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DOI: 10.17521/cjpe.2024.0336
• • 下一篇
邢强1,赵斌2,胡永红3,杨君4,秦俊3,刘何铭5,周鹏6,王红兵7
Qiang XING1, 1,Hu yonghong2,Jun YANG3,Jun QIN1,HeMing LIU4,Peng ZHOU5,Hongbing WANG6
摘要: 植物生物量变化与根系构型的多维性特征研究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华东地区景观绿化中常用的两种藤本植物:悬垂型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 ‘Variegata’)和攀爬型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为研究对象,设置两种不同的栽培基质——一种是由复合纤维黏结形成的新型容器式基质,另一种是传统混配基质。通过3年时间对比研究两种植物在相同根域体积下的根系构型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建立植物生长曲线模型,预测不同基质中植物使用寿命。结果表明:1)植物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在传统混配基质中呈快速增长到衰亡的全生命周期单峰变化曲线,而在新型基质中则呈线性缓慢增长趋势。2) 研究不同介质类型中植物生物量和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分析中,发现根长、根尖数、根分叉数及根表面积、根体积对于主轴的贡献率较高,而且分析其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均显示为显著相关,因此,可作为评估植物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其中,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稳定的、系统性的评估参数,而根长和根尖数量则是高灵敏度的评估参数。3)植物生长曲线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植物达到生长高峰期的时间分别为6.99年和10.77年,显著长于在传统混配基质中的2-3年。新型基质适宜的紧实度和缓释的养分模式含量能够能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植物根系活力和周转速率,从而在延长植物寿命的同时,也维持了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本研究通过揭示和量化城市绿化藤本根系的复杂结构,以及对地上生长的影响,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绿化植物群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同时为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墙等特殊生境的绿化营建技术迭代提供实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