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博 孙龙 娄虎 于澄 韩宇 胡同欣.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2] |
袁涵 钟爱文 刘送平 徐磊 彭焱松. 水毛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及休眠解除方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38-650. |
[3] |
张雪, 韩凤朋, 肖波, 沈思铭.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对地表粗糙度和灌草植物种子二次扩散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2): 1668-1683. |
[4] |
迪力夏旦木·塔什买买提, 刘会良. 荒漠一年生植物异时萌发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2): 1611-1628. |
[5] |
董全民, 赵新全, 刘玉祯, 冯斌, 俞旸, 杨晓霞, 张春平, 曹铨, 刘文亭. 放牧方式影响高寒草地矮生嵩草种子大小与数量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18-1026. |
[6] |
张敏, 朱教君. 光温条件对不同种源红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6): 613-623. |
[7] |
钟雨辰, 王斌, 方中平, 徐小忠, 于明坚. 片段化景观中壳斗科植物种子捕食和扩散模式[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2): 154-162. |
[8] |
李绍阳, 马红媛, 赵丹丹, 马梦谣, 亓雯雯. 火烧信号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1): 1177-1190. |
[9] |
白天道, 余春兰, 甘泽朝, 赖海荣, 杨隐超, 黄厚宸, 蒋维昕. 细叶云南松种实性状变异与地理气象因子的关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2): 1224-1235. |
[10] |
艾沙江•阿不都沙拉木, 迪丽娜尔•阿布拉, 张凯, 买热也木古•吐尔逊, 卡迪尔•阿布都热西提, 李玲. 喀什霸王的结实和种子萌发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5): 437-446. |
[11] |
范紫腾, 毋钰灵, 王新菊, 李太强, 高江云. 共生真菌对兰科植物种间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的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4): 374-382. |
[12] |
王祖幸, 何维明. 土埋深度影响物种水平的种子质量-种子出苗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0): 899-908. |
[13] |
吴小琪, 杨圣贺, 黄力, 李笑寒, 杨超, 钱深华, 杨永川. 常绿阔叶林林冠环境对栲幼苗建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 55-64. |
[14] |
田大栓. 氮磷供应量及比例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9): 963-970. |
[15] |
何庆海, 杨少宗, 李因刚, 沈鑫, 柳新红. 枫香树种群种子与果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7): 752-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