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艳圆, 马国勇, 田鹏, 代永欣, 王林
收稿日期:2025-05-03
修回日期:2025-09-22
wang yuan yan
Received:2025-05-03
Revised:2025-09-22
摘要: 叶和细根水力性状在树木水力结构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不同树种间叶和细根膨压丧失点(TLP)差别及其与气孔关闭点(Ψclose)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对不同树种间叶和细根形态特征、非结构性碳(NSC)含量与膨压丧失性状间的潜在关系也不明确。该研究选取黄土沟壑区常见的5个针叶树种和7个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树种叶和细根TLP、Ψclose、NSC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了叶和细根形态与膨压丧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叶和细根的TLP、水容均显著低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也显著低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Ψclose显著高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叶和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叶NSC含量均显著大于阔叶树种,所有树种的叶TLP均显著低于细根TLP;所有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TLP、比根长和细根TLP以及叶TLP、细根TLP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针叶树种有更强的叶、细根膨压维持能力,且其气孔更敏感,这使得针叶树种对这一地区的干旱缺水环境有更好的耐受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的膨压丧失点和气孔关闭点的关系存在差异。
王艳圆, 马国勇, 田鹏, 代永欣, 王林. 黄土丘陵区12个常见树种的叶、细根的压力-体积相关性状和气孔敏感性. . DOI: 10.17521/cjpe.2025.0157
wang yuan yan. Pressure-volume correlation traits and stomatal sensitivity of leaves and fine roots of 12 common tree species in loess gully regio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5.0157
| [1] | 张诚航, 卫星, 吴纯泽, 王裕尧, 李浩楠. 大气还原态氮干湿沉降下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菌根化苗木生长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6, 50(菌根生态学): 0-. |
| [2] | 王梦雪, 胡明艳, 储诚进, 陈阳, 罗文启, 马子龙. 亚热带森林不同菌根真菌树种叶片和细根的C、N、P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 |
| [3] | 王睿, 贾会丽, 常玉良, 林茂, 栗国梁, 武帅楷, 苏原, 董宽虎, 王常慧. 不同水平氮添加下晋北赖草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光合的影响[J]. ,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 |
| [4] | 邓晓铃, 艾灵, 黄兴洲, 吴福忠, 徐绮雯, 朱晶晶, 倪祥银. 亚热带森林21种凋落叶冷水溶性和热水溶性有机碳释放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 ,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 |
| [5] | 刘世忠, 张倩媚, 张德强, 刘菊秀, 褚国伟, 李跃林. 1999-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05-1214. |
| [6] | 徐志雄, 杞金华, 杨国平, 鲁志云, 杨效东, 范泽鑫. 2005-2010年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191-1204. |
| [7] | 赵常明, 熊高明, 申国珍, 葛结林, 徐文婷, 徐凯, 武元帅, 谢宗强. 2010年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15-1228. |
| [8] | 白帆, 王杨. 2007-2015年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29-1235. |
| [9] | 蔡榕榕, 沈历都, 刘雅各, 费雯丽, 戴冠华. 2005-2010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36-1245. |
| [10] | 张箫荻, 王晓霞, 章毓文, 侯靖雨, 石骁鹏, 和璐璐, 刘亚栋, 薛柳, 何宝华, 段劼. 北京山区三种林下灌木水力结构、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环境适应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128-1143. |
| [11] | 张雯婷, 张国云, 裴国亮, 李鹏民. 利用叶绿素荧光和820 nm光反射同步测量揭示枇杷叶片PSII和PSI冬季光抑制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156-1162. |
| [12] | 何斌, 韩鹏宾, 唐勤. 中国铁坚油杉林的群落类型及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833-839. |
| [13] | 曹毅, 张松林, 王旭峰, 杨安昌, 任敏慧, 杨浩, 韩超. 兰州市南北两山植物群落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975-989. |
| [14] | 闫小红, 胡文海. 亚热带地区3种常绿阔叶植物冬季光保护机制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952-964. |
| [15] | 朱润铖, 蔡锡安, 黄娟. 植物防御相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对氮沉降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681-696.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