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4, Vol. 48 ›› Issue (10): 1256-1273.DOI: 10.17521/cjpe.2023.0076 cstr: 32100.14.cjpe.2023.0076
• • 上一篇
黄砺成,莫兴国
收稿日期:
2023-03-16
修回日期:
2024-01-13
出版日期:
2024-10-20
发布日期:
2024-12-03
通讯作者:
莫兴国
Li-Cheng HUANG1,Xing-Guo MO2
Received:
2023-03-16
Revised:
2024-01-13
Online:
2024-10-20
Published:
2024-12-03
Contact:
Xing-Guo MO
摘要: 干旱强度和频率上升严重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保证未来逆境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象干旱响应与弹性的时空特征亟待探究。该研究以海河流域2001–2018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度量气象干旱, 基于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分析NPP与SPEI的数量关系, 评估自然植被的干旱风险及植被在干旱后呈现的弹性。结果显示: (1)海河流域自然植被NPP和NDVI在研究期内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2)植被NPP对干旱的滞后时间呈草原、稀树草原<落叶阔叶林、多树草原<落叶-常绿混交林、郁闭灌丛; (3)干旱致灾风险则呈现草原>郁闭灌丛>多树草原>落叶阔叶林>稀树草原>落叶-常绿混交林; (4)流域75%以上植被NPP明显偏低不超过1个月, 弹性较强; 森林类植被的弹性强于灌草类, 两者年内变化趋势相反, 年际均呈增长趋势; NPP响应和弹性特征随植被型和干旱强度而变。基于植被干旱风险和弹性调整造林还草措施, 优化植被结构, 提升物种多样性, 可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黄砺成 莫兴国. 海河流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与弹性.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256-1273. DOI: 10.17521/cjpe.2023.0076
Li-Cheng HUANG Xing-Guo MO. Response and resilience of the Hai River Basin ecosystem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under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4, 48(10): 1256-1273. DOI: 10.17521/cjpe.2023.0076
[1] | 张义, 程杰, 苏纪帅, 程积民. 长期封育演替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与多样性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2): 176-187. |
[2] | 臧永新, 马剑英, 周晓兵, 陶冶, 尹本丰, 沙亚古丽•及格尔, 张元明. 极端干旱和降水对沙垄不同坡向坡位短命植物地上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537-1550. |
[3] | 汲玉河, 周广胜, 王树东, 王丽霞, 周梦子. 2000-2019年秦岭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演变特征及 驱动力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6): 617-625. |
[4] | 方欧娅, 张永, 张启, 贾恒锋. 黄河上游甘蒙柽柳生长对极端旱涝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6): 641-649. |
[5] | 王奕丹, 李亮, 刘琪璟, 马泽清. 亚热带6个典型树种吸收细根寿命与形态属性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4): 383-393. |
[6] | 嘎玛达尔基, 杨泽, 谭星儒, 王珊珊, 李伟晶, 游翠海, 王彦兵, 张兵伟, 任婷婷, 陈世苹. 凋落物输入变化和氮添加对半干旱草原群落生产力及功能群组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8): 791-806. |
[7] | 舒树淼, 朱万泽, 冉飞, 孙守琴, 张元媛. 贡嘎山峨眉冷杉成熟林碳利用效率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1): 1127-1137. |
[8] | 王玉冰,孙毅寒,丁威,张恩涛,李文怀,迟永刚,郑淑霞. 长期氮添加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及途径[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 22-32. |
[9] | 李建军, 刘恋, 陈迪马, 许丰伟, 程军回, 白永飞. 底座入土深度和面积对典型草原土壤呼吸测定结果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2): 152-164. |
[10] | 吴红宝, 高清竹, 干珠扎布, 李钰, 闫玉龙, 胡国铮, 王学霞, 严俊, 何世丞. 放牧和模拟增温对藏北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0): 853-862. |
[11] | 李旭华, 孙建新. Biome-BGC模型模拟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的参数敏感性检验和不确定性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2): 1131-1144. |
[12] | 王亚林, 龚容, 吴凤敏, 范文武. 2001-2013年中国灌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9): 925-937. |
[13] | 解雅麟, 王海燕, 雷相东. 基于过程模型的气候变化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8): 826-839. |
[14] | 李登秋, 张春华, 居为民, 刘丽娟. 江西省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7): 643-657. |
[15] | 潘石玉, 孔彬彬, 姚天华, 卫欣华, 李英年, 朱志红. 刈割和施肥对高寒草甸功能多样性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9): 867-87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