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昭铨, 王明慧, 胡子涵, 郎学东, 何云琼, 刘万德.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幼苗的群落构建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68-79. |
[2] |
仲琦, 李曾燕, 马炜, 况雨潇, 邱岭军, 黎蕴洁, 涂利华. 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629-643. |
[3] |
朱华. 云南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地理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3): 224-241. |
[4] |
李帅锋, 郎学东, 黄小波, 王艳红, 刘万德, 徐崇华, 苏建荣. 云南普洱30 hm2季风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丛数量分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3): 236-247. |
[5] |
王艳红, 李帅锋, 郎学东, 黄小波, 刘万德, 徐崇华, 苏建荣. 地形异质性对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0): 1015-1027. |
[6] |
莫丹, 王振孟, 左有璐, 向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幼树阶段抽枝展叶的权衡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0): 995-1006. |
[7] |
王雪, 陈光水, 闫晓俊, 陈廷廷, 姜琦, 陈宇辉, 范爱连, 贾林巧, 熊德成, 黄锦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9种木本植物一级根直径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1): 969-978. |
[8] |
樊海东, 陈海燕, 吴雁南, 刘建峰, 徐德宇, 曹嘉瑜, 袁泉, 谭斌, 刘晓彤, 徐佳, 王国敏, 韩文娟, 刘立斌, 倪健. 金华北山南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0): 921-928. |
[9] |
辜翔, 张仕吉, 刘兆丹, 李雷达, 陈金磊, 王留芳, 方晰. 中亚热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5): 595-608. |
[10] |
邹顺, 周国逸, 张倩媚, 徐姗, 熊鑫, 夏艳菊, 刘世忠, 孟泽, 褚国伟. 1992-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4): 442-452. |
[11] |
温韩东, 林露湘, 杨洁, 胡跃华, 曹敏, 刘玉洪, 鲁志云, 谢有能.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0 hm2动态样地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4): 419-429. |
[12] |
王乔姝怡, 郑成洋, 张歆阳, 曾发旭, 邢娟. 氮添加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11): 1124-1135. |
[13] |
许洺山, 黄海侠, 史青茹, 杨晓东, 周刘丽, 赵延涛, 张晴晴, 阎恩荣. 浙东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9): 857-866. |
[14] |
周刘丽, 张晴晴, 赵延涛, 许洺山, 程浚洋, 朱丹妮, 宋彦君, 黄海侠, 史青茹, 阎恩荣. 浙江天童枫香树群落不同垂直层次物种间的联结性与相关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2): 1136-1145. |
[15] |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张志钧, 黄小波.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 52-62. |