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4): 1-0.DOI: 10.17521/cjpe.2024.0140
• •
杜英杰1,范爱连1,王雪1,闫晓俊1,陈廷廷2,贾林巧1,姜琦1,陈光水1
收稿日期:
2024-05-06
修回日期:
2024-10-07
出版日期:
2025-04-20
发布日期:
2025-04-14
Ying-Jie DU1,Lian AiFAN2,Xue WANG2,Xiao-jun Yan3,Ting-ting CHEN4,Qiao LinJIA2,Qi JIANG2,CHEN Guang-Shui
Received:
2024-05-06
Revised:
2024-10-07
Online:
2025-04-20
Published:
2025-04-14
摘要: 研究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的协调性及差异, 有助于从整个植物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植物的生态策略。为此, 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内20种木本植物(10种乔木、10种灌木)的叶片与根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 探讨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乔木与林下灌木树种根叶功能性状协调性及生存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 叶片与1级根相似性状间, 仅叶氮浓度和根氮浓度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0.05), 且不受系统发育影响。群落内叶性状存在一个叶经济轴和叶组织密度-叶厚度变异轴, 1级根性状存在一个合作轴(由负相关的根直径-比根长表示)和根经济轴(由负相关的根氮浓度-根组织密度表示)。根叶经济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乔木种和灌木种间仅在根系合作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 乔木具有较大的根直径, 而灌木具有较高的比根长。除此之外, 灌木种的SLA显著大于乔木种。研究结果表明,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内叶性状与根性状呈现复杂的整合关系, 乔木种和灌木种间采取不同的地上和地下策略来适应群落内的生境异质性。本研究结果扩充了局部尺度上根叶性状间协调性的认识, 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内的生态过程和物种共存机制。
杜英杰 范爱连 王雪 闫晓俊 陈廷廷 贾林巧 姜琦 陈光水.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乔木树种与林下灌木树种根-叶功能性状协调性及差异.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DOI: 10.17521/cjpe.2024.0140
Ying-Jie DU Lian AiFAN Xue WANG Xiao-jun Yan Ting-ting CHEN Qiao LinJIA Qi JIANG CHEN Guang-Shui. Coordin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root-leaf functional traits between tree species and understory shrub species in subtropical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4): 1-0. DOI: 10.17521/cjpe.2024.0140
[1] | 赵洪贤 Peng Liu 史曼英 徐铭泽 贾昕 田赟 查天山. 毛乌素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油蒿和赖草叶片氮分配对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60-474. |
[2] | 秦嘉晨, 王欢, 朱江, 王扬, 田晨, 白永飞, 杨培志, 郑淑霞. 基于种内与种间性状变异的放牧过滤作用及其尺度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58-871. |
[3] | 付粱晨, 丁宗巨, 唐茂, 曾辉, 朱彪. 北京东灵山白桦和蒙古栎的根际效应及其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508-522. |
[4] | 范宏坤, 曾涛, 金光泽, 刘志理. 小兴安岭不同生长型阔叶植物叶性状变异及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64-376. |
[5] | 萨其拉, 张霞, 朱琳, 康萨如拉. 长期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优势种无芒隐子草叶片解剖结构变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31-340. |
[6] | 杜旭龙, 黄锦学, 杨智杰, 熊德成. 增温对植物叶片和细根氧化损伤与防御特征及其相互关联影响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135-146. |
[7] | 陈香蕾, 崔树娟, 赵晨军, 顾洪亮, 陈晓萍, 李锦隆, 孙俊. 基于叶形分类的木本植物单叶片面积预测模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2): 1683-1691. |
[8] | 徐铭泽, 赵洪贤, 李成, 李满乐, 田赟, 刘鹏, 查天山. 季节尺度毛乌素沙地黑沙蒿的叶片性状网络特征及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2): 1650-1665. |
[9] | 王思琦, 金光泽. 五角槭不同生活史阶段叶枝根性状的变异与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1): 1510-1523. |
[10] | 王振宇, 黄志群. 亚热带27种木本植物叶片性状对植食作用的影响: 验证生长-防御权衡假说[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1): 1501-1509. |
[11] | 李民青, 周孝明, 王双龙, 陈丽丹, 李从娟, 刘冉. 干旱胁迫下乔木状沙拐枣枝干光合作用对水力性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1): 1524-1535. |
[12] | 胡楚婷, 杨柳依依, 石绍林, 周琰, 陈婷婷, 郑博瀚, 杨暘, 卢小玲, 王陈玲, 倪健. 浙江金华典型人工植被的植物功能性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336-1350. |
[13] | 孙佳慧, 史海兰, 陈科宇, 纪宝明, 张静. 植物细根功能性状的权衡关系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055-1070. |
[14] | 周莹莹, 林华. 不同水热梯度下冠层优势树种叶片热力性状及适应策略的变化趋势[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733-744. |
[15] | 刘婧, 缑倩倩, 王国华, 赵峰侠.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柠条锦鸡儿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546-55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