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美红, 牛梦秋, 杨鹏飞, 林洁, 廖周瑜, 陈建国, 向建英
收稿日期:
2024-12-16
修回日期:
2025-07-04
接受日期:
2025-06-30
红 黄 美, 秋 牛 梦, YANG Peng-Fei, 洁 林, 瑜 廖 周, Chen Jianguo, 英 向 建
Received:
2024-12-16
Revised:
2025-07-04
Accepted:
2025-06-30
摘要: 作为高山冰缘带生态系统中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垫状植物对冰缘带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维持起着关键性作用, 因此, 垫状植物自身种群的动态变化(如种群退缩)将直接影响到高山冰缘带生态系统功能的长期维持。但是, 目前对于垫状植物种群动态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响应的认识极不充分。该研究以高山垫状植物山生福禄草(Arenaria oreophila)不同种群来源的种子为材料, 通过室内恒温箱培养的方法探索不同温度和种子埋藏深度对其种子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高于10 ℃时能够加速山生福禄草种子萌发和出苗速率并提升最终出苗率。但种子埋藏深度会限制其出苗率, 当埋藏深度超过2 cm时, 无论温度条件是否适宜, 种子出苗率显著降低, 甚至无法出苗。温度低于5 ℃时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均受到严重抑制。具体地, 过高的温度(高于20 ℃)和较深的种子埋藏深度(大于2 cm)均不利于山生福禄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 适宜的温度(10-15 ℃)和较浅的土壤埋藏深度(小于1 cm)最有利于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此外, 过高的温度可能使幼苗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海拔对种子出苗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但可显著影响幼苗生长表现。该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山生福禄草种群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冰缘带颗粒大而松散的土壤基质条件使种子易陷入较深土壤层, 增加了种子出苗困难; 气温升高虽然可能促进幼苗生长, 但同时又极大地增加了幼苗的死亡风险。种子深埋和气候变暖对山生福禄草未来潜在的种群更新过程均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黄美红, 牛梦秋, 杨鹏飞, 林洁, 廖周瑜, 陈建国, 向建英. 不同温度和埋藏深度对高山垫状植物山生福禄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DOI: 10.17521/cjpe.2024.0456
红 黄 美, 秋 牛 梦, YANG Peng-Fei, 洁 林, 瑜 廖 周, Chen Jianguo, 英 向 建.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Burial Depth on 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the Alpine Cushion Plant Arenaria oreophil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456
[1] | 韦鑫, 江蓝, 郑晨成, 朱静, 陈博, 李文周, 赖淑瑜, 刘金福, 何中声. 戴云山海拔梯度木本植物性系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0-. |
[2] | 张琳, 袁伟影, 宋创业, 吴冬秀. 1998~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动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8): 1-. |
[3] | 范亚冉, 夏少攀, 于冰冰, 朱紫琪, 杨威, 范豫川, 刘晓雨, 张旭辉, 郑聚锋.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分子组成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053-1069. |
[4] | 王堃莹, 邱贵福, 刘子赫, 孟君, 刘宇轩, 贾国栋. 气候变化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林分生长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43-355. |
[5] | 付照琦, 胡旭, 田沁瑞, 葛艳灵, 周红娟, 吴小云, 陈立欣. 晋西黄土区2种典型森林树种夜间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28-1142. |
[6] | 史倩, 同小娟, 许玲玲, 孟平, 于裴洋, 李俊, 杨铭鑫. 油松早晚材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88-1000. |
[7] | 张鹏, 焦亮, 薛儒鸿, 魏梦圆, 杜达石, 吴璇, 王旭鸽, 李倩. 干旱强度影响祁连山西段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的生长恢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77-987. |
[8] | 陈以恒, 玉素甫江•如素力,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 2001-2020年天山新疆段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61-576. |
[9] | 张计深, 史新杰, 刘宇诺, 吴阳, 彭守璋. 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28-444. |
[10] | 臧妙涵, 王传宽, 梁逸娴, 刘逸潇, 上官虹玉, 全先奎. 基于纬度移栽的落叶松叶、枝、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69-482. |
[11] | 梁逸娴, 王传宽, 臧妙涵, 上官虹玉, 刘逸潇, 全先奎. 落叶松径向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59-468. |
[12] | 盘远方, 潘良浩, 邱思婷, 邱广龙, 苏治南, 史小芳, 范航清. 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与环境适应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83-495. |
[13] | 吴茹茹, 刘美珍, 谷仙, 常馨月, 郭立月, 蒋高明, 祁如意. 气候变化对巨柏适宜生境分布的潜在影响和预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45-458. |
[14] | 杨宇萌, 来全, 刘心怡.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定量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06-316. |
[15] | 张启, 程雪寒, 王树芝. 北京西山老龄树记载的森林干扰历史[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41-34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