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DOI: 10.17521/cjpe.2024.0330
• • 下一篇
王志波1,2,刘文胜1,2,吴瑞俊1,王国梁1,2
Zhi-Bo WANG1,2,3,4,Wen-Sheng LIU1,2,3,4,Rui-Jun WU1,4,Guo-Liang WANG5,6
摘要: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地貌单元之一,其复杂破碎的地形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川台地作为该区域的重要农业耕作区,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该区域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类型。作物性状和产量作为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中的基础要素,可直接反映农田的生产力,也是衡量农田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连续多年对川台地农田生态要素观测,对于深入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安塞站)是研究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核心研究平台,隶属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也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田生态系统长期野外观测的重要平台。本数据集整合了安塞站川台地(2018–2023年)典型耕作制度下3个农田长期定位观测场的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等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样地长期轮作体系、肥料投入、农药/除草剂/生长剂投入、收获期性状、收获期测产等数据。此数据集为研究和评估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稳定性、优化农业管理措施及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