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妍1,李林2,魏识广1,阴宇航1,周景钢1,钟建军1,王雪1
收稿日期:
2024-08-27
修回日期:
2024-12-24
发布日期:
2025-01-02
Yan Hu1, Lin LI2,Shi-Guang WEI1,Yuhang Yin3,Jin-Gang ZHOU4,Jian-Jun ZHONG4,xue wang1
Received:
2024-08-27
Revised:
2024-12-24
摘要: 根系经济谱可用于探究不同维度细根资源获取策略与寿命之间的权衡关系,对理解不同根序性状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物种适应局地环境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地区,选取30种不同生活型(常绿、落叶)适生灌木,采用根序分级法分析1-3级细根的形态、养分以及化学计量比在不同生活型灌木之间的差异,研究不同根序之间形态和养分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生活型灌木采取怎样的生活策略以及细根的变异维度,探寻是否存在根经济谱。结果表明:(1)喀斯特30种适生灌木细根碳、氮、磷含量平均值(438.67 mg/g、5.16 mg/g、0.31 mg/g)均低于中国植物细根的碳、氮、磷含量的平均值(473.9mg/g、9.16 mg/g、1.03mg/g),且1-3级根序细根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磷含量在细根养分中变异系数最大。(2)30种常绿灌木细根的磷含量显著低于落叶灌木,表明常绿灌木相比于落叶灌木在喀斯特地区更容易受到缺磷的限制。(3)根直径和比表面积只在落叶灌木细根的三级根序中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常绿灌木1-3细根都呈显著负相关;(4)PCA结果表明30种喀斯特适生灌木细根性状的变异可分解为多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比根表面积、直径、比根长、细根生物量和根组织密度等形态特征;第二主成分则主要反映了养分等因素,分别对应根系获取资源的快与慢;表明了喀斯特30种适生灌木存在根经济谱。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喀斯特地区灌木石漠化生境适应的生态策略,并进一步认识该地区适生灌木的养分利用策略。
胡妍 李林 魏识广 阴宇航 周景钢 钟建军 王雪. 喀斯特地区30种适生灌木不同序级根系性状及其根经济谱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291
Yan Hu Lin LI Shi-Guang WEI Yuhang Yin Jin-Gang ZHOU Jian-Jun ZHONG xue wang. Root traits of 30 suitable shrubs at different order levels and their root economic profiles in karst area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291
[1] | 廖苏慧, 倪隆康, 秦佳双, 谭羽, 顾大形. 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树种水力调节策略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223-1231. |
[2] | 郑莉莉, 余林兰, 戴萍, 薛跃规, 龙萍.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72-887. |
[3] | 庞榆, 贺同鑫, 孙建飞, 宁文彩, 裴广廷, 胡宝清, 王斌. 北热带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细根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312-1325. |
[4] | 舒韦维, 杨坤, 马俊旭, 闵惠琳, 陈琳, 刘士玲, 黄日逸, 明安刚, 明财道, 田祖为. 氮添加对红锥不同序级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103-112. |
[5] | 万春燕, 余俊瑞, 朱师丹.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性状及其相关性网络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86-1397. |
[6] | 孙彩丽, 仇模升, 黄朝相, 王艺伟. 黔西南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834-845. |
[7] | 孟庆静, 樊卫国. 刺梨的适钙类型及对高钙生境的适应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562-1572. |
[8] | 黄侩侩, 胡刚, 庞庆玲, 张贝, 何业涌, 胡聪, 徐超昊, 张忠华. 放牧对中国亚热带喀斯特山地灌草丛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1): 1350-1363. |
[9] | 贺忠权, 刘长成, 蔡先立, 郭柯. 黔中高原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及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6): 670-680. |
[10] | 贺露炎, 侯满福, 唐伟, 刘雨婷, 赵俊. 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的植被类型及其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2): 1380-1390. |
[11] | 裴广廷, 孙建飞, 贺同鑫, 胡宝清. 长期人为干扰对桂西北喀斯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 74-84. |
[12] | 敬洪霞,孙宁骁,Muhammad UMAIR,刘春江,杜红梅. 滇南喀斯特地区不同季节土壤和灌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及对水分添加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 56-69. |
[13] | 顾伟平, 刘瑞鹏, 李兴欢, 孙涛, 张子嘉, 昝鹏, 温璐宁, 马鹏宇, 毛子军. 四个典型温带树种不同根序细根分解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9): 955-962. |
[14] | 俞筱押, 李玉辉, 杨光荣. 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类型植物果实组成与种子散布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6): 663-671. |
[15] | 钟巧连, 刘立斌, 许鑫, 杨勇, 郭银明, 许海洋, 蔡先立, 倪健. 黔中喀斯特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变异及其适应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5): 562-57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