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50 ›› Issue (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DOI: 10.17521/cjpe.2024.0394
• • 上一篇
戴丽君, 向玲艺, 蹇陈, 王晓锋
收稿日期:
2024-11-05
修回日期:
2025-03-26
出版日期:
2026-01-20
发布日期:
2025-05-07
Dai Lijun, Xiang Lingyi, Jian Chen, WANG Xiaofeng
Received:
2024-11-05
Revised:
2025-03-26
Online:
2026-01-20
Published:
2025-05-07
摘要: 【目的】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大量自然河岸带转变为反季节水位涨落的水库消落带,形成了局域范围内生境的彻底转变,对植物性状分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峡回水扰动下入库小流域“河岸-消落带”生境转变对适生草本植物功能性状分异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策略。【方法】研究以三峡库区入库小流域-白家溪为例,选取了狗牙根、狼杷草、苍耳、水蓼等4种主要适生草本植物为对象,分析了上游河岸带向下游消落带生境转变中植物17个功能性状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植物各功能性状间的协同演变关联,利用RDA分析生境因子对植物功能性状分异的影响。【主要结果】(1) 随着自然河岸带向消落带转变,4种植物形态性状变异明显,植株高度均增加,地上部增长而地下部变短,这主要与消落带生境的生长期限制以及植物群落结构相对单一、竞争减弱有关;同时,大部分植物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增大,主要受夏季消落带干旱环境加剧的驱动;三峡回水扰动显著增加了物种在局域范围内的形态变异。(2) 4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消落带明显高于自然河岸带,表明植物在消落带生境的生长期限制下可能形成了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的适应策略。(3) 在三峡回水的环境筛选作用下,4种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生长-耐旱”的权衡策略,并表现出明显的趋同适应;但狗牙根的性状变异性较强,尤其是其光合性状变异性强于其他三种植物,表明狗牙根对生境转变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相比之下,狼杷草、苍耳和水蓼形成了较为保守的适应对策。(4) RDA分析显示,4种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在上游自然河岸带主要与土壤水分有关;而在中游过渡带和下游消落带,则主要受淹水深度、土壤pH、土壤温度有关,表明淹水环境差异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分异起到了促进作用。
戴丽君, 向玲艺, 蹇陈, 王晓锋. 三峡回水扰动增强了入库小流域河岸带典型草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局域分化.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 DOI: 10.17521/cjpe.2024.0394
Dai Lijun, Xiang Lingyi, Jian Chen, WANG Xiaofeng. The alteration of backwater dynamics in the Three Gorges has intensified the local differentiation of functional traits among typical herbaceous plants within the riparian zone of small watershed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 DOI: 10.17521/cjpe.2024.0394
[1] | 童金莲, 张博纳, 汤璐瑶, 叶琳峰, 李姝雯,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C4植物狗尾草功能性状网络沿降水梯度带的区域分异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 |
[2] | 张永军, 李敬东, 安琦, 洪翎桂, 任正炜, 张蕊, 周小龙. 氮添加和增温对天山高寒草地群落性状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 |
[3] | 张静 陈洁 李艳朋 盘李军 许涵 李意德 何海生. 南亚热带针阔混交人工林植物生物量比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0. |
[4] | 王爽, 陈雅轩, 陈艳梅, 王佳乐, 刘倩愿. 太行山典型区不同生境酸枣根系资源获取策略[J]. ,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 |
[5] | 郑子仪, 陈江慧, 刘慧颖. 气候变暖增加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物种的根系分泌速率[J]. ,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 |
[6] | 张箫荻, 王晓霞, 章毓文, 侯靖雨, 石骁鹏, 和璐璐, 刘亚栋, 薛柳, 何宝华, 段劼. 北京山区三种林下灌木水力结构、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环境适应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128-1143. |
[7] | 崔冬晴, 田晨, 宋慧敏, 鲁小名, 萨其日, 徐国庆, 杨培志, 白永飞, 田建卿. 典型草原优势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对长期放牧的响应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163-1176. |
[8] | 陈凯, 杨艳, 徐玲, 蒋忠华. 滇西南山地球花报春种子形态与萌发沿海拔梯度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119-1127. |
[9] | 杜英杰, 范爱连, 王雪, 闫晓俊, 陈廷廷, 贾林巧, 姜琦, 陈光水.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乔木树种与林下灌木树种根-叶功能性状协调性及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85-595. |
[10] | 李梦琦, 苗灵凤, 李大东, 龙奕帆, 叶冰冰, 杨帆.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细根功能性状对不同潮位沉积物养分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52-561. |
[11] | 李姝雯, 汤璐瑶, 张博纳, 叶琳峰, 童金莲,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降水梯度带榆树枝叶协作关系的区域分异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82-294. |
[12] | 秦嘉晨, 王欢, 朱江, 王扬, 田晨, 白永飞, 杨培志, 郑淑霞. 基于种内与种间性状变异的放牧过滤作用及其尺度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58-871. |
[13] | 刘瑶, 钟全林, 徐朝斌, 程栋梁, 郑跃芳, 邹宇星, 张雪, 郑新杰, 周云若. 不同大小刨花楠细根功能性状与根际微环境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44-759. |
[14] | 邓蓓, 王晓锋, 廖君. 环境胁迫影响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和木本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meta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23-637. |
[15] | 徐子怡, 金光泽. 阔叶红松林不同菌根类型幼苗细根功能性状的变异与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12-62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