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普, 张全智, 王传宽
收稿日期:
2025-01-24
修回日期:
2025-09-29
接受日期:
2025-09-28
基金资助:
YU Pu, ZHANG Quan-zhi, WANG Chuan-Kuan
Received:
2025-01-24
Revised:
2025-09-29
Accepted:
2025-09-28
Supported by:
摘要: 摘 要 探索不同树种或环境条件下树干径向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是量化和评估森林碳汇及其碳固定过程的基础。该研究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 为研究对象, 连续高频监测树干径向变化和相关环境因子, 解析其年内和年际间的差异性, 及环境因子对树干径向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年内径向变化均符合Gompertz模型, 但在季节尺度上不完全同步, 年径向变化累积量和年平均断面积日变化速率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性。2020–2022 3年间水曲柳的径向变化起始时间早于落叶松, 年径向变化累积量达到25%的年序日(DOY25)比落叶松提前3–17天, 且2021年的高峰生长时长(LPGS)比落叶松长28天, 而径向变化终止时间较一致。两树种的径向日变化速率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曲线趋势, 在初夏(DOY147–DOY157)达到峰值。两树种径向变化关键时间节点(DOY25, DOY50和DOY75)和LPGS受年际间环境因子影响。生长季两树种树干径向日变化受天气状况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中晴天呈正弦函数型波动。水曲柳和落叶松树干径向变化在树干径向增长盛期的日振幅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两树种在树干径向增长盛期的树干径向日变化量与饱和水汽压差皆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树干径向季节动态受树种特性影响, 而日变化格局受土壤体积含水量、光照条件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水分条件是影响水曲柳和落叶松径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于普, 张全智, 王传宽. 帽儿山水曲柳和落叶松径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DOI: 10.17521/cjpe.2025.0036
YU Pu, ZHANG Quan-zhi, WANG Chuan-Kuan. Radial var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and Larix gmelinii in Maoersha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5.0036
[1] | 张诚航, 卫星, 吴纯泽, 王裕尧, 李浩楠. 大气还原态氮干湿沉降下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菌根化苗木生长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6, 50(菌根生态学): 0-. |
[2] | 周志琼, 丁建林, 李晓明, 何其华. 2005-2010年西南山地人工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55-1262. |
[3] | 饶兴权, 蔡锡安, 林永标, 刘素萍. 2005-2015年鹤山马占相思林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46-1254. |
[4] | 刘新月, 王立平, 刘春和, 孙艳丽, 刘鹏, 田赟, 贾昕, 查天山, 钱多. 北京不同林龄人工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939-951. |
[5] | 王堃莹, 邱贵福, 刘子赫, 孟君, 刘宇轩, 贾国栋. 气候变化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林分生长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43-355. |
[6] | 童郁强, 吴梦鸽, 王玲, 赵实, 韩叙, 张彤, 刘静, 秦胜金, 董英豪, 魏亚伟, 周永斌. 基于液流径向变化的樟子松蒸腾耗水量估算及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18-1127. |
[7] | 刘士玲, 杨保国, 郑路, 舒韦维, 闵惠琳, 张培, 李华, 杨坤, 周炳江, 田祖为. 广西红锥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季节格局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21-1034. |
[8] | 李士杰, 王丽, 杜英军, 郑磊, 曾凡锁, 辛颖. 长白山天然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11-1020. |
[9] | 孙龙, 李文博, 娄虎, 于澄, 韩宇, 胡同欣.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70-779. |
[10] | 梁逸娴, 王传宽, 臧妙涵, 上官虹玉, 刘逸潇, 全先奎. 落叶松径向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59-468. |
[11] | 臧妙涵, 王传宽, 梁逸娴, 刘逸潇, 上官虹玉, 全先奎. 基于纬度移栽的落叶松叶、枝、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69-482. |
[12] | 杨尚锦, 范云翔, 章毓文, 韩巧玲, 赵玥, 段劼, 邸楠, 席本野. 树木夜间液流组分划分方法对比——以毛白杨为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96-507. |
[13] | 马常钦, 黄海龙, 彭政淋, 吴纯泽, 韦庆钰, 贾红涛, 卫星. 水曲柳雌雄株复叶类型及光合功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87-1297. |
[14] | 胡同欣, 李蓓, 李光新, 任玥霄, 丁海磊, 孙龙. 火烧黑碳对生长季兴安落叶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92-803. |
[15] | 吴帆, 吴晨, 张宇辉, 余恒, 魏智华, 郑蔚, 刘小飞, 陈仕东, 杨智杰, 熊德成. 增温对成熟杉木人工林不同季节细根生长、形态及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856-8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