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Vol. 29 ›› Issue (3): 474-478.DOI: 10.17521/cjpe.2005.0063
刘兆普1(), 邓力群1, 刘玲1, 綦长海2, 陈铭达1, 夏天翔1
IU Zhao-Pu1(), DENG Li-Qun1, LIU Ling1, QI Chang-Hai2, CHEN Ming-Da1, XIA Tian-Xiang1
摘要:
在山东莱州对菊芋 (Helianthustuberosus) 进行了海水灌溉浓度及其灌溉次数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1) 灌溉1次的处理中, 全淡水同海淡水比例为 1∶9、1∶4、1∶3的 3种处理的菊芋块茎产量 (鲜重 ) 没有显著差异 ;菊芋生长中灌溉 2次, 以海淡水比例为 1∶3处理的菊芋块茎产量最高, 但各处理间菊芋块茎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无论何种比例海淡水灌溉, 在莱州湾, 灌溉两次菊芋块茎产量显著高于灌溉 1次 ;2 ) 灌溉处理后连续 5天内, 菊芋光合速率与土壤表层盐分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第一、二天, 1∶9比例海淡水灌溉菊芋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而1∶4、1∶3比例海淡水处理在前二、三天光合速率同全淡水灌溉处理基本没有差异, 第五天时, 海淡水比例为 1∶3的处理, 菊芋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在灌溉后盐分变化达到平稳的较长时间内, 土壤水分含量成为影响菊芋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 1∶3处理因土壤表层土壤水吸力较低而菊芋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3) 第一次灌溉 6 0d后, 以全淡水灌溉处理菊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1∶3处理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1∶9、1∶4两处理间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