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惠之1,张秋芳1,孙浩2,曾泉鑫1,彭园珍1,元晓春3,徐建国4,陈岳民1
收稿日期:
2024-10-08
修回日期:
2024-11-25
发布日期:
2025-01-15
Huizhi PI1,Qiu-fang ZHANG1,Hao Sun2,Quan-Xin ZENG3,Peng Yuanzhen1,Xiao-chun YUAN4,Jian-Guo XU5,Yue-Min Chen
Received:
2024-10-08
Revised:
2024-11-25
摘要: 微生物氮利用效率(NUE)描述了微生物用于生长的氮相对于吸收的总有机氮的比例,是调节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参数。18O-H2O法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模型广泛应用于估计微生物NUE。然而,目前关于氮富集对森林土壤微生物NUE影响的研究仍不充分,这会影响土壤氮供应的准确预测。本研究以亚热带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尿素模拟大气氮沉降,设置对照(CT, 0 kg N hm-2 a-1)、低氮(LN, 40 kg N hm-2 a-1)和高氮(HN, 80 kg N hm-2 a-1) 3个处理,使用18O-H2O法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模型,比较不同氮富集水平下土壤微生物NUE的差异。同时还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不平衡等,以期探究调控微生物NUE对氮富集响应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得到的微生物NUE均随着氮富集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处理的矢量角度值均大于55°,这表明本研究区土壤微生物整体上受到磷限制,但氮富集并没有加剧该样地土壤微生物受到磷限制。相反,氮富集对微生物碳氮不平衡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且微生物NUE与微生物碳氮不平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氮富集可能不利于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储存。为改善这一现状,建议进一步调控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平衡。
皮惠之 张秋芳 孙浩 曾泉鑫 彭园珍 元晓春 徐建国 陈岳民. 微生物碳氮不平衡影响罗浮栲林土壤微生物氮利用效率对氮富集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350
Huizhi PI Qiu-fang ZHANG Hao Sun Quan-Xin ZENG Peng Yuanzhen Xiao-chun YUAN Jian-Guo XU Yue-Min Chen. Microbial carbon-nitrogen imbalance affects the response of microbi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o nitrogen enrichment in Castanopsis faberi forest soil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350
[1] | 王蓉钧 吴福忠 吴秋霞 朱晶晶 倪祥银.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氮重吸收效率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0-0. |
[2] | 张法伟 李红琴 祝景斌 樊博 周华坤 李英年 梁乃申. 氮添加和降水改变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碳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 |
[3] | 冯梅 欧阳胜男 Matthias Saurer 李迈和 周晓倩 铁烈华 申卫军 段洪浪 Arthur Gessler. 前期氮添加对无梗花栎幼苗干旱响应中地上-地下碳氮分配动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1-0. |
[4] | 陈刚刚 朱思洁 郭亮娜 付芳伟 刘昱灼 李江荣. 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山树线乔灌地上-地下养分分配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0. |
[5] | 唐远翔, 熊仕臣, 朱洪锋, 张新生, 游成铭, 刘思凝, 谭波, 徐振锋. 长期氮添加对四川盆地西缘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凋落叶产量及碳氮磷归还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720-731. |
[6] | 郝杰, 刁华杰, 苏原, 武帅楷, 高阳阳, 梁雯君, 牛慧敏, 杨倩雯, 常婕, 王袼, 许雯丽, 马腾飞, 董宽虎, $\boxed{\hbox{王常慧}}$. 降水调控农牧交错带盐渍化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氮添加及刈割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710-719. |
[7] | 闫小莉, 刘贵梅, 李小玉, 江宇翔, 全小强, 王燕茹, 曲鲁平, 汤行昊. 不同氮添加水平和铵硝态氮配比环境下木荷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624-637. |
[8] | 胡晓慧, 王兴昌, 董涵君, 刘玉龙, 苑丹阳, 柳荻, 王晓春. 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32个树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器官间变化与协同[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32-445. |
[9] | 吴闫宁, 郝珉辉,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长白山森林功能多样性与地上碳汇功能的关系及其随演替的变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32-243. |
[10] | 姚博, 陈云, 曹雯婕, 龚相文, 罗永清, 郑成卓, 王旭洋, 王正文, 李玉强. 呼伦贝尔退化沙地植被-土壤碳氮磷互馈关系及微生物驱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59-73. |
[11] | 许梦真, 卢正宽, 谭星儒, 王彦兵, 苏天成, 窦山德, 潘庆民, 陈世苹.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化特征因子识别与快速诊断指标体系构建[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42-58. |
[12] | 冉佳鑫, 张宇辉, 王云, 杨智杰, 毛超. 增温和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溶解有机碳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232-1242. |
[13] | 廖苏慧, 倪隆康, 秦佳双, 谭羽, 顾大形. 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树种水力调节策略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223-1231. |
[14] | 全小强, 王燕茹, 李小玉, 梁海燕, 王立冬, 闫小莉. 氮添加和铵硝态氮配比对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50-1064. |
[15] | 王燕, 张全智, 王传宽, 郭万桂, 蔺佳玮. 恢复方式对东北东部森林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943-95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