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万宽,许宇星,黄润霞,杜阿朋,王志超
收稿日期:
2024-08-14
修回日期:
2024-12-03
发布日期:
2024-12-10
Wan-Kuan ZHU1,Yu-Xing XU2,3,Run-Xia HUANG2,3,A-Peng DU2,3,Zhi-Chao WANG2,3
Received:
2024-08-14
Revised:
2024-12-03
摘要: 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对于揭示植被的水分利用策略及评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湛江桉树站2018–2022年涡度相关通量数据及同步气象观测数据,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 分析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生态系统WUE的时间变化及季节性差异特征, 研究WUE与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 探讨WUE旱、雨季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果: (1)观测期间尾叶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旱季(11–4月)和雨季(5–10月) WUE平均值分别为3.85和2.61 g C·kg–1 H2O, WUE全年平均值为3.22 g C·kg–1 H2O。(2) WUE具有明显的日间变化特征, 旱季和雨季变化趋势相似。日间WUE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空气温度(Tair)、土壤温度(Tsoil)、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土壤湿度(SM)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VPD是调控WUE日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日均值尺度WUE的变化趋势与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相反, 路径分析表明WUE主要受到VPD和Tsoil的直接负面影响, 以及PAR的间接负面影响。WUE对VPD、Tsoil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旱、雨季差异, 对PAR变化的季节响应类似。(4)在月均值尺度上, 旱季WUE主要受温度和VPD影响, 雨季WUE主要受到PAR影响, WUE的季节差异由温度、VPD和PAR调控下ET的变化主导。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旱季高于雨季, 在短时间尺度上主要受VPD影响, 在较大时间尺度(日、月)除受到VPD影响外, 还受到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竹万宽 许宇星 黄润霞 杜阿朋 王志超.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旱、雨季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277
Wan-Kuan ZHU Yu-Xing XU Run-Xia HUANG A-Peng DU Zhi-Chao WANG. Differences in water use efficiency between dry and rainy season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Eucalyptus plantation in Leizhou Peninsul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277
[1] | 韦鑫, 江蓝, 郑晨成, 朱静, 陈博, 李文周, 赖淑瑜, 刘金福, 何中声. 戴云山海拔梯度木本植物性系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0-. |
[2] | 付照琦, 胡旭, 田沁瑞, 葛艳灵, 周红娟, 吴小云, 陈立欣. 晋西黄土区2种典型森林树种夜间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28-1142. |
[3] | 王音, 同小娟, 张劲松, 李俊, 孟平, 刘沛荣, 张静茹. 干旱对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及其耦合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57-1171. |
[4] | 吴风燕, 吴永胜, 陈晓涵, 冯骥, 卢丽媛, 查斯娜, 王超宇, 孟元发, 尹强. 鄂尔多斯高原3种固沙灌木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80-1191. |
[5] | 盘远方, 潘良浩, 邱思婷, 邱广龙, 苏治南, 史小芳, 范航清. 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与环境适应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83-495. |
[6] | 王丽丽, 宋晓彤, 谷际岐, 邵小明. 西藏尖叶对齿藓形态特征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响应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351-1360. |
[7] | 李伟斌, 张红霞, 张玉书, 陈妮娜.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汇能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25-1233. |
[8] | 李安艳, 黄先飞, 田源斌, 董继兴, 郑菲菲, 夏品华. 贵州草海草-藻型稳态转换过程中叶绿素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71-1181. |
[9] | 赵孟娟, 金光泽, 刘志理. 阔叶红松林3种典型蕨类叶功能性状的垂直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31-1143. |
[10] | 杨丽琳, 邢万秋, 王卫光, 曹明珠. 新安江源区杉木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571-583. |
[11] | 张潇, 武娟娟, 贾国栋, 雷自然, 张龙齐, 刘锐, 吕相融, 代远萌. 降水控制对侧柏液流变化特征及其水分来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85-1599. |
[12] | 赵镇贤, 陈银萍, 王立龙, 王彤彤, 李玉强. 河西走廊荒漠区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51-1560. |
[13] | 郑宁, 李素英, 王鑫厅, 吕世海, 赵鹏程, 臧琛, 许玉珑, 何静, 秦文昊, 高恒睿. 基于环境因子对叶绿素影响的典型草原植物生活型优势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951-960. |
[14] | 冯印成, 王云琦, 王玉杰, 王凯, 王松年, 王杰帅. 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水汽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890-903. |
[15] | 彭鑫, 金光泽. 植物特性和环境因子对阔叶红松林暗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6): 656-6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