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3): 379-392.DOI: 10.17521/cjpe.2024.0035 cstr: 32100.14.cjpe.2024.0035
所属专题: 生物多样性
• • 上一篇
李冬梅1,孙龙2,韩宇2,胡同欣2,杨光1,蔡慧颖1,3
Dongmei Li1,Long Sun2,Yu Han3,Tong-xin HU3,Guang Yang1,Huiying Cai1,4
摘要: 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会因火的作用发生显著变化。然而,我们对于计划火烧后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生物量积累和养分可利用性等相关生态系统功能(即: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认识仍知之甚少。该研究选择了黑龙江省鹤岗市红旗林场2018年开展计划火烧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在火后4年林内环境趋于稳定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估了计划火烧后林下植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效率性状和数量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真菌和细菌)多样性与EMF的关系。我们发现计划火烧增加了林下植物多样性和EMF。植物多样性中数量性状(即:单位面积叶片总氮含量)和功能多样性(即:叶干物质含量的功能分散指数)与EMF均显著正相关,地下微生物多样性对EMF的作用不显著。计划火烧对EMF变异的解释度最高(33.7%),其次是数量性状(27.5%)和功能多样性(13.9%)。研究结果表明在红松人工林,增加群落内林下植被的养分积累和植物性状的多样性是提高计划火烧后EMF的有效策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管理中,计划火烧不仅是降低森林火险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将对维护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和EMF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