量特征的相关系数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细根与根际土的采集分别参照完整土块法和抖土法(Guo et al., 2004; 罗艳和樊卫国, 2014; 陈晓萍等, 2018)。首先, 按东南、西南、北3个不同方位在树冠内, 距构树基部1.5 m范围内将凋落物清理干净, 利用平板利铲随机挖取3个20 cm × 20 cm × 20 cm的土块, 从土块中选取植物根系中直径较小的根系, 利用抖土法抖落根系表面的较大颗粒土和杂质, 采集附着于根际表面4 mm以内的根际土(高雨秋等, 2019)。将每株构树基部不同位置所采得的样品混合后, 分别装进贴有标签的密封袋中带回实验室。于实验室内, 先将根系表面残留的根际土轻轻刮下放入对应的密封袋中, 并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根系, 后用蒸馏水洗去根系上的细小泥沙, 然后依据Casper和Jackson (1997)的划分依据, 仔细选取直径小于2 mm的根系, 即为细根。细根样品与根际土壤样品各153个。洗净的细根样品置于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后调至60 ℃烘干至恒质量, 用LMP-800A高速粉碎机(永康市石柱铂欧五金厂, 永康, 中国)粉碎, 过0.149 mm筛。根际土壤自然晾干1个月, 除去其中的动植物残体, 用石磨棒研磨后过0.149 mm筛, 用以化学分析。
对构树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做Pearson相关分析(表4), 结果表明, 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及计量比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其中, 细根C、P含量和C:P与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C、N、P计量比的相关关系显著(p < 0.05)。细根C含量与根际土壤C、N、Ca含量及C:N、C:P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 < 0.01)。细根P含量与根际土壤C含量、C:P及N:P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 < 0.01), 与根际土壤N、P、K含量及C:N呈显著相关关系(p < 0.05)。细根C:P与根际土壤C、N含量及C:N、C:P、N:P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 < 0.01), 与根际土壤K、Ca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 < 0.05)。而细根K含量与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较不显著, 细根K含量仅与根际土壤C:P、N:P呈显著相关关系(p < 0.05)。除细根N含量与根际土壤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细根K含量与根际土壤K含量不相关外, 细根与根际土壤中相对应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之间均呈极显著(p < 0.01)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此外, 细根C:N、C:P主要受根际土壤C含量的影响, 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细根N:P主要受根际土壤P含量的影响, 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