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雯婷,张国云,裴国亮,李鹏民
收稿日期:
2024-09-12
修回日期:
2024-12-20
发布日期:
2025-03-25
Wenting Zhang1,Guoyun Zhang1,Guoliang Pei1,Pengmin Li2
Received:
2024-09-12
Revised:
2024-12-20
摘要: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属于常绿乔木植物, 在冬季由于低温胁迫易发生光抑制或光破坏, 进而影响其生长。该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和820 nm光反射同步测量技术, 比较了冬季枇杷叶片两个光系统光抑制的差异。由秋入冬后, 枇杷叶片光系统II (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显著下降, 但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不变, 光系统I (PSI)活性没有变化; PSII和PS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ΦPSI)均显著下降, 非光化学猝灭(NPQ)在强光下显著下降。由冬入春后, 枇杷叶片Fv/Fm显著升高, PSII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和PSI活性下降。并且, ΦPSII显著上升, 而ΦPSI保持不变, NPQ在强光下显著升高。这表明, 冬季低温胁迫下, 枇杷叶片PSI的光抑制发生较PSII晚, 且恢复较慢。PSII光抑制发生较早, 其活性恢复也较早。
张雯婷 张国云 裴国亮 李鹏民. 利用叶绿素荧光和820 nm光反射同步测量揭示枇杷叶片PSII和PSI冬季光抑制差异.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309
Wenting Zhang Guoyun Zhang Guoliang Pei Pengmin Li. Different photoinhibition of PSII and PSI in Eriobotrya japonica leaves in winter revealed by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820 nm light refle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309
[1] | 刘柯言 韩璐 宋午椰 张初蕊 胡旭 许行 陈立欣.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光合稳定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2] | 王贝贝 吴苏 王苗苗 胡锦涛. SIF的辐射、结构与生理信息在作物GPP估算中的贡献比例:多时间尺度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3] | 闫小红 傅英健 胡文海. 亚热带地区3种常绿阔叶植物光系统II功能对冬季短暂升温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31-342. |
[4] | 全小强, 王燕茹, 李小玉, 梁海燕, 王立冬, 闫小莉. 氮添加和铵硝态氮配比对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50-1064. |
[5] | 任培鑫, 李鹏, 彭长辉, 周晓路, 杨铭霞. 洞庭湖流域植被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3): 319-330. |
[6] | 师生波, 周党卫, 李天才, 德科加, 杲秀珍, 马家麟, 孙涛, 王方琳. 青藏高原高山嵩草光合功能对模拟夜间低温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3): 361-373. |
[7] | 师生波, 师瑞, 周党卫, 张雯. 低温对高山嵩草叶片光化学和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41-1452. |
[8] | 薛金儒, 吕肖良.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289-1304. |
[9] | 吴霖升, 张永光, 章钊颖, 张小康, 吴云飞.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167-1199. |
[10] | 周稳, 迟永刚, 周蕾.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北半球森林物候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4): 345-354. |
[11] | 丁键浠, 周蕾, 王永琳, 庄杰, 陈集景, 周稳, 赵宁, 宋珺, 迟永刚. 叶绿素荧光主动与被动联合观测应用前景[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2): 105-118. |
[12] | 郭庆华, 胡天宇, 马勤, 徐可心, 杨秋丽, 孙千惠, 李玉美, 苏艳军. 新一代遥感技术助力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4): 418-435. |
[13] | 刘校铭, 杨晓芳, 王璇, 张守仁.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和五角枫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3): 197-207. |
[14] | 蔡建国, 韦孟琪, 章毅, 魏云龙. 遮阴对绣球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5): 570-576. |
[15] | 樊大勇, 付增娟, 谢宗强, 李荣贵, 张淑敏. 调制式荧光影像新技术: 叶片内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及其异质性的活体测定[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9): 942-95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