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预发表): 1-0.DOI: 10.17521/cjpe.2025.0015
• •
西藏札达典型荒漠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
王世松1,2,曲孝云3,董劭琼4,李佳鸿5,杨琦4,侯满福6,赵利清7,郭柯8,刘长成8,胥晓9
收稿日期:
2025-01-08
修回日期:
2025-03-03
出版日期:
2025-05-20
发布日期:
2025-03-21
Typical desert vegetation type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Zanda, Xizang, China
Shi-Song WANG1,2,xiao-Yun QU3,Shao-Qiong Dong1,jiahong LI4,YANG Qi3,Hou ManFu1,Li-Qing ZHAO1,Ke GUO1,Chang-Cheng LIU5,Xiao XU
Received:
2025-01-08
Revised:
2025-03-03
Online:
2025-05-20
Published:
2025-03-21
摘要: 阿里西部札达象泉河河谷是青藏高原山地荒漠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关于该地区的荒漠植被资料较为缺乏。为摸清该地区荒漠植被本底,本研究基于2018~2023年在西藏阿里札达野外调查得到42个荒漠样地,对札达荒漠植被进行分类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发现:西藏阿里札达共计8种荒漠群系,包括温性灌木荒漠2种:变色锦鸡儿(Caragana versicolor)荒漠、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荒漠;温性半灌木与草本荒漠6种: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荒漠、山岭麻黄(Ephedra gerardiana)荒漠、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荒漠、心叶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eversmanniana)荒漠、雀苣(Lactuca orientalis)荒漠和西藏绢蒿(Seriphidium thomsonianum)荒漠,其中变色锦鸡儿荒漠、山岭麻黄荒漠、心叶驼绒藜荒漠、雀苣荒漠和西藏绢蒿荒漠为新记录的荒漠类型。共记录到维管植物82种,隶属于20科51属。其中,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或多年生杂类草为主;水分生态类型以超旱生、典型旱生植物居多,包括所有荒漠植被的建群种和大部分伴生种,如灌木亚菊、中麻黄、驼绒藜、雀苣、心叶驼绒藜、燥原荠(Stevenia canescens)、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等;区系地理成分以中亚-亚洲中部成分为多,其次为青藏高原和东古北极成分。研究结果为了解该区域荒漠植被资源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和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王世松 曲孝云 董劭琼 李佳鸿 杨琦 侯满福 赵利清 郭柯 刘长成 胥晓.
西藏札达典型荒漠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 .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DOI: 10.17521/cjpe.2025.0015
Shi-Song WANG xiao-Yun QU Shao-Qiong Dong jiahong LI YANG Qi Hou ManFu Li-Qing ZHAO Ke GUO Chang-Cheng LIU Xiao XU.
Typical desert vegetation type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Zanda, Xizang, China .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预发表): 1-0. DOI: 10.17521/cjpe.2025.0015
[1] | 韩鹏宾 裴康迪 何斌 肖书礼 唐勤. 中国云南铁杉林的群落组成及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植被): 1-0. |
[2] | 刘世忠 张倩媚 张德强 刘菊秀 褚国伟 李跃林. 1999-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1-0. |
[3] | 周志琼 丁建林 李晓明 何其华. 西南山地人工林生物长期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4] | 徐志雄 杞金华 杨国平 鲁志云 杨效东 范泽鑫. 2005和2010年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5] | 饶兴权 蔡锡安 林永标 刘素萍. 2005-2015年鹤山站马占相思林长期监测样地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6] | 赵常明 熊高明 申国珍 葛结林 徐文婷 徐凯 武元帅 谢宗强. 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7] | 萨其拉, 张霞, 朱琳, 康萨如拉. 长期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优势种无芒隐子草叶片解剖结构变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31-340. |
[8] | 邓文婕, 吴华征, 李添翔, 周丽娜, 胡仁勇, 金鑫杰, 张永普, 张永华, 刘金亮. 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254-268. |
[9] | 张学渊, 高翠萍, 汤靖磊, 朱毅, 田磊, 韩国栋, 任海燕.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CH4和CO2通量在不同冻融 阶段对增温和氮添加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291-1301. |
[10] | 要振宇, 辛玥, 穆文奎, 张全民, 杨柳, 赵利清. 内蒙古羊草草原的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385-1392. |
[11] | 李冰, 朱湾湾, 韩翠, 余海龙, 黄菊莹. 降水量变化下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310-1321. |
[12] | 于笑, 纪若璇, 任天梦, 夏新莉, 尹伟伦, 刘超. 中国北方蒙古莸群落的分布、特征和分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82-1192. |
[13] | 张雅琪, 庞丹波, 陈林, 曹萌豪, 何文强, 李学斌. 荒漠草原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枯落物输入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699-712. |
[14] | 赵镇贤, 陈银萍, 王立龙, 王彤彤, 李玉强. 河西走廊荒漠区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51-1560. |
[15] | 朱玉英, 张华敏, 丁明军, 余紫萍. 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变化及其对干湿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51-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5
|
|
|||||||||||||||||||||||||||||||||||||||||||||||||
摘要 9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