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爽, 陈雅轩, 陈艳梅, 王佳乐, 刘倩愿
收稿日期:
2025-03-24
修回日期:
2025-06-06
WANG Shuang, Chen Ya—Xuan, CHEN Yanmei, WANG Jiale, LIU Qianyuan
Received:
2025-03-24
Revised:
2025-06-06
摘要: 酸枣(Ziziphus jujuba)作为典型旱生灌木,明确其根系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以增进对植物资源获取策略的理解,为酸枣灌木丛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酸枣仁道地药材产区邢台市临城县内24个不同生境酸枣灌木丛为研究对象,测定酸枣根系形态、构型和化学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酸枣根系性状在不同生境下的变异规律,阐明酸枣根经济空间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酸枣根系构型性状(分支比和分支强度)的变异幅度显著高于形态(直径和比根长)和化学(根氮和根碳含量)性状。在种内水平上酸枣根系功能性状存在二维根经济空间。第一维度由比根长(比根面积)与根直径(组织密度)权衡主导,代表着根从自主觅食策略(发育更高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转变为菌根合作的养分获取策略。第二维度由负相关的根组织密度(直径)与根氮(根碳)含量组成,代表根系防御与资源获取的权衡维度。(2)土壤环境会影响酸枣根系资源获取情况,在全磷、全钾或砂粒含量较高,pH、含水量或有机碳含量较低的土壤中,酸枣根系倾向于自主觅食策略,相反土壤条件下,酸枣根系倾向于菌根合作获取资源。(3)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9.29 %)、全磷(6.12 %)、粉粒(3.87 %)与黏粒含量(2.96%)是影响酸枣根系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干旱条件下,酸枣通过增大比根长与比根面积来获取资源,在低磷环境下酸枣倾向于增大根直径来增强适应性。酸枣通过根系性状的协同调整实现资源获取与生存防御的平衡,其策略受环境异质性和长期进化筛选双重驱动。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植物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爽, 陈雅轩, 陈艳梅, 王佳乐, 刘倩愿. 太行山典型区不同生境酸枣根系资源获取策略. . DOI: 10.17521/cjpe.2025.0107
WANG Shuang, Chen Ya—Xuan, CHEN Yanmei, WANG Jiale, LIU Qianyuan. Strategies for root resources acquisition of Ziziphus jujuba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typical areas of Taihang Mountain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5.0107
[1] | 童金莲, 张博纳, 汤璐瑶, 叶琳峰, 李姝雯,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C4植物狗尾草功能性状网络沿降水梯度带的区域分异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 |
[2] | 张静 陈洁 李艳朋 盘李军 许涵 李意德 何海生. 南亚热带针阔混交人工林植物生物量比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0. |
[3] | 戴丽君, 向玲艺, 蹇陈, 王晓锋. 三峡回水扰动增强了入库小流域河岸带典型草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局域分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 |
[4] | 郑子仪, 陈江慧, 刘慧颖. 气候变暖增加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物种的根系分泌速率[J]. ,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 |
[5] | 张箫荻, 王晓霞, 章毓文, 侯靖雨, 石骁鹏, 和璐璐, 刘亚栋, 薛柳, 何宝华, 段劼. 北京山区三种林下灌木水力结构及叶片功能性状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 |
[6] | 梁天豪, 熊德成, 刘源豪, 杜旭龙, 杨智杰, 黄锦学. 不同菌根类型树种的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根际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 |
[7] | 崔冬晴, 田晨, 宋慧敏, 鲁小名, 萨其日, 徐国庆, 杨培志, 白永飞, 田建卿. 典型草原优势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对长期放牧的响应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 |
[8] | 陈凯, 杨艳, 徐玲, 蒋忠华. 滇西南山地沿海拔梯度球花报春种子形态与萌发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 |
[9] | 王秀媛, 申磊, 刘婷婷, 尉雯雯, 张帅, 张伟. ‘塞外红’苹果-大豆复合系统根系时空分布与种间竞争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748-759. |
[10] | 郭李琦, 闫晓蕾, 曹磊, 高景, 刘瑞强, 周旭辉. 树种菌根类型与根系性状对根际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73-584. |
[11] | 王娟, 张登山, 肖元明, 裴全帮, 王博, 樊博, 周国英. 长期围封后高寒草原植物根系分泌物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96-609. |
[12] | 杜英杰, 范爱连, 王雪, 闫晓俊, 陈廷廷, 贾林巧, 姜琦, 陈光水.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乔木树种与林下灌木树种根-叶功能性状协调性及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85-595. |
[13] | 李欣怡, 张丽芳, 吴友贵, 郭静, 兰荣光, 吕洪飞, 于明坚. 不同海拔高度下百山祖冷杉幼苗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610-623. |
[14] | 李梦琦, 苗灵凤, 李大东, 龙奕帆, 叶冰冰, 杨帆.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细根功能性状对不同潮位沉积物养分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52-561. |
[15] | 李姝雯, 汤璐瑶, 张博纳, 叶琳峰, 童金莲,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降水梯度带榆树枝叶协作关系的区域分异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82-29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