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盆栽试验数据,利用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Carbon-isotope discrimination △)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差异引起碳同位素分辨率较大变异,碳同位素分辨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Soil relative water content)的提高而提高,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条件下碳同位素分辨率最高。缺水时磷水平提高,碳同位素分辨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与碳同位素分辨率关系受土壤水分和养分水平的影响。缺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与碳同位素分辨率之间为负相关,充分供水下为正相关;在低氮水平下的关系不明显,施氮150kg·hm-2时相关性显著。
研究了在盐胁迫下CO2浓度加倍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青323光合色素含量和一些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春小麦叶片单位鲜重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叶绿体对光能的吸收能力,Mg2+对两个光系统(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以及荧光猝灭速率(△FV/T)。然而,CO2加倍有提高上述各参数的作用,表明高CO2浓度能减轻盐胁迫对光合功能的不利效应。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水平差异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个大小不同林窗内温度垂直分布状况、相对湿度差别。结果表明:大林窗内温度、湿度、光照的日变化均比林内大;大林窗中央光照强度为林内的10倍以上,太阳总辐射量、净辐射量为林内的5倍以上,大林窗中央的蒸发耗热量大于林内,且均占各自净辐射的较大比例(70%~80%),干季大林窗内温度、湿度日变化比雨季剧烈,大林窗内具有两个加热层(幼苗冠层、地表),小林窗仅有一个加热层(幼树冠层),且前者的加热强度大于后者,相对湿度日变化则是大林窗内较剧烈。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强度梯度,以研究攀援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幼苗对光梯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1)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总叶面积、比茎长、株高、分枝角度、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却增加;2)株高生长与相对生长速率成负相关;3)幼苗生物量分配对光梯度的反应不敏感。这些结果意味着绞股蓝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不同光环境具有可塑性,比茎长和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加有利于绞股蓝幼苗“寻找”到外界支持物。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站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站
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站
阜康荒漠生态站
奈曼农田生态系统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期刊检索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中国植物数据库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