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琦, 冯可, 常智慧, 何双辉, 徐维启. 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70-781. |
[2] |
刘美君, 陈秋文, 吕金林, 李国庆, 杜盛. 黄土丘陵区辽东栎和刺槐树干径向生长与微变化季节动态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27-237. |
[3] |
邹安龙,李修平,倪晓凤,吉成均. 模拟氮沉降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树木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9): 783-792. |
[4] |
刘庆艳, 王国栋, 姜明, 吕宪国, 娄彦景. 三江平原沟渠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1): 17-26. |
[5] |
闫兴富, 周立彪, 张靠稳, 周云锋. 不同密度下辽东栎幼苗子叶丢失及其对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831-840. |
[6] |
韩厚伟, 江鑫, 潘金华, 丛炜, 孙娟, 张壮志, 宋少峰, 盛宝利, 王青岩, 李晓捷. 海草种子特性与海草床修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909-917. |
[7] |
许玥, 沈泽昊, 吕楠, 唐圆圆, 李道新, 王功芳, 谭家林, 刘益平.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光叶水青冈群落种子雨10年观测: 种子雨密度、物种构成及其与群落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708-716. |
[8] |
董丽佳, 桑卫国. 模拟增温和降水变化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819-830. |
[9] |
王彦荣, 杨磊, 胡小文. 埋藏条件下3种干旱荒漠植物的种子休眠释放和土壤种子库[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774-780. |
[10] |
郭俊杰, 赵志刚, 欧景莉, 沙二, 林开勤, 曾杰, 徐大平. 广西靖西西南桦天然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729-738. |
[11] |
于顺利, 方伟伟. 种子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918-922. |
[12] |
王国栋, 吕宪国, 姜明, 王铭, 赵魁义, 娄彦景. 三江平原恢复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8): 763-773. |
[13] |
闫兴富, 杜茜, 石淳, 周立彪, 张靠稳. 六盘山区辽东栎的实生苗更新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9): 914-925. |
[14] |
尹华军, 程新颖, 赖挺, 林波, 刘庆. 川西亚高山65年人工云杉林种子雨、种子库和幼苗定居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1): 35-44. |
[15] |
翟树强, 李传荣, 许景伟, 刘立川, 张丹, 周振.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刺槐林下垂序商陆种子雨时空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0): 1236-1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