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3): 415-431.DOI: 10.17521/cjpe.2023.0265 cstr: 32100.14.cjpe.2023.0265
• • 上一篇
刘柯言,韩璐,宋午椰,张初蕊,胡旭,许行,陈立欣
收稿日期:
2023-09-14
修回日期:
2024-04-06
出版日期:
2025-03-20
发布日期:
2024-04-09
Ke-Yan LIU1,Lu HAN2,Wu-Ye SONG3,ChuRui Zhang1,Xu HU1,Hang Xu4,Lin-Xin Lin-Xin CHENCHEN
Received:
2023-09-14
Revised:
2024-04-06
Online:
2025-03-20
Published:
2024-04-09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气象干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干旱有增加的趋势,探索植被光合生理活动对干旱的抵抗力和复原力对了解植被生长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预测未来该地区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GOSIF产品、气温及SPEI数据,使用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分析干旱对黄土高原各气候分区植被和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光合作用时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的光合复原力与干旱程度之间呈线性关系,造成植被光合复原力逐渐减弱的干旱序列依次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植被光合对干旱的抵抗力与干旱程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抵抗力由强到弱的干旱序列依次为重度干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黄土高原植被光合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分区植被发现,干旱气候区植被的光合复原力随着干旱程度增强而降低,半干旱气候区植被光合复原力较为稳定,半湿润区植被光合复原力随重度、轻度和中度干旱依次降低。在各植被类型中,森林的光合作用的复原力和抵抗力最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区植被稳定性的区域性特点,从而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柯言 韩璐 宋午椰 张初蕊 胡旭 许行 陈立欣.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光合稳定性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15-431. DOI: 10.17521/cjpe.2023.0265
Ke-Yan LIU Lu HAN Wu-Ye SONG ChuRui Zhang Xu HU Hang Xu Lin-Xin Lin-Xin CHENCHEN. Detection of drought effects on photosynthetic stability of veg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based on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3): 415-431. DOI: 10.17521/cjpe.2023.0265
[1] | 王贝贝 吴苏 王苗苗 胡锦涛. SIF的辐射、结构与生理信息在作物GPP估算中的贡献比例:多时间尺度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2] | 赵洪贤 Peng Liu 史曼英 徐铭泽 贾昕 田赟 查天山. 毛乌素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油蒿和赖草叶片氮分配对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1-0. |
[3] | 王堃莹 邱贵福 刘子赫 孟君 刘宇轩 贾国栋. 气候变化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43-355. |
[4] | 邵畅畅 段洪浪 赵熙州 丁贵杰. 树木干旱死亡点预测及致死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21-231. |
[5] | 吴风燕, 吴永胜, 陈晓涵, 冯骥, 卢丽媛, 查斯娜, 王超宇, 孟元发, 尹强. 鄂尔多斯高原3种固沙灌木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80-1191. |
[6] | 王音, 同小娟, 张劲松, 李俊, 孟平, 刘沛荣, 张静茹. 干旱对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及其耦合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57-1171. |
[7] | 马煦晗, 黄菊莹, 余海龙, 韩翠, 李冰.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易分解组分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65-1077. |
[8] | 张鹏, 焦亮, 薛儒鸿, 魏梦圆, 杜达石, 吴璇, 王旭鸽, 李倩. 干旱强度影响祁连山西段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的生长恢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77-987. |
[9] | 龙吉兰, 蒋铮, 刘定琴, 缪宇轩, 周灵燕, 冯颖, 裴佳宁, 刘瑞强, 周旭辉, 伏玉玲. 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17-827. |
[10] | 白皓然, 侯盟, 刘艳杰. 少花蒺藜草入侵与干旱对羊草群落生产力的影响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77-589. |
[11] | 黄砺成, 莫兴国. 海河流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与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256-1273. |
[12]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13] | 吴瀚, 白洁, 李均力,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41-55. |
[14] | 马常钦, 黄海龙, 彭政淋, 吴纯泽, 韦庆钰, 贾红涛, 卫星. 水曲柳雌雄株复叶类型及光合功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87-1297. |
[15] | 韩聪, 母艳梅, 查天山, 秦树高, 刘鹏, 田赟, 贾昕. 2012-2016年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黑沙蒿灌丛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322-133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