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博 孙龙 娄虎 于澄 韩宇 胡同欣.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2] |
周建 王焓. 森林径级结构研究:从统计描述到理论演绎[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3] |
臧妙涵, 王传宽, 梁逸娴, 刘逸潇, 上官虹玉, 全先奎. 基于纬度移栽的落叶松叶、枝、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69-482. |
[4] |
梁逸娴, 王传宽, 臧妙涵, 上官虹玉, 刘逸潇, 全先奎. 落叶松径向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59-468. |
[5] |
马常钦, 黄海龙, 彭政淋, 吴纯泽, 韦庆钰, 贾红涛, 卫星. 水曲柳雌雄株复叶类型及光合功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87-1297. |
[6] |
冉松松, 余再鹏, 万晓华, 傅彦榕,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邻域树种多样性对杉木叶片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932-942. |
[7] |
何斐, 李川, Faisal SHAH, 卢谢敏, 王莹, 王梦, 阮佳, 魏梦琳, 马星光, 王卓, 姜浩. 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刺槐-魔芋间碳转运和磷吸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82-791. |
[8] |
胡同欣, 李蓓, 李光新, 任玥霄, 丁海磊, 孙龙. 火烧黑碳对生长季兴安落叶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92-803. |
[9] |
和璐璐, 张萱, 章毓文, 王晓霞, 刘亚栋, 刘岩, 范子莹, 何远洋, 席本野, 段劼. 辽东山区不同坡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特征与林木生长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23-1539. |
[10] |
张增可, 李曾燕, 杨柏钰, 赛碧乐, 杨安娜, 张立, 牟凌, 郑俊勇, 金乐薇, 赵钊, 王万胜, 杜运才, 阎恩荣. 上海大金山岛常见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对生长和死亡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98-1406. |
[11] |
刘洋, 马煦, 邸楠, 曾子航, 付海曼, 李新, 席本野. 毛白杨根系液流与水力再分配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123-133. |
[12] |
史欢欢, 雪穷, 于振林, 汪承焕. 密度、物种比例对盐沼植物种子萌发阶段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77-87. |
[13] |
赵长兴, 赵维俊, 张兴林, 刘思敏, 牟文博, 刘金荣.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种群种内竞争与促进作用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27-1037. |
[14] |
柳牧青, 杨小凤, 石钰铭, 刘雨薇, 李小蒙, 廖万金. 模拟酸雨对入侵植物豚草与伴生种鬼针草竞争关系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932-940. |
[15] |
谢欢, 张秋芳, 陈廷廷, 曾泉鑫, 周嘉聪, 吴玥, 林惠瑛, 刘苑苑, 尹云锋, 陈岳民. 氮添加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系协作维持土壤磷有效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81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