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8): 1-.DOI: 10.17521/cjpe.2025.0078
• • 下一篇
张琳, 陈华阳, 黄振英
收稿日期:
2025-03-05
修回日期:
2025-07-03
接受日期:
2025-07-28
出版日期:
2025-08-20
发布日期:
2025-08-27
基金资助:
Zhang Lin, HUANG Zhen-Ying
Received:
2025-03-05
Revised:
2025-07-03
Accepted:
2025-07-28
Online:
2025-08-20
Published:
2025-08-27
Supported by:
摘要: 中国科学院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荒漠化严重的农牧交错带上,是温带草原地带性沙地草地生态系统典型代表。该区域位于多层次、复杂的生态地理过渡带,生态系统种类组成中具有十分丰富的特有种和孑遗种,由于近50年来气候变化和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严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长期的植被定位观测数据有助于开展区域内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响应、植被演替与重建方面的研究。因此,我们整理了2004年至2010年鄂尔多斯生态站2个长期监测样地的植物群落人工观测调查数据,涵盖样地背景与植被分类、灌木层种类组成、灌木层群落特征、草本层种类组成、草本层群落特征。本数据集可为开展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区系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解析、植被演替与恢复机制等生态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张琳, 陈华阳, 黄振英. 2004-2010年鄂尔多斯沙地草地长期监测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 DOI: 10.17521/cjpe.2025.0078
Zhang Lin, HUANG Zhen-Ying. Dataset of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Observation Plots in the Ordos Sandy Grassland from 2004 to 2010.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8): 1-. DOI: 10.17521/cjpe.2025.0078
[1] | 陈刚刚, 朱思洁, 郭亮娜, 付芳伟, 刘昱灼, 李江荣. 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山树线乔灌地上-地下养分分配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关联): 0-. |
[2] | 刘世忠, 张倩媚, 张德强, 刘菊秀, 褚国伟, 李跃林. 1999-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205-1214. |
[3] | 徐志雄, 杞金华, 杨国平, 鲁志云, 杨效东, 范泽鑫. 2005和2010年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191-1204. |
[4] | 王立龙, 冯静, 苏娜, 刘新平, 潘成臣, 李玉强. 2005–2015年科尔沁沙地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的玉米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 |
[5] | 李少伟, 何永涛, 孙维, 戴尔阜. 2016-2020年拉萨河谷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 |
[6] | 王尧, 王耀彬, 陈子彦, 伊如汉, 白永飞, 赵玉金, 金晶炜. 连续干旱对蒙古高原草地恢复力和抵抗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070-1081. |
[7] | 陈龙, 郭柯, 勾晓华, 赵秀海, 马泓若. 祁连圆柏林群落组成及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852-864. |
[8] | 曹毅, 张松林, 王旭峰, 杨安昌, 任敏慧, 杨浩, 韩超. 兰州市南北两山植物群落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6): 975-989. |
[9] | 王世松, 曲孝云, 董劭琼, 李佳鸿, 杨琦, 侯满福, 赵利清, 郭柯, 刘长成, 胥晓. 西藏札达典型荒漠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801-812. |
[10] | 王娟, 张登山, 肖元明, 裴全帮, 王博, 樊博, 周国英. 长期围封后高寒草原植物根系分泌物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596-609. |
[11] | 张辉, 赵赟鹏, 刘晓琛, 郭增鹏, 胡国瑞, 冯彦皓, 马妙君.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变化及其在植物群落更新中的潜在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74-82. |
[12] | 许宏, 苏华, 李永庚, 苏本营, 杨景成, 李玉强, 王正文. 畜禽草耦合模式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国北方草地羊草植物群落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211-220. |
[13] | 姚宝辉, 王蓉, 谈昭贤, 张妍, 王义弘, 王苏芹, 周华坤, 曲家鹏. 艾美耳球虫投放对高原鼠兔及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99-210. |
[14] | 廖苏慧, 倪隆康, 秦佳双, 谭羽, 顾大形. 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树种水力调节策略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223-1231. |
[15] | 陈炫铮, 朱耀军, 高居娟, 刘一凡, 王荣, 方涛, 罗芳丽, 薛伟, 于飞海. 植物-土壤反馈时空变异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55-9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