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多服务性的关系: 回顾与展望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 (10):
1094-1111.
DOI: 10.17521/cjpe.2020.0154
近10年来,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EMF)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领域新兴的热点研究方向。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是指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重生态系统功能的能力, 受到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文简要回顾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研究历史, 侧重介绍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量化方法发展历程, 并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的主要趋势, 包括生物多样性维度、时空尺度和全球变化驱动因子等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同时, 回顾了近5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新方向;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区别, 提出了生态系统多服务性(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EMS)概念。最后简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服务性(BEMS)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3
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计算方法。参考Manning等(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对于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量化, 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 Lavorel等(2011)提出的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生态系统多重服务的分析框架, 这一分析框架主要通过区分土地利用和非生物因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来预测景观尺度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并制图。其中, 直接效应包括土地利用及其与非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属性的影响。间接效应主要考虑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和非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间接作用。该法对于预测景观尺度上生态系统多重服务具有潜在的应用, 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和协同。但这一方法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赋予同样的权重, 并没有考虑不同利益相关群体。比如农民对增加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有较高的权重, 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对景观和生境的多样性有较高的权重, 这些都没有在该分析框架里面予以考虑。第二, Manning等(2018)提出的五步量化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方法, 充分考虑了不同利益群体权重问题。具体包括: (1)咨询不同的利益群体, 确定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重; (2)建立生态系统供给-利益关系, 主要通过专家知识、经验方法或者咨询利益群体; (3)量化生态系统服务, 通过直接测量或者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获得; (4)利用供给-利益关系将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标准化; (5)将标准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乘以利益群体的权重并加和得到生态系统多服务性这一量化指标。Manning等(2018)五步量化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方法虽然考虑了不同利益群体, 但要获得景观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还需要结合Lavorel等(2011)的方法。我们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为例, 介绍了Manning等五步量化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方法, 详见图3。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