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属于常绿乔木植物, 在冬季由于低温胁迫易发生光抑制或光破坏, 进而影响其生长。该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和820 nm光反射同步测量技术, 比较了冬季枇杷叶片两个光系统光抑制的差异。由秋入冬后, 枇杷叶片光系统II (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显著下降, 但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不变, 光系统I (PSI)活性没有变化; PSII和PS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ΦPSI)均显著下降, 非光化学猝灭(NPQ)在强光下显著下降。由冬入春后, 枇杷叶片Fv/Fm显著升高, PSII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和PSI活性下降。并且, ΦPSII显著上升, 而ΦPSI保持不变, NPQ在强光下显著升高。这表明, 冬季低温胁迫下, 枇杷叶片PSI的光抑制发生比PSII晚, 且恢复较慢。PSII光抑制发生较早, 其活性恢复也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