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丹妮, 彭清清, 张慧玲, 温辉辉, 吴福忠
收稿日期:
2024-11-21
修回日期:
2025-04-13
QIU Dan-Ni, 清 彭, ZHANG Hui-Ling, Wen Hui-hui, WU Fu-Zhong
Received:
2024-11-21
Revised:
2025-04-13
摘要: 蚂蚁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不同树种可能通过改变林下微气候、地表环境和凋落物等的季节性差异调控蚂蚁群落结构。于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质园平台, 采用陷阱法原位调查6个代表性树种对蚂蚁群落结构组成、分类学类群和功能群差异及其调控因子的季节性影响动态。实验期间共捕获蚂蚁30 389头, 隶属于19属30种, 呈现出夏秋多样性高、冬春多样性低的趋势, 优势种为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us)和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树种显著影响了蚂蚁的多度, 影响程度表现为: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季节及其与树种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蚂蚁功能群结构, 夏季杉木林下广义切叶蚁亚科的多度显著高于其他树种, 春季米槠林下气候特化种的多度相对较高, 马尾松林下相对较低。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 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可解释50%以上的蚂蚁群落结构变异。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亚热带森林树种与蚂蚁等相似土壤动物类群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邱丹妮, 彭清清, 张慧玲, 温辉辉, 吴福忠.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乔木树种对蚂蚁群落季节性动态的影响. . DOI: 10.17521/cjpe.2024.0421
QIU Dan-Ni, 清 彭, ZHANG Hui-Ling, Wen Hui-hui, WU Fu-Zhong. Seasonal effects of typical canopy tree species on the dynamics of ant community in mid-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421
[1] | 王蓉钧 吴福忠 吴秋霞 朱晶晶 倪祥银.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氮重吸收效率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0. |
[2] | 冉佳鑫, 张宇辉, 王云, 杨智杰, 毛超. 增温和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溶解有机碳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232-1242. |
[3] | 陆啸飞, 覃张芬, 王斌, 旷远文. 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土壤植硅体碳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302-1311. |
[4] | 张慧玲, 张耀艺, 彭清清, 杨静, 倪祥银, 吴福忠. 中亚热带同质园不同生活型树种微量元素重吸收效率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978-987. |
[5] | 万春燕, 余俊瑞, 朱师丹.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性状及其相关性网络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86-1397. |
[6] | 吴秋霞, 吴福忠, 胡仪, 康自佳, 张耀艺, 杨静, 岳楷, 倪祥银, 杨玉盛. 亚热带同质园11个树种新老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7): 771-779. |
[7] | 曹嘉瑜, 刘建峰, 袁泉, 徐德宇, 樊海东, 陈海燕, 谭斌, 刘立斌, 叶铎, 倪健. 森林与灌丛的灌木性状揭示不同的生活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7): 715-729. |
[8] | 陈思路, 蔡劲松, 林成芳, 宋豪威, 杨玉盛. 亚热带不同树种凋落叶分解对氮添加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3): 214-227. |
[9] | 梅孔灿, 程蕾, 张秋芳, 林开淼, 周嘉聪, 曾泉鑫, 吴玥, 徐建国, 周锦容, 陈岳民. 不同植物来源可溶性有机质对亚热带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2): 1273-1284. |
[10] | 车俭, 郑洁, 蒋娅, 金毅, 乙引. 中国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常绿和落叶木本被子植物谱系结构及生态习性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0): 1007-1014. |
[11] | 张振振, 赵平, 张锦秀, 斯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散孔材和环孔材树种导管及叶片功能性状的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2): 131-138. |
[12] | 谭正洪, 于贵瑞, 周国逸, 韩士杰, 夏禹九, 前田高尚, 小杉绿子, 山野井克己, 李胜功, 太田岳史, 平田竜一, 安田幸生, 中野隆志, 小南裕志, 北村兼三, 溝口康子, 廖志勇, 赵俊福, 杨廉雁. 亚洲东部森林的小气候特征: 1. 辐射和能量的平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6): 541-553. |
[13] | 徐婷, 曹林, 申鑫, 佘光辉.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与Landsat 8 OLI数据的亚热带森林生物量估算[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4): 309-321. |
[14] | 申鑫, 曹林, 徐婷, 佘光辉. 基于高分辨率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北亚热带马尾松及次生落叶树种的分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2): 1125-1135. |
[15] | 韩天丰, 周国逸, 李跃林, 刘菊秀, 张德强. 中国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呼吸的分离量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9): 946-95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