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4): 1-0.DOI: 10.17521/cjpe.2024.0283
• •
王贝贝,吴苏,王苗苗,胡锦涛
收稿日期:
2024-08-21
修回日期:
2024-12-04
出版日期:
2025-04-20
发布日期:
2025-04-14
Bei-Bei WANG1,WU su2,Wang miaomiao2,Hu jintao2
Received:
2024-08-21
Revised:
2024-12-04
Online:
2025-04-20
Published:
2025-04-14
摘要: 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 准确地监测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至关重要。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与GPP之间的近线性关系提供了一个从地面到全球尺度估算植被碳吸收的新途径。然而, 在不同时间尺度下, SIF的辐射、结构和生理信息对GPP估算的贡献比例仍不明晰。该研究使用位于河南商丘的野外定点的冠层光谱和涡度协方差通量观测数据,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这两种典型的C3和C4作物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基于近红外植被反射率指数(NIRv)和荧光校正植被指数(FCVI)拆分SIF的辐射、结构和生理组分的方法, 改进留一法量化了这些组分对GPP估算的贡献, 并分析了作物类型和时间分辨率对SIF与GPP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 作物类型差异及时间分辨率的降低显著影响SIF与GPP之间的关系; 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如半小时和一天内, 辐射组分是SIF与GPP关系的主要驱动力。然而, 随着时间尺度的延长到一周或更长, 结构和生理组分的影响逐渐显著; 基于NIRv和FCVI的方法在拆分SIF的辐射、结构和生理组分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通过深入理解并精确量化SIF与GPP的关系, 该研究有助于优化全球植被监测及碳循环研究中的遥感技术和模型。
王贝贝 吴苏 王苗苗 胡锦涛. SIF的辐射、结构与生理信息在作物GPP估算中的贡献比例:多时间尺度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DOI: 10.17521/cjpe.2024.0283
Bei-Bei WANG WU su Wang miaomiao Hu jintao. Contributions of radiative, structural, and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n predicting crop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across temporal scale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4): 1-0. DOI: 10.17521/cjpe.2024.0283
[1] | 王志波 刘文胜 吴瑞俊 王国梁. 2018-2023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川台地农田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2] | 王鹏 李向义 高艳菊 热甫开提 曾凡江. 2005-201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农田作物(棉花)的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3] | 朱喜 何志斌 杜明武 赵丽雯 赵丽雯 吴丹丹. 2004-2010年河西走廊中段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4] | 樊月玲 蒋正德 叶佳舒 郑立臣 陈欣. 2005-2015年下辽河平原农田长期观测样地主要农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动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5] | 李少伟 何永涛 孙维 戴尔阜. 2016-2020年拉萨河谷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的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6] | 李琳 黄佳芳 丁中浩 郭萍萍 蔡芫镔 李诗华 李云琴 罗敏. 淹水增加对短叶茳芏潮汐沼泽湿地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
[7] | 刘柯言 韩璐 宋午椰 张初蕊 胡旭 许行 陈立欣.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光合稳定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15-431. |
[8] | 王音, 同小娟, 张劲松, 李俊, 孟平, 刘沛荣, 张静茹. 干旱对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及其耦合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57-1171. |
[9] | 杨宇萌, 来全, 刘心怡.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定量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06-316. |
[10] | 任培鑫, 李鹏, 彭长辉, 周晓路, 杨铭霞. 洞庭湖流域植被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3): 319-330. |
[11] | 刘沛荣, 同小娟, 孟平, 张劲松, 张静茹, 于裴洋, 周宇. 散射辐射对中国东部典型人工林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904-918. |
[12] | 谢育杭, 贾璞, 郑修坛, 李金天, 束文圣, 王宇涛. 驯化对作物微生物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作用途径[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3): 249-266. |
[13] | 原媛, 母艳梅, 邓钰洁, 李鑫豪, 姜晓燕, 高圣杰, 查天山, 贾昕. 植被覆盖度和物候变化对典型黑沙蒿灌丛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2): 162-175. |
[14] | 薛金儒, 吕肖良.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289-1304. |
[15] | 吴霖升, 张永光, 章钊颖, 张小康, 吴云飞.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167-119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